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盧志榮 世界的另一種可能

        2019-09-24 00:55:27Text林楠
        設計 2019年16期
        關鍵詞:設計

        Text 林楠

        除了自然,人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當我們從人的角度看待所有,世界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很多人試圖解讀盧志榮和他的作品,破解這其中的設計密碼,然后呢?

        在六天的工作營中,每天啟迪學員思考的是走下設計神壇的智者,一位謙遜的陪伴我們一起學習的老人。他把對生命、對世界的愛融入作品,追求那些與生俱來的、亙古不變的,即使進化,也依然保留在DNA里的東西,這是生命本質,是血脈的延續(xù)。而這些恰恰是不容易學來的。

        他的設計能在全球語境下找到共鳴,成為連接彼此的共通語言??缭綍r間、空間、文化的界限,尋找一種永恒之美。作品探討的是和生命、宇宙相關的永恒主題。他創(chuàng)造了謎一樣的雕塑世界,未知而神秘,是他對世界的疑問,也是全人類的疑問。

        他將設計和藝術嚴格劃分,設計是造福人類,藝術是表達自我。30多年前,他重新開始,給了自己更多可能。面對一張張白紙,畫下了30幅二維雕塑手繪,奠定了未來設計和藝術的所有基調。20多年問的作品放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彼此沒有替代性,共同呈現(xiàn)他的內心。這—場脫離世界主流的理想實驗,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純粹的精神世界,極美的造物高度。在歷史的長河與世界版圖中讓我們看到了新起點。

        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熱愛的方向,并將其發(fā)揮極致,所有的一切都會隨之而來。即便是一條注定艱辛而孤獨的路,只要走下去,找到作品和內心的同頻共振。

        他的步伐、語速不徐不疾;他的生活、工作合二為一;他從不迎合商業(yè)世界的規(guī)則,也不追隨時尚設計的潮流。卻用自己的方式,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另一種模樣?;蛟S百年以后,我們回首無華展,就像今天仰望雅典衛(wèi)城一樣。它們是那個時代智慧的高度,穿越時空,值得后人去考證的文明。

        《設計》:您有哪些興趣愛好?除了做設計,我知道您還寫詩。

        盧志榮:我對文字很敏感,因為文字是一種思想表達的方法,同時文字也會啟發(fā)設計。我喜歡文字,它不單只讓我狂想、讓我描述,還讓我把思想整理得更清楚。

        《設計》:我們喜歡一樣東西,一定是它在某些地方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您認同嗎?

        盧志榮:當然認同,沒有這種觸動,就沒有真正的喜歡。

        《設計》:那什么樣的東西能夠觸動您的心?

        盧志榮:感受到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把愛的真諦呈現(xiàn)。很多時候它發(fā)生的情景很重要,不同情況下,給我的感觸是不同的。有的情境下我看到它,并沒有讓我感到激動,但是可能在別的機會下就很有感觸。比如我看一部電影,之前可能沒有哭,但是之后再看,可能與一些之前發(fā)生的事情產生聯(lián)想,就會令我很感動。

        《設計》:您為什么想做建筑師?

        盧志榮: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我沒有刻意希望自己成為建筑師。很多時候生命在路上,感覺是慢慢在命運的引領下找到了方向。

        《設計》:為何在您30多歲的時候,就能通過一批雕塑的手繪,奠定后面的設計基調,而這么長時間里還能保持這樣的基調?

        盧志榮:剛離開大學的時候,我想整理—下自己,假定所有的事情都放掉,沒有甲方、沒有要求、沒有用途,像一張白紙的時候,我應該去干什么?我喜歡的、不喜歡的、造物的細節(jié)應該是怎樣的、人生應該是怎樣的……最后這些思考把我?guī)蛞粋€方向。當時這些雕塑還做不出來,它只是一個頭緒,但是非常清楚。

        這是重新開始,但不代表從零開始??梢钥吹竭@些作品永遠都是這樣,不是因為一個用途、一個要求,而是發(fā)自內心的一種想法。如果沒有這些限制,你會做什么?當設計都是發(fā)自內心,不是因為甲方要求這么做、不是因為賣得好、不是因為其它的原因的時候,創(chuàng)作就回到它的本質,很純很真。

        《設計》:這些作品能夠百分之百地表達您的內心,呈現(xiàn)您當時的所思所想?

