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教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性能混凝土憑借其在各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混凝土結構自身影響因素較多等原因,裂縫問題成為混凝土材料普遍存在的重要難題,成為相關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對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分析和探討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對策
引言
在摻入其他化學添加劑、降低水泥用量等方式的基礎上采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使高性能混凝土結構的各項性能較普通混凝土有了極大的提升,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高層房屋建筑和橋梁隧道結構中,為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與此同時,和鋼筋等建筑材料配合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卻往往由于臨近材料的膨脹變形等原因引起混凝土結構的開裂,進而給建筑結構造成不良影響。在此背景下,本文從高性能混凝土自身收縮試驗出發(fā),在探究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測試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抗開裂的具體對策,旨在為我國高性能混凝土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帶來更多的思考。
1高性能混凝土自生收縮試驗
目前,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并未對高性能混凝土的自身收縮試驗做出明晰的規(guī)定,因此,高性能混凝土自身收縮試驗主要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優(yōu)化。密封模具、金屬探頭、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等是該測試方法的主要應用裝置,密封模板的底板和側板應用螺栓進行連接穩(wěn)固,工作人員還應在對向側板上預留金屬測頭的孔洞,并借助凡士林密封金屬測頭孔洞周圍的間隙。利用該測試方法,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的收縮性能夠得到精確測量。
2抗裂性能測試方法
同樣,國際間針對高性能混凝土收縮開裂的測試仍舊沒有統(tǒng)一標準,相關研究人員可根據(jù)其實際研究側重點選擇更符合各自研究狀況的測試方法。本文在探究不同學者混凝土抗裂性能測試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融合優(yōu)化,制定了多點實時監(jiān)控測量混凝土試件開裂情況的自動化裝置與系統(tǒng)。計算機、計時選通裝置、石墨等是該測試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人員在利用鉛筆線使混凝土試塊成為低阻元件的同時,將計時選通裝置導線和石墨線相連,從而使混凝土試塊相關電信號傳人數(shù)字萬能表,最終傳人計算機系統(tǒng)以供分析。而針對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的測試,工作人員主要利用了誘導隔板。在此過程中,混凝土平板出現(xiàn)裂縫的時間較早,且裂縫出現(xiàn)的位置相對固定,同時,混凝土試件裂縫寬度較大,因此,工作人員可在保證混凝土試塊抗裂性能符合相應精度要求的同時有效縮短試件的實際測試時間,進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試塊隨機出現(xiàn)的可能性。
3提高混凝土抗開裂防治對策
3.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為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xiàn)的幾率,相關技術人員需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一方面,應選用適宜的水泥用量。技術人員在設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時,應嚴格按照高性能混凝土的設計規(guī)范對水泥用量進行盡可能科學準確的計算,最大程度上避免水泥用量的不當造成混凝土內部結構力學性能的降低,避免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硬化過程中較大的水化熱而導致結構出現(xiàn)溫度裂縫的可能,可以通過添加礦物摻合料、礦物減水劑等方式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早期混凝土的水化熱,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使強度得到均勻增長。另一方面應選用適宜的水膠比。技術人員在對高性能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必須考慮到水膠比越大,則混凝土骨料出現(xiàn)離析和流漿現(xiàn)象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必須對水膠比進行嚴格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工作性(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通過使用聚羧酸減水劑,使膠凝材料得到充分的分散,漿體比較多,流動性比較好,可以滿足工程需要,但是增加了開裂風險,這就要求技術人員必須對施工人員對混凝土使用出具具體的施工養(yǎng)護說明書,讓混凝土在初凝到凝結過程中得到養(yǎng)護,不致開裂,保證結構完整性。從而確保混凝土結構性能處于更佳的狀態(tài)。
3.2提高混凝土模板搭設施工質量
在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保障過程中,混凝土模板搭設施工質量的提升是其重要方式。一般而言,在高性能混凝土模板的搭設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制作模板,在考慮到安裝、拆卸模板便利性的情況下對模板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牢固性等進行檢測,盡可能避免模板混凝土澆筑后對模板造成的變形而影響混凝土構件質量。同時,工作人員還應根據(jù)工程項目情況選擇適宜的模板材料,保證模板材料耐腐蝕性、吸水性等符合工程特點。
3.3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
眾所周知,混凝土澆筑是混凝土施工質量保證的關鍵工序,澆筑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構件質量。相關工作人員在對混凝土澆筑前,應根據(jù)其實際工程情況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在確保進場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狀態(tài)及混凝土塌落度等滿足相應質量規(guī)范的基礎上選用適宜的混凝土澆筑方式對混凝土構件進行澆筑施工。例如,針對大體積的混凝土構件,相關工作人員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時,可根據(jù)其實際情況選擇分層、分塊等澆筑方法,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以保證其澆筑質量。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應控制在30cm以下,且上層混凝土澆筑施工應在下層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初凝前進行,借此保證混凝土工程的整體澆筑質量。
4結語
總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建筑業(yè)的飛速進步,使得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憑借其安全可靠的諸多性能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為切實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效益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高性能混凝土在抗裂性能上的些許不足仍舊需要相應施工人員、技術人員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