我拉開陽臺的窗戶,一陣濕潤、微寒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夾雜著一種若有若無的甜味。眼前幾乎看不見雨絲,只有對著樓下那棵大樟樹的翠綠,才看得見它們的蹤影。它們搖晃著斜斜的身子,像在編織著一塊薄如蟬翼的絲巾。
昨天還是暖陽高照,云淡風(fēng)輕,想不到春雨竟然偷襲了我昨晚的夢境。沖著解縉“春雨貴如油”這句詩,我原諒了它,要為它那得意揚揚的神情點一個大大的贊。春雨滋潤著大地萬物,帶來的是喜悅,是繁華,是希望。
我走到樓下,感受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的愜意。我仰起臉,灰白勻稱的云篩下的毛毛雨,親吻著我的臉頰,涼涼的,舒爽極了。那幾棵樟樹、桂花樹、玉蘭樹的葉子微微晃動,格外光亮潔凈。花壇里金黃的迎春花潤潤的,眨著迷人的眼睛。人們或站立或行走,雨傘握在手里沒有撐開,讓頭發(fā)長出晶瑩剔(tī)透的微小顆粒,享受著沁人肺腑的快樂!
雨慢慢大起來,但沒有失去溫柔。我踩著春雨的腳步來到城外,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xiàn)眼前。杜甫《春夜喜雨》中“隨風(fēng)潛八夜,潤物細無聲”這兩句詩,不就是這景象的生動注腳嗎?微風(fēng)中,一排排柳樹擺動著被雨吻濕了的長發(fā),舞來舞去,幾只黃鸝站在上面喝彩:一片白楊樹被春雨惹得心花怒放,吐出了嫩黃嫩黃的芽;小草擠開濕漉漉的泥土,探出頭來,拋著媚眼;幾只燕子低低掠過,為它們的新生剪彩。
遠山伴著細雨,有些朦朧。一大片桃園燃燒著彩霞,梨園曬著潔白,像詩一樣點綴其間,更陡增了山的神韻。山腳下,有幾只老牛和白色的羊群在走動、吃草。細流潺潺的小河,攜著一群鴨子的嘎嘎(gā)聲,歡迎著春雨,合奏著自己獨特的樂章。人們在春雨浸潤的農(nóng)田里、菜地里勞作,播種著希望,收獲著財富
(指導(dǎo)老師:余芳)
那天,星期六,我起床后推開窗戶,感覺正下著毛毛細雨,但看不真切。后來我又到樓下和學(xué)府路上觀察春雨中各種景色的細微變化和春雨中行人的動作表情。雨稍微下大了點兒,我步行到縣城郊外,從不同角度反復(fù)觀察近處與遠山的景色?;丶液?,就寫了這篇《迷人的春雨》。(鄭琰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