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北京市育英學校學生家長
關(guān)于家風傳承,我想講三點:一是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二是介紹我的家風,三是關(guān)于家風傳承的一點思考。
浩瀚的歷史星河中,《顏氏家訓》《誡子書》《曾國藩家書》等家訓如一顆顆璀璨的明星,若從孔夫子庭訓兒子孔鯉算起,可以說源遠而流長,博大而精深。這些家訓被家族成員傳承發(fā)揚光大后,在全體家人、族人的共同踐行下,形成了一種家庭或者家族風尚,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家風在家族的代際傳承中遵守著相對穩(wěn)定的規(guī)范,體現(xiàn)出道德的力量,閃爍著優(yōu)良思想的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和我們常說的“樂善好施”“誠實守信”等,都從不同層面展現(xiàn)著優(yōu)良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等古訓至今仍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北京育英學校校史廣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diào)“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提出“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前段時間,一個名為《牽媽媽的手》的微視頻刷屏網(wǎng)絡。視頻中,習近平牽著媽媽齊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彼啻卧诓煌瑘龊蠌娬{(diào)家風。“齊家”而后“治國”,習近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表率。
家訓家風,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將這些優(yōu)良之風傳承下去,我們的家庭才會更加美滿和幸福,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和穩(wěn)定。
1952 年國慶節(jié)毛主席接收獻花后與來自育英學校的獻花兒童合影
談起我的家風,不得不提起育英學校的校訓。1952 年“六一”兒童節(jié)前,我的媽媽李訥,把她最敬愛的父親毛澤東主席的一幅毛體書法作品帶到了學校?!昂煤脤W習 好好學習”——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一方面告訴我們要認真勤奮地學好書本知識,掌握文化科技等知識技能,另一方面還強調(diào)我們要學習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化精髓,要培養(yǎng)先進的思想覺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好好學習”作為我們育英學校的校訓,承載著毛主席對育英學生的關(guān)愛,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全國少年兒童的殷切希望和關(guān)懷,“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鼓舞和激勵著一批批學子健康成長。
我的外公毛主席酷愛讀書,僅《資治通鑒》就讀了17 遍,七十多歲開始學英語,逝世前還在看《容齋隨筆》《古文觀止》等古典文學名著。他鼓勵我的媽媽要刻苦讀書、博覽群書,經(jīng)常就學習問題給我的媽媽寫信提建議。1959 年 12 月 30 日,外公在給媽媽的信中講:“要讀淺近書,由淺入深,慢慢積累。大部頭書少讀一點,十年八年漸漸多讀,學問就一定可以搞通了?!蓖夤€鼓勵媽媽說:“大有起色,大有壯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評,大有痛苦、傷心,都是極好的。你從此站立起來了。因此我極為念你,為你祝賀。讀淺,不急,合群,開朗,多與同學們多談,交心,學人之長,克己之短,大有可為。”并要求她讀書要樹雄心壯志,要循序漸進,團結(jié)同學,虛心向人學習。
在“好好學習”家風的熏陶下,我們這個小家庭同樣是以讀書為樂,始終秉承“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理念,我經(jīng)常帶小孩去圖書館,在小孩的案頭經(jīng)常會有我推薦的一些新書,家里也經(jīng)常舉行新書觀后討論會,一家人對書中的人物或者觀念進行剖析,我們堅信最是書香能致遠,那些淡淡的墨香經(jīng)常將我們的思緒帶到遠方。
外公對家屬和子女的要求一向嚴格謹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關(guān)心他人;另一方面要求堅持原則,嚴于律己。他要求一切干部子弟都要樹立平民思想,勤奮實踐,謙虛謹慎。我的媽媽住校期間,遇到了學習、人際關(guān)系和生活自立問題。外公在給她的信中說:“你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憂傷,表示你認真想事,爭上游、鼓干勁,一定可以轉(zhuǎn)到翹尾巴、自以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動權(quán)就到了你的手里了。沒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這就好了?!?外公希望子女學會自我管理,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立的能力。
在“嚴于律己”的家風主導下,我們在職務晉升、收入分配、勞保待遇、子女讀書教育等方面嚴格遵守國家相關(guān)制度,從來不提出任何要求。在小孩的教育方面,我們希望他們?nèi)烁癃毩ⅲ揽孔约?,勤奮實踐,謙虛謹慎,誠實守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奮力譜寫個人發(fā)展的美妙樂章。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民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傳承最美家風,培養(yǎng)家庭美德,關(guān)乎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有什么樣的家庭,就有什么樣的家風,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傳承。為人父母的我們,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的言行詮釋和踐行最美家風,讓最美家風如陽光和空氣一樣,時刻縈繞在我們的左右,不可或缺。
我們要引導孩子們熱愛家庭、尊老愛幼,熱愛學校、尊師重道,熱愛生活、崇尚道德,熱愛國家、胸懷天下。我們要將中國傳統(tǒng)美德和最美家訓家風謹記于心,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們,讓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從自身做起。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
我們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傳承美好的家風——美好的家風是孩子受益終身的財富。讓我們每時每刻,都從自身做起,著力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在全社會掀起崇尚好家風、踐行家庭美德新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