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耳查
去年IPO前,小米集團“硬件導流、軟件賺錢”的故事,引來了一級市場高達1 200億美元的估值。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不愛聽故事,他們把小米的每塊業(yè)務拆開分析,看增長、看市占率。最終,這家堪稱偉大的公司,只被認定為一個價值539億美元的硬件廠商。
這是“低估”,雷軍的心里一直這樣認為。他曾在敲鐘當晚的慶功宴上承諾,要讓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一年來,小米進行了一系列結構調整、戰(zhàn)略升級,但市值卻大跌45%左右。隨著手機出貨量下滑,互聯(lián)網業(yè)務進展不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小米的故事。
今年6月的米家智能新品發(fā)布會上,我們似乎看到了小米智能硬件的欣欣向榮。據DoNews報道,小米推出“米家”后的3年里,陸續(xù)推出了186款智能產品,相當于每4天就有一款新品。
其中,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華米科技出品的小米手環(huán),成績尤為搶眼。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發(fā)布的數據,小米手環(huán)在2017年第一季度就超過Fitbit,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廠商。彼時,小米手環(huán)的出貨量超過3 000萬只。而據華米科技財報顯示,僅2018年,小米手環(huán)產品銷量約為2 440萬只。這樣的增長,可見一斑。
除了小米手環(huán),包括IH電飯煲、9號平衡車、小米凈水器等諸多智能硬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僅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設備數就超過1.71億臺。這還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只是,這些智能硬件在小米的銷售占比中并不大。通過小米招股說明書就能發(fā)現(xiàn),智能手機才是它的銷售主陣地,其每年收入占比超過了7成。
但這塊陣地出現(xiàn)了地震。據IDC統(tǒng)計,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出貨量為1 030萬臺,同比下跌35%。
我們可以為小米找到的借口是,“灰犀?!钡絹砹?。手機市場已經不再有增量,僅2018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就同比下滑了4.1%。具體到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對比國內其他主流廠商,華為出貨量在這個季度同比增長23%,vivo增長8%,OPPO出貨量雖然同比下降2%,但增速仍高于平均水平。作為國內4大廠商之一的小米,處境難免尷尬。
期間,小米CFO周受資出面回應稱,這次下滑屬于“特殊情況”。小米正在這段時間籌劃將紅米拆分,將Redmi與小米形成“雙品牌”策略。以至于一向支撐小米銷量的紅米,在該季度并未發(fā)布任何新機。但Redmi Note 7、Redmi 7、小米9等產品已經在今年悉數上市,小米依舊沒有改變這一態(tài)勢。雖然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國內出貨量同比微漲2%,但漲幅卻不及華為、vivo的十分之一。
隨著核心導流體帶寬的收窄,小米“硬件導流”的故事基本喪失了現(xiàn)實支撐。那么,流量導入逐漸減少的當下,小米的軟件真的在賺錢嗎?
據財報顯示,小米2018年互聯(lián)網業(yè)務貢獻了近10%的收入,毛利率高達45%。但筆者四處找了找,小米似乎沒有什么知名的互聯(lián)網產品。
目前,在小米體系當中,“小米有品”App應當是唯一一個可以拿上臺面的互聯(lián)網產品。過去兩年,“小米有品”團隊從幾十人擴充到了近500人,商品SKU也超過了7 000個。小米公司預期,“小米有品”App在2019年可能達到100億元的GMV(網站成交金額),并實現(xiàn)盈利。
也就是說,作為小米最具競爭力的互聯(lián)網產品,只處于“快要賺錢”的狀態(tài)。而在其他充滿故事的互聯(lián)網業(yè)務中,AIoT(AI+IoT)早已被外界視為趨勢。
去年9月,小米在股價K線圖欲振乏力的背景下,大膽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4個業(yè)務部重組為10大一級部門,直接向雷軍匯報。其中,IoT平臺赫然在列。在小米2019年的年會上,雷軍更是宣布小米將實行“雙引擎戰(zhàn)略”,即AIoT+手機。他表示,未來5年,小米將為“雙引擎戰(zhàn)略”投入超過100億元??梢娎总妼τ谠搼?zhàn)略調整的決心與信心。
小米AIoT控制中心,以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為主。截至2018年底,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的激活量過億,月活用戶近4 000萬。而所有接入AIoT的智能設備數,同比增長率達到70%。但近年來IoT并非小米一家在做,海爾、格力等家電品牌,也早已布局IoT。而手機品牌中,華為也將IoT上升為最重要的戰(zhàn)略之一。2018年末,全球已有100多個品類、200多個廠家加入到華為IoT生態(tài)。只是,小米的AIoT略有不同。在眾多以平臺連接為主的IoT生態(tài)布局中,小米依舊以生產硬件為主,比如智能音箱、電飯煲。
