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就喜愛中國的方塊字,未上小學之前,就能在家鄉(xiāng)木房子板壁上工整地書寫“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上初中后,有一名老師字寫得很好,學校便讓他為我們開設了幾節(jié)書法課,練習毛筆字。至此,我的腦海里才有了“書法”的概念。
1987年2月,我大學畢業(yè)正式參加工作,分配到宣恩縣三中任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同事辦公桌上看到一本1987年1月的《中國鋼筆書法》雜志,看到上面有好多書法家的作品,頓時心生敬佩,愛不釋手,只要有空閑時間,就心摹手追。最后,干脆從同事手中購買了這本雜志,每天照著上面高水平的作品寫,就這樣,我對書法漸漸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8年7月,我在《鄂西報》第四版看到一則征稿啟事,恩施自治州將舉辦首屆硬筆書法大賽,當我一口氣看完啟事后,內心激動不已,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次比賽中獲獎。暑假,我便對父母說,我要練字,不要給我安排家務活,我每天都住在學校,有時寫,有時看,有時想,做夢都是書法。我沒有放過任何一次練習書法的機會,走路的時候用手指比畫;做飯的時候用鍋鏟比畫;吃飯的時候用筷子比畫。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閉門修煉,我終于寫出了一幅自認為滿意的作品,內容是一首散文詩,我將許多捺畫都寫成長點,只頓筆不出鋒。一個月后結果出來了,我獲得三等獎,全州獲等級獎的總共32人。
唐詩三首
第一次的成功使我信心倍增,從此一發(fā)不可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臨池不輟,立足傳統(tǒng),追求空靈、飄逸、舒展,講求筆斷意連、點畫精到、內緊外松、富有變化。接著我每年都訂閱了的《中國鋼筆書法》雜志 ,多看全國特等獎作品,尤其喜歡劉惠浦先生的字。1989年之后我在恩施州“保險杯”“電力杯”硬筆書法比賽中都摘得桂冠。同時我的書法作品在全國“株洲杯”硬筆書法大賽中獲得銅獎,在第五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中獲得三等獎。
爾后,我專心讀古帖,對晉唐小楷情有獨鐘,王羲之、王獻之、王寵、鐘紹京的作品已融化于心,在創(chuàng)作時將古人的書法精髓融入其中。1993年之后,我的書作在全國頻頻獲獎,在“草原頌”“成吉思汗杯”“封龍山杯”“神龍獎”等全國書法大賽中十二次獲得最高獎。連續(xù)六次在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中獲三等獎,在“宇邦杯”第十二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中獲二等獎。作品多次刊載于《中國鋼筆書法》《寫字》《恩施日報》等報刊。1995年書法作品《唐詩三首》入選日本第五十八回書道展。
1993年,我創(chuàng)建龍馬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并擔任會長,成功舉辦了“菊花石杯”“富硒杯”書法比賽,2007年擔任宣恩縣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并成功舉辦“山力杯”“煙草杯”全縣書法比賽。2017年12月我編寫的《唐詩三百首硬筆書法字帖》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唐詩二首
莊子《逍遙游》節(jié)錄(“息”前缺“以”)
1997年我創(chuàng)辦新蕾書法培訓中心,通過“過關”習字法、興趣教學法 、娛樂游戲法等教學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截止到目前,已培訓中小學生3000余人,其中百余名學生在全國少兒書法大賽中獲一等獎。
春華秋實,三十多個春秋,我習書不輟,砥礪前進。書法,已融入我的生活,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將以畢生的精力,獻給摯愛的書法藝術,不畏風雨,一路前行。
屈原《九章·惜誦》(『事君而不貳兮』中間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