        聲志榮:對,從這里開始一直都是這樣。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值得思考。我希望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是有意義的,是我喜歡的,不是因為其它原因。

        《設計》:您曾經為Giorgetti這個品牌做設計,在這種有甲方、有品牌的情況下,如何把控整體設計?

        盧志榮:他們給我很大空間,我的導師很支持我,他把這個品牌的方向定的非常好,讓我用我的方法再往前推進,所以是他幫我打通了一條路,我再把這條路變成Giorgetti的一個方向。當然不會像我做自己品牌那樣自由,他們有著特別的要求,雖然未能把我的理想全部呈現(xiàn),但這些不自由的地方,也讓我學會了很多。

        《設計》:您的導師算是您職業(yè)生涯中的一位貴人,還有哪些這樣的人?

        盧志榮:有很多,盡管他們現(xiàn)在可能跟我沒有什么關系。在我人生的不同時間節(jié)點,都有不同的人給我些許指示,所以我才會有不同的方向去選擇,應該這么做或那么做。

        《設計》:國內外的學者都在解讀您的作品,您認同他們的解讀嗎?

        盧志榮:很好玩的,就像捉迷藏吧,但我一直沒有躲起來!在我更接近自己的同時,他們也找到更接近他們的理想和觀點。

        《設計》:如果您自己解讀會和他們有哪些不同?

        聲志榮:我很想成為自己的旁觀者,比其他人更客觀地看我的作品。但創(chuàng)作和解讀怎能沒有主觀的成分?就是因為每人的感觸、背景和視野不同,令創(chuàng)作可以有著無限的解讀。

        《設計》:為何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圓形、方形和矩形這類的基本幾何圖形?

        盧志榮:我用的這些幾何元素相對簡單,圓就是圓,方就是方,不是一個隨便的幾何形,都是很清晰的,所以當看到我的作品時候,多會讓你們擺脫一般的繁復意念,有一目了然、安靜而沉穩(wěn)的感覺。

        《設計》:為何您的作品中會有很多跟生命、宇宙相關的主題?

        盧志榮:我覺得這些是不能避免的。生命和宇宙這個話題看起來很大,但也不太大,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看你對這些的敏感度,這些關系如何帶到作品中?可以說如果設計要跟人、生命和宇宙沒有關系的話,那就會難上加難。

        《設計》:請談—下在希臘的生活對您做設計有哪些影響?

        盧志榮:希臘在歷史上改變了很多,但是對人性、自由的希望一直都沒有改變。在地中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像在度假一樣的狀態(tài)。每天起來沒有什么安排,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情。時間很富裕,也沒有什么壓力??赡苷且驗檫@樣的情況,我才很多產。一個人可以做這么多東西,因為一切都可以靜下來,這讓人看得更清楚。對于設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可以靜下來,因為不靜下來根本想不通。在那里三分之二的時間,我都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好好設計,其它的時間可能就在路上。所以地中海帶給我的是安靜時光,我可以無拘無束,沒什么限制。這對我影響很大,沒有這些靜好的時間,我根本什么都做不出來。

        《設計》:您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西方的,但作品中有很多東方的內容,這些是從骨子里自然散發(fā)出來的嗎?

        盧志榮:就跟我當建筑師一樣,我的內在對審美、對喜歡不喜歡的事物很主觀。這些都是本性的,包括生命的部分、設計的部分、思想的部分,都是離不開的。像我現(xiàn)在還喜歡廣東菜,離開這么多年,這些味道都還在。

        《設計》:為何30幅雕塑手繪中只做出了11件?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盧志榮:對時間的觀念吧。沒有必要一定要在某一段時間內把全部30幅手稿完成雕塑。此外,在把每一件雕塑完成的過程中,都會啟發(fā)下一件從二維變成三維,解讀技術上的新想法。它們不停地在我和遠方之間的無限時空穿梭……

        《設計》:您做雕塑大概是怎樣的一個流程?從二維圖紙轉變成三維的過程是怎樣的?