至于AIoT與互聯(lián)網業(yè)務的協(xié)同,小米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小米員工曾對AIoT用戶進行過調研,他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買了小米智能硬件的用戶,并不一定會聯(lián)網。就算聯(lián)網了,他們也很少使用智能功能。這就意味著,AIoT無法獲取到用戶的行為大數據,其與互聯(lián)網業(yè)務之間還無法形成協(xié)同效應??梢詳喽?,在短期之內,AIoT也很難為小米帶來實質收益。
軟件乏力,小米的增長還是得靠智能硬件。
硬件不振、軟件乏力,在全球手機市場進入瓶頸期的當下,為什么最先走下坡路的是小米?上下游話語權削弱,正在讓小米下墜。
上下游管控乏力
小米CC9的發(fā)布就能看到一些端倪。7月初,隨著華為、vivo、OPPO都針對暑期年輕群體推出新機,小米也在水立方發(fā)布了與美圖合作的首款機型小米CC9。
據媒體采訪,小米其中一位經銷商,在發(fā)布會前10天就收到了邀請函,但他最終還是沒有到場?!霸驘o他,賬不劃算”。據這位經銷商所言,雷軍連一頓快餐錢都沒給他報銷過。去年小米發(fā)布MIX3,雷軍在北京故宮開了一場發(fā)布會,這位經銷商專程跑了一趟。所有差旅費用加起來花了近萬元,小米沒有報銷1分錢。相比華為、OPPO、vivo等手機廠商給經銷商解決部分差旅的做法,小米此舉顯得“摳搜”。
事實上,這個原因只是說笑,最主要還是賣小米手機賺不到幾個錢。經銷商要賣出多少臺小米手機,才能到北京參加一次發(fā)布會呢?答案可能是50~200臺。曾經有一位經銷商在小米副總裁盧偉冰面前抱怨,稱賣一臺華為能掙300~500元,而賣一臺小米只能賺50~200元。
不只經銷商賺不到錢,上游供應商也沒在小米身上嘗到甜頭。上游生產商也很少期望賺小米的錢,他們大多就當“帶量”。通過生產小米提高知名度后,再從其他人的訂單上賺錢。
這也使得,一流供應商并不愿意第一時間把最優(yōu)秀的產品方案給到小米。就拿小米CC9來說,處理器配置偏低、快充功率下降,這部手機除了美圖的美顏拍照算法,并無其他亮點。
上下游賺不到錢,甚至合作意愿度降低的原因,則是小米手機一直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性價比。在上市前夕,雷軍曾承諾“硬件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而2018年財報顯示,其硬件綜合稅后凈利率不足1%。
這樣的低利潤率,使得背后的渠道分銷能力、品牌營銷能力、上游供應鏈能力等,都處在預算緊張的狀態(tài)。據一位員工表示,小米上市后為節(jié)省成本,下午茶取消,端午節(jié)沒有福利,小米9周年每人就發(fā)了一瓶米酒。
最無奈的應該是小米AIoT業(yè)務,或互聯(lián)網業(yè)務部門。在這個習慣于燒錢的互聯(lián)網商業(yè)世界里,小米依舊被性價比的思維牽絆。有報道顯示,盡管“小米有品”部門能夠得到資源傾斜,但在市場和公關方面依舊預算緊張。員工也曾表示,小米在硬件思維的影響下,會對所有的業(yè)務計算成本、摳利潤,一兩萬元的預算都會卡得很嚴。
這就像抗戰(zhàn)時期“小米加步槍”的思維,人們舍不得浪費一顆子彈,因為“一顆子彈能換3斤小米”。雷軍希望每拿出去一分錢,就要換回相應的利潤。
但這個邏輯在互聯(lián)網行業(yè)真的行得通嗎?京東、亞馬遜、Facebook,誰不是從漫長虧損中掙扎出來的?
性價比紅線之外
每日優(yōu)鮮創(chuàng)始人徐正曾在內部講話中提到,每個人在不同品類上都表現(xiàn)出了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費升級:要么買更好的,要么買更有性價比的。雷軍也篤定,打造性價比將成為新消費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但隨著vivo與OPPO子品牌的推出與回歸,小米主打的性價比正在受到挑戰(zhàn)。
2019年2月20日,小米9發(fā)布,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售價2 999元。但10天之后,vivo子品牌iQOO也發(fā)布相同配置的新機,低配版售價就比小米9便宜1元。2019年5月,OPPO系品牌realme,在印度市場拿下700萬用戶后宣布回國,而其發(fā)布的realme X青春版最低僅售1 299元。當月底,華為旗下榮耀旗艦機20系列也跟著面市,起售價2 699元。
中國4大手機主流廠商中,另外3家?guī)缀跻恢滦缘亻_始針對小米。存量市場就是這么殘酷,藍海擠成紅海后都會伸出瓢到一家較弱的海域搶流量。
對于雷軍來說,只要價格再提一兩百元,小米就可以做得更好。只是,他已經將小米控制的下游環(huán)節(jié)都挖了一遍,這家公司似乎再也擠不出效率了。但華為、OPPO、vivo卻還可以。都出身制造業(yè),都有自己的生產基地,這3家公司還能再將傳統(tǒng)的上游供應鏈做一遍。這里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都能輕易打敗小米的性價比。
當初讓小米成功的性價比紅線正在限制小米,該不該突破,怎么突破,這是雷軍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