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瀟儀
這學(xué)期,我學(xué)習(xí)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認(rèn)識”這一單元的知識。我認(rèn)識了比原來更大和更小的長度單位。測量了生活中很多物體的長度、厚度,感覺長度的世界真有意思。我也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一張紙有多厚呢?于是,我嘗試著用尺子測量一張紙有多厚。
用一把普通的尺子和一疊A4打印紙,測量一張紙有多厚。
圖1
(1)先準(zhǔn)備一張紙和一把尺子,尺子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我發(fā)現(xiàn)量不出來一張紙的厚度(如圖2)。
圖2
(2)怎么辦,我想到了平常的書本是一張張紙疊到一起的。我取出10張紙(如圖3),量一量,厚度大約是1毫米(如圖4),但還是不太明顯。
圖3
圖4
(3)我把紙的數(shù)量增加到20張,用尺子再量就比較明顯了,2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2毫米。
一張紙的厚度是2毫米除以20,是0.1毫米。
爸爸告訴我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毫米。0.1毫米好薄好薄呀。我很好奇,0.1毫米這個長度,會不會是一個新的更小的長度單位呢?它叫什么名字?它能用其他字母來表示嗎?
我平時接觸到的最大的長度單位是千米,還有比千米更大的長度單位嗎?
帶著問題,我查閱了資料,知道0.1毫米沒有特定的單位稱呼,比毫米還小的單位有微米(μm)和納米(nm),1微米是1毫米的千分之一,也就是把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微米。1納米只有1毫米的百萬分之一,也就是把1毫米平均分成一百萬份,其中的1份就是1納米。現(xiàn)在,納米技術(shù)已經(jīng)在很多地方應(yīng)用了。
另外,我還認(rèn)識了一個“天文單位”,它代表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
我還想告訴大家另一個神奇的單位——光年。一開始我以為“光年”是時間單位,現(xiàn)在我知道了它是光走一年的距離,它可比一個“天文單位”大很多。
長度單位原來這么有意思!
第13頁參考答案
兄弟倆先過橋,花了3分鐘,哈里送回電筒,花了1分鐘;哈里和爸爸過橋,花了6分鐘,弟弟把電筒送回,花了3分鐘;媽媽和爺爺過橋,花了12分鐘,哈里把電筒送回,花了1分鐘,最后哈里和弟弟一起過橋,花了3分鐘。3+1+6+3+12+1+3=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