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霞
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
頸椎病是常見的慢性損傷性疾病,伴隨癥狀頭暈、麻木、僵硬等,也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1]。隨著時間的推移,頸椎病患者的癥狀越來越重,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也越大,是頸椎病患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2]。針灸是我國中醫(yī)國粹之一,也是目前少有的被國內外均公認有效的中醫(yī)治療技術,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中醫(yī)治療與康復手段之一[3]。有研究顯示,對中醫(yī)患者開展針灸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相關癥狀,但其持續(xù)效果較為短暫,且此類患者對治療后期康復護理措施的了解不足,從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針灸治療的效果維持[4]。加速康復理念是近年來西醫(yī)中的研究熱點之一,在外科治療患者中的康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在中醫(yī)診療中運用較少,其護理效果和效果的維持性尚有待進一步探討。我院將加速康復護理理念下的護理方式運用于頸椎型針灸患者之中,能明顯改善患者頸椎病相關癥狀,現(xiàn)匯報如下。
運用隨機對照研究法,將2019年1月-6月兩個治療組收治的60 名頸椎病住院針灸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平均年齡42.82±10.82歲,年齡范圍:28-52歲。
本研究運用隨機對照研究法,運用拋硬幣法對兩個治療組的患者進行分配,拋硬幣前設定正面為實驗組,反面為對照組,故將甲組分為實驗組,用加速康復護理理念下的護理方式實施護理,乙組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
1.2.1 實驗組
加速康復護理理念下的護理方式具體為:由中醫(yī)專業(yè)護士對每位采用頸椎病針灸患者進行個性化指導,指導患者在針灸前后應注意休息,如果針灸中結合了艾灸的患者,應注意局部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針灸局部皮膚暫不沾水,禁止用力揉搓,以防引起局部皮損。針灸后不能立即行劇烈運動,以防引起暈厥。但針灸后,可指導患者進行身體的適當活動。
1.2.2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的措施為:運用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分組責任制護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指導和護理。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頸椎病相關癥狀量表進行評估,主要分為10 個條目,計分為0 分或1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頸椎病相關癥狀越嚴重。
研究中所有的資料均用SPSS20.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頸椎病針灸患者的基線比較以及頸椎病癥狀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頸椎病相關癥狀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加速康復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頸椎病癥狀得分比較(n=60)
根據(jù)結果,干預后的實驗組患者頸椎病相關癥狀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速康復理念在頸椎病針灸患者癥狀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的原因是:加速康復理念運用之后,頸椎病患者能夠收獲到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方式,同時能夠有效改善頸椎病患者針灸后的不適癥狀,起到穩(wěn)固頸椎病患者治療效果的作用,也能夠縮短頸椎病針灸患者的治療時間,對患者的康復效果較好。同時,這也是加速康復理念在中醫(yī)針灸中的一次驗證,體現(xiàn)了加速康復理念在中醫(yī)中的一次嘗試,說明了加速康復理念也適用于中醫(yī)護理當中,可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驗證。綜上所述,加速康復護理理念能夠有效改善頸椎病針灸患者的頸椎病相關癥狀,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