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自2018年6月正式實施,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其意義深遠。通過對量表的學習,本文章簡要分析了量表制定的國內(nèi)外背景,明確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科學性。
【關(guān)鍵詞】量表;能力;描述
【作者簡介】金金(1987-),女,回族,河南鄭州人,新鄉(xiāng)學院大學外語部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2014年國務(wù)院頒布的《關(guān)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shè)。來自我國5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專家學者歷時三年,完成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的研制。于2018年4月12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fā)布,2018年6月1日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guī)范正式實施。量表分為9個等級,包含80多個表格,涵蓋聽、說、讀、寫、譯、組織、語用等能力,描述了初、中、高級階段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所需達到的水平。
1995年美國政府牽頭,由外交學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F(xiàn)SI)研發(fā)制定了當今世界最早出現(xiàn)的語言能力量表,隨后,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紛紛出現(xiàn)了多種語言能力量表,其中以歐洲的CEFR(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最具影響力且最具代表性(韓寶成,2006)。CEFR的制定基于行動,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對各級別的語言能力既整體描述,又分級描述。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fā)展,與世界其他各國的交流日漸頻繁,由于各種原因,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多以英語為主,為了加強溝通交流合作,并且推動英語教學,制定我國的英語能力量表勢在必行。
另外,在我國,英語一直都是學校的重點學科。從小學開始,便設(shè)置有英語課程,甚至在一些地區(qū),雙語幼兒園也大量涌現(xiàn)。有課程就有各種測試。在我國,目前主要的英語類考試有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英語專業(yè)等級考試、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商務(wù)英語考試、全國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職稱英語等級考試,還有各升學考試等。對于這樣大規(guī)??荚噥碚f,要想保證考試結(jié)果公平有效,等級劃分要有科學性,對語言能力的描述要詳細并有理論基礎(chǔ)。如果各種考試的等級分數(shù)劃分各不相同,會導(dǎo)致應(yīng)試者困惑。制定統(tǒng)一的語言能力量表,其實質(zhì)就是對語言能力規(guī)范統(tǒng)一,這樣便于教學,利于考試,使考試結(jié)果有跡可循(楊惠中、桂詩春,2007)。
量表的編制,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根據(jù)中國當下的英語教學和測試現(xiàn)狀,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量表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量表與CEFR不同,它的制定是基于運用的,采用了語言能力量表常用的“能做”(can-do)描述方法,明確直觀地描述了語言能力的“能做”(劉建達,2015)。聽、說、讀、寫、譯及組織、語用能力被詳略有別地描述出。
歐洲的CEFR對語言能力量表的制定有很多借鑒意義。CEFR以運用為導(dǎo)向,整體、分層對語言能力進行描述;交際策略在CEFR中是以解釋性描述語(illustrative descriptor scale)量表進行闡述;CEFR中還提出了多元語言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劉建達、彭川,2017)。但是,CEFR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描述語使用不夠簡潔、不夠精準;對各能力描述不均衡,出現(xiàn)有的描述只適用于個別技能;研究方法有待改善等等。我國的英語能力量表的研制,在對CEFR等早期量表參考借鑒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我國實際教學情況,更具科學性。
1.全面綜合的描述。量表從中國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的現(xiàn)狀出發(fā),即描述了其現(xiàn)有水平,也對其未來的能力做了規(guī)定。量表從不同技能,全面地描述了各層次英語學習者的當前水平,另外,量表也對學習者和使用者提出了相應(yīng)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這里面的描述是多維度的,包含聽說讀寫譯等多種技能,各種技能的描述又包含語言使用策略、典型語言活動、語言知識(劉建達、彭川,2017)。
2.高質(zhì)量的描述。描述語的選擇關(guān)乎量表的實用性,也是量表科學性的重要體現(xiàn)。我國量表的描述語來源有很多,考試大綱、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等等,量表的使用面向中國廣大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受眾廣泛,因此量表描述語的選擇要具典型性。百余位專家學者,為了確保描述語的科學性,各子量表間描述語的選擇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復(fù),組建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描述語庫,以便日后對量表擴增。
描述語的選擇既要多樣還要準確。準確包含簡明、清晰。因此,量表的描述盡量避免長而復(fù)雜的句式,選擇肯定句而非否定句,利于使用者關(guān)注能力要達到的范疇。
3.扎實的數(shù)據(jù)支撐。首先量表的研制數(shù)據(jù)通過大面積的分層抽樣,調(diào)查問卷獲得。抽樣樣本涵蓋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英語學習者。問卷包含八大能力方面。評分標準不僅包含“能否做到”,還有目標評價者能力和描述語所描述能力的匹配程度。量表的實證和分級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jié)合,所有量性分析之后,采用深入訪談的質(zhì)性分析。
[1]韓寶成.國外語言能力兩邊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6): 443-450.
[2]劉建達.我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研制的基本思路[J].中國考試, 2015(1):7-11,15.
[3]劉建達,彭川.構(gòu)建科學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J].外語界, 2017(2):2-9.
[4]楊惠中,桂詩春.制定亞洲統(tǒng)一的英語語言能力等級量表[J].中國外語,2007(3):34-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