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夢園
【摘 要】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于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越來越注重。在我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陶瓷藝術文化一直受到各類人士的青睞與認可,其蘊含的美學價值也值得專業(yè)人士進行深入研究?;诖耍疚闹攸c針對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價值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國陶瓷;藝術;美學價值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陶瓷藝術則是中國藝術文明發(fā)展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是我國歷史文明的獨特象征。分析陶瓷藝術中蘊含的美學價值,發(fā)現其無處不在。無論是陶瓷的裝飾,還是陶瓷的外觀器型與胎釉,其蘊含的美學價值無不彰顯著獨屬于中華民族的審美理念和價值觀。本文重點從中國陶瓷藝術所蘊含的科學美、形式美、時代美、民族美、意象美以及設計美等六方面闡述了中國陶瓷藝術中的美學價值。
一、中國陶瓷藝術的科學美
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價值體現在其制作與加工過程中。即在陶瓷產品的設計與加工過程中,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工藝流程,例如材料選擇、加工處理、燒制成型、外觀裝飾以及上料等。而在這些工藝流程中,必然會運用到一定的科學技術以及技藝。中國第一部記載了中國陶瓷制作加工技術以及歷史發(fā)展進程的書籍--《陶說》中國提到“畫器調色,與畫家不同,器上諸色,必出火而后定?!庇纱丝梢?,中國陶瓷正是經過科學技術以及特殊技藝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特殊藝術美感的陶瓷產品,主要包含視覺美、聽覺美以及觸覺美。例如,在制作陶瓷的時候,陶瓷釉彩最終呈現出來的成色以及效果受到窯爐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大,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四種:第一窯爐內部的實際結構,第二陶瓷加工生產的溫度,第三陶瓷的冷卻方法,第四窯爐內氣體濃度的變化等。另外,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價值還體現在陶瓷本身的胎質色澤、音響以及高低溫顏色裝飾等方面。因為陶瓷本身的胎質色澤、音響以及高低溫顏色裝飾等的產生并不是出自于陶瓷加工生產人員的雙手,其對于現今科學技術的依賴性更高[1]。
二、中國陶瓷藝術中的形式美
我們一提到“中國陶瓷”,首先想到的就是陶瓷那無法統(tǒng)一、千變萬化的形象。正是中國陶瓷這些變化多端的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沉迷于中國陶瓷藝術美學價值的挖掘與研究。中國陶瓷的形式美不僅包含或方正、或圓潤、或各種點、線面結合的陶瓷造型,還包括相同造型的陶瓷產品上的紋飾變化,更加包含中國陶瓷產品所展現出來的氣質美。雖然陶瓷只是一件靜態(tài)的物體,但是只要它靜靜的立在某一個位置,就可以將美好與愉悅傳遞給觀賞者。所以,形式美也是中國陶瓷藝術中最基本的美學價值。
三、中國陶瓷藝術的時代美
遠古時期,陶瓷的歷史起源于新石器時期。從人們開始使用工具,陶器就已經作為一種工具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人們的游牧生活過渡到定居生活,從漁獵為主到農業(yè)為主,陶瓷始終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提供著各種方便。新石器時代,陶瓷以紅瓷為主,之后彩陶的出現則代表著人類開始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開始上升。
從陶瓷的歷史發(fā)展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由樸素逐漸變得高雅。例如,從仰韶彩陶濃重的線條以及色彩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古代人對于鬼神以及自然的崇拜與敬畏之情;從秦始皇兵馬俑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時期所散發(fā)出來的強大的自信與永安;從青花瓷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中國古代安定盛世的概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時期陶瓷的制作造型、色彩以及技藝推測出中國古代藝術的發(fā)展歷史。而且,對于大多數的藝術作品來說,其之所以稱之為藝術,主要是因為其中蘊含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殘留著一定的歷史痕跡,即便是當代的陶瓷作品,我們依然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2]。
四、中國陶瓷藝術的民族美