        盧志榮:從二維變成三維,這個改變很大,但是一定不能離開30年前那種手繪表達出來的精神,最難的過程就是二維變成三維。變成三維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現(xiàn)在每一件的做法都有點不同,都有它的條件。因為每一件的挑戰(zhàn)不一樣,要求的技術也不同,都不一定。你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11件,現(xiàn)有的電腦科技基本做不出來。

        《設計》:做一件雕塑的周期是多久?

        盧志榮:每件都不同,有的幾個月,有的半年或更長。

        《設計》:工匠是如何配合您完成雕塑的?

        盧志榮:工匠和我配合得很好,大概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彼此是瘋子吧!之前面對的是怎樣想出來,現(xiàn)在面對的是怎樣做出來。最后是互相的尊重和包容克服了重重困難。

        《設計》:您做到第幾件的時候感覺找到了適用于所有的雕塑作品的方法,開始順暢了?

        盧志榮:永遠都不是很順暢,每一件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第一件應該是差不多十年前了,最后一件應該是三四年前。在技術上它們還沒有什么變形,沒有出現(xiàn)什么問題。他們不是電腦做出來的,我有時也覺得是外星人做出來的。我還想說什么是精準。我跟工匠說,當我看不到你的手工時,就是精準。我不相信手工是精準的。

        《設計》:您為什么對技藝有這么高的要求?

        盧志榮:雕塑概念就是這樣。你看它為什么那么精準?它是一個謎。看雕塑時的第一個問題:它是干什么的?它那么精準一定有特殊用途,一定有特別原因。當你看不懂的時候,它為什么要精準?你找不到答案,它永遠是一個謎,雕塑本身就是一個謎。這個概念的精準度比技術上的精準度更難把控,—方面要越看越想看,但另—方面要越看越看不懂。這也是一種對精準度的渴求:精準到一定程度,每個人都看不懂。

        《設計》:那您自己能看懂么?

        盧志榮:在這個時刻看得懂。你可以想像在白紙之上,沒畫到最后形狀的時候,會有很多手稿,表現(xiàn)這些細節(jié)怎么處理。比如木頭跟金屬跟銅的關系,它的形狀是怎樣的?它看起來像這樣,又像那樣,有不同的解讀,這是最難的地方。技術上的精準度,對我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最大的挑戰(zhàn)是它看起來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它是什么?它是一件樂器嗎?它是一種動物嗎?它是一個容器嗎?永遠都會問自己它是干什么的。它是之前做的還是將來會做?所以把用途、精準這幾個層次加上去的時候,這個謎就越來越深,越來越不明白了。

        《設計》:每個人對家具或器物的需求是不同的,您如何把大部分人的需求都體現(xiàn)出來,如何找到共通的地方?

        盧志榮:共通點有很多,但我覺得中性非常重要。中性的意思就是我們大家都可以分享。你可以用它,不會覺得這個不適合自己。設計有時不需要太男性化或者女性化,這是設計很自然的方向。

        《設計》:您在做一個設計時是從哪里開始思考的?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盧志榮:設計都是從人的關系開始。包括人的尺度、坐姿,適合不適合、舒服不舒服,都是從很基本的情況開始。不是說我喜歡這個形狀,就做下去,幾乎沒有。但是做一件雕塑的出發(fā)點不同,它沒有必要考慮舒服不舒服,跟身體的關系。雕塑最重要的是跟內心、思想的關系,你看著它的時候,你的反應是什么?

        《設計》:您所有的作品放在一起的時候,呈現(xiàn)的是“總體藝術”,如何在出發(fā)點不同的時候還能夠把它們融合到一起?

        盧志榮:不論是雕塑還是家具,它們對美一致的追求讓它們融在一起。這些概念,對美的了解,其實隨處都可感受到。是一種永恒的美,沒有東西方之分。

        《設計》:您怎么定義永恒的美?

