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忠新 徐冠男 黃家興
(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媒體已經進入到高校校園,成為了極具意義和代表價值的工具,也深刻的改善了學生的思維方式與習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獨特的應用特征與優(yōu)勢。面對全球化的發(fā)展機遇,我們必須要正確認識到應用社交網絡媒體的功能以及優(yōu)勢,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其契合,能夠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需求,并且成為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
社交網絡媒體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相連是時代的科學標桿,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征:
1.社交網絡媒體具有廣泛性,由于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已經進入到了全新的信息化時代,手機和電腦的使用使人人成為了信息的接收者以及傳播者。
2.社交網絡新媒體具有傳播及時性,由于社交網絡媒體能夠以難以超越的速度傳遞信息、數字和文件、圖片與聲音,擺脫了傳統(tǒng)媒體的定時以及單向傳播的束縛性,能夠體現出信息交互的及時性和實時性。
3.互動型人們可以借助社交網絡媒體進行互動交流發(fā)表感想,在信息采集與發(fā)布過程中能夠全程互動。
4.個性化特征,社交網絡新媒體中人們的個性化表達方式引發(fā)了人們的充分關注,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個人隱私泛濫、內容良莠不齊等等。
信息獲取迅速?;谟嬎銠C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大學生可以借助社交網絡媒體迅速獲取所需信息,隨時隨地的掌握豐富信息,即便是足不出戶,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且對網絡信息進行及時的反應。
好奇心較強。當代大學生追求個性張揚,自由發(fā)揮,喜歡標新立異,所以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環(huán)境中,可能會存在追求個性化刺激的行為,體現出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學生善于思考也善于發(fā)現,但是當前大學生的此種思考,缺乏明辨是非的理性,亟待進一步完善。
抗挫折能力弱。由于大部分學生屬于獨生子女,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會存在心理的負面特點與規(guī)律,例如心理能力較差,抗挫折能力薄弱,自私嬌氣等等,甚至還存在叛逆與冷漠心理。
思想呈多元化。由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標新立異,可能會與隔壁間存在一定的鴻溝,學生追求個性獨立,性格張揚,受到網絡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所以思想呈現多元化規(guī)律。
應用全新網絡教育載體,提高思政教育水平?;诰W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可以應用社交網絡構建科學完善的BBS通過采