陶瓷起源于中國,不管在世界范圍內的任何一個角落,似乎只要一提到陶瓷,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在古代,中國是一個非常強大和繁榮的國家,而中國所推崇的儒家文化也在因為兼容并蓄而推動著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例如,我國不同的歷史時期,陶瓷作品所展現出來的特點也不同,其體現出來的民族特點和民族精神也不同。元朝的陶瓷體積比較大,造型也略為厚重,而金代的陶瓷以皮囊壺為主,有著濃厚的游牧民族特點。而且,我們還在陶瓷裝飾中發(fā)現了大量的蓮花元素以及佛像元素。也就是說,從這些古代陶瓷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眾多勞動人民所具有的博大的胸襟和獨特的民族豐富。而中國陶瓷藝術所蘊含的民族美也是使中國陶瓷藝術被世人所追捧的最重要的原因[3]。
五、中國陶瓷藝術的意象美
意象美是中國藝術被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是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還是美術作品,都有著鮮明的意象美。而中國陶瓷藝術中的意象美主要體現于陶瓷的質感。雖然現代的陶瓷非常注重視覺上的細白與透亮,但是在古代,陶瓷則更加追求其意蘊。因為古代人更為追求冰的潔白無瑕、更為贊許玉的冰清玉潔,所以制作陶瓷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保證陶瓷的如玉般溫潤、如冰般勻和。例如,茶圣陸羽曾說過“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窯類雪,越窯類冰,邢不如越二也。”自此之后,仿玉之風一直是陶瓷制造者所追求的潮流。
六、中國陶瓷藝術的設計美
設計美也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美學價值的深刻體現。一件有著較高藝術價值與美學價值的陶瓷設計來源于大自然與生活中的靈感,需要設計人員有著豐富的社會背景。首先,陶瓷作品在加工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只有巧妙的融入自身對于美的感悟以及認知,才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陶瓷藝術形象,進而才能夠讓觀賞者深刻的體會到中國陶瓷作品當中所蘊含的獨特性與審美價值。其次,在進行陶瓷作品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想突出陶瓷作品的形式美,就必須要確保陶瓷外觀造型、色調以及肌理當中可以滲透出一定的和諧美。例如,設計人員在進行陶瓷局部處理的時候,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局部與陶瓷整體外觀造型的協(xié)調效果,只有確保一件陶瓷作品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處理的細致、妥帖,才能夠充分彰顯出這件陶瓷產品的個性。再例如,在對陶瓷作品的外在造型進行優(yōu)化處理時,設計人員就必須要加強局部調整變化的控制,確保陶瓷局部與整體、局部與局部之間存在一定的科學比例關系,進而充分體現出陶瓷藝術的設計美。最后,陶瓷的造型、裝飾與質地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這樣的關系再一次提升了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價值。例如,設計人員要想確保設計出來的陶瓷作品具備良好的肌膚肉質,就必須要注意陶瓷制作材料的選擇;要想設計出來的陶瓷作品具備良好的藝術形象,就必須要加強陶瓷整體外觀的優(yōu)化與設計,確保透過陶瓷作品本身,實現觀賞者與設計人員審美思想與審美情感的共鳴;要想設計出來的陶瓷作品具備中國陶瓷藝術形象的無窮魅力,還要注意陶瓷裝飾的應用。也就是說,只有加強陶瓷作品外在造型、材料以及裝飾等方面的組合優(yōu)化,才能夠突出陶瓷藝術的設計美[4]。
七、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陶瓷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價值,加強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的分析,可以為眾多陶瓷設計人員提供更多的藝術設計靈感。而且透過中國陶瓷藝術中體現出來的美學價值,還可以與社會的各個行業(yè)進行融合,進而形成新的藝術價值,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人們對于美學價值的挖掘與追求,進而促進當今社會人們精神社會的建設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虹.淺析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價值[J].藝術科技,2018,31(06):120.
[2]王春華.淺談中國陶瓷中的美學[J].陶瓷,2017(07):63-65.
[3]任華東.中國當代陶瓷美學研究述評[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2(04):85-91.
[4]占美,舒欣.淺談中國陶瓷藝術中的樸素美學[J].現代裝飾(理論),2014(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