        盧志榮:為什么我把這些雕塑塑造成謎一般的?謎令你永遠都不明白,它可以突破時空的界限,讓不同時代的人都嘗試去破譯這個謎。在設計方面,我亦希望可以跨越時間。所以我做家具時跟生產方說的一個要求就是五千年以后,即使家具破了,里面看到的都是完美的,讓未來的人們看到里面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出于美的驅使。我們看古代的建筑,石頭跌落、破碎,不會成為垃圾,透過里面的構造,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這就是我對永恒之美的標準。

        《設計》:從四大文明古國到世界文化遺產,這些都是全世界人類公認的文明財富。這些是否具有傳世的永恒價值?

        盧志榮:沒有這些文明的遺產,我們會何去何從?可以這樣說,我對現(xiàn)代藝術、現(xiàn)代設計一直懷有質疑,它們可能有一時的思想性,但或許五分鐘過后就被忘了;它們可能很時尚潮流,但或許再過一年半載就不存在了。我很怕大家被導向成這種所謂的創(chuàng)作途徑,我希望我們所創(chuàng)所做的都會帶著傳承的抱負,讓文明的財富不斷累積。

        《設計》:是否有人不喜歡您的作品?

        盧志榮:我不會太在意這樣的問題,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性的。我們都在這世界生存,需要有自己堅持的想法。批評是外在的,看你怎么接受它。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的創(chuàng)作,這并不代表你做的沒有貢獻。但沒有決心,是很難成就自己的觀點。

        《設計》:設計前期是經過縝密的理性思考,最終給我們帶來的卻是一種情感上的體會,理性到感性之間的轉化是如何實現(xiàn)的?

        盧志榮:我覺得這是最難的地方,我們很容易設計出有用的物件,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臺子四條腿,上面可以放東西。但是為什么這個臺子能觸動你,那個卻沒有?我認為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設計》:您是否有評判設計的標準和體系?

        盧志榮:我一直打開自己,包容著不同的想法。工作營中,我要從同學們的角度去想、去實踐每個不同的設計和藝術項目,把我自己放進你們的腦海、內心。從這角度看,我不是一個教師,沒有師傅帶徒弟的概念,我只是跟你們一起想你們的問題。所以這樣做的同時,我也從你們的掙扎中學到很多。

        《設計》:從30多歲到現(xiàn)在,您的設計是不斷成熟還是說在30多歲的時候已經跟現(xiàn)在差不多了?

        盧志榮:還相信30年前的雕塑二維圖,所以在實踐三維的時候沒有變得很多??赡?0年前已經很透徹,現(xiàn)在只是把它落地了。我用在設計的時間不多,并沒有天天糾結這個怎么辦,那個怎么辦。或許問題還沒有來前,早已預料到了。我在路上或者旅行時,看到別的文化,他們用什么方法解決什么問題,就像路過一所很大的圖書館,有很多我解決設計問題的資源。我所有的設計是要放在落地方向和實踐里的,所以可能我設計一個小時,但是落地要五天,是這個比例。落地會考慮很多:這個材料好不好?尺寸對不對?安不安全?好不好用?漂不漂亮?我設計的時間真的不多,很少掙扎,可能在選設計主題的開始就很清楚。

        《設計》:您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是有天賦的?

        盧志榮:你可以用這個理由去理解,但它是很自然的,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有時我說,設計師就是一個家庭主婦。為什么7我會用縫紉機,懂家務,當設計床品時,很明白怎么解決這些日常面對的清理和打掃的問題。當你沒有好好體會這些煩惱的事情,做設計的就很難。設計來源于生活,沒有這些經驗,你的設計就變成一種很空泛的概念??辗壕褪且环N效果,五分鐘以后就跟我沒有關系了,和你的生活也沒有關系了,就停留在幾分鐘熱度的一個狀態(tài)。當不能跟你一起生活,一起變老的時候,這個所謂的設計就沒有用了。當設計具有生命力、對生活抱著關懷時,你可以看到它對你的愛,并會不斷去珍惜它。

        《設計》:2010年您為何提出“中國需要原創(chuàng)設計”?

        盧志榮:2006年是我第—次來到中國,當時是因為一個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慢慢了解了中國設計行業(yè)的情況。我就在想,有沒有辦法把中國原創(chuàng)的渴望帶動出來。每個開端都是崎嶇的,但原創(chuàng)的開創(chuàng)不能遲疑。

        《設計》:您回國有13年了,這期間中國的設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盧志榮:變化還是很大的,除了個別設計者的貢獻,政府層面的支持有著明顯的效應,設計文化改變很多,他們發(fā)動原創(chuàng)設計,倡導重建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生活的關系。沒有這些推動力,就沒有今天這樣一個健康的大環(huán)境。

        《設計》:舉辦這次工作營,也是您發(fā)自內心想去做的一件事?

        盧志榮:如果不是發(fā)自內心的,我根本沒有精力擔當這個事情,也根本堅持不下去。工作營緊密的時間安排都是因為我希望能夠爭取與各學員更長的交流機會,讓大家真正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設計,幫助一些迷茫的年輕設計師更有信心地走下去。其他工作營舉辦方大多要求你們付費,但我要保護你們,實踐一場難得的免費教育。我堅持了很多,就變成工作營這樣一個特別的互學互勉的機會。沒有其它想法。

        《設計》:這46個學員的題目,是您在他們作品基礎之上,又提升了一個高度。希望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思考完善,每個題目都是可以繼續(xù)探討的有價值的主題。您是如何在較少信息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判斷?

        盧志榮:有那么多人申請參加工作營,我會看每個同學的申請表、他的作品、他在哪里學習、做過什么事情、作品是怎樣構思和落地的等。我覺得給每個同學一個相關的題目,帶領他們去改變,能夠令他們尋找各自獨特的方向是最重要的。對于已經很優(yōu)秀的同學,我給的題目一定要讓他們重索真正的自己,不被過度的自信蒙蔽。所給的題目都是各同學參加工作營的條件。大家都知道我沒有給每個同學一個很清楚的具體思路,他們來工作營的目的就是要更認識自己,給個別的題目找到滿意的方向??吹礁魍瑢W相互幫助,讓不同的思想碰撞,把每個同學的特別之處都帶到工作營里,令我很鼓舞。

        《設計》:如果您不做設計師的話,會做什么?

        盧志榮:做飯。我覺得這兩個差不多,都是材料、配合、對比、顏色,怎么上菜,怎么表達你的作品。還有很多都是隨性的臨場發(fā)揮。就如打開冰箱,只有三種毫不相關的食物,你怎么做出一道菜來?和設計一樣,當只有一塊木頭,一塊石頭和一片金屬在面前,你會弄點什么出來?

        《設計》:您現(xiàn)在的事情很多,是否還有很想做的事?

        盧志榮:我可以停下來,也可以不停向前,最重要的是開心。去彈琴、去畫畫、去發(fā)呆……

        關于盧志榮的采訪很多,就像每次他親自導覽的內容,大都不盡相同,對于設計他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所有這些觀點都是圍繞著那些內核而向外輻射的,這些不變的,本質的,永恒的,才是我們窺探他內心世界及作品的源頭。當一個人擁有這樣的大愛、大美之心,作品中自然散發(fā)著愛與美,這個世界也會因此而更加美好。透過他和他的作品,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世界。

        猜你喜歡
        設計
        二十四節(jié)氣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06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統(tǒng)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36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搖搖棒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15期)2019-08-27 01:11:50
        基于ICL8038的波形發(fā)生器仿真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8:16
        瞞天過海——仿生設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從平面設計到“設計健康”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4
        超级乱淫片国语对白免费视频 |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房播播| 免费国精产品自偷自偷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强|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录像|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丁香五月缴情在线| 玩弄少妇高潮ⅹxxxyw|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无毒| 久久少妇高潮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tv|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 亚洲第一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8久久久久久日本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夜夜添夜夜添夜夜摸夜夜摸| 欧美性久久|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网站| 四虎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亚洲精品一区|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国产综合自拍| 免费女女同黄毛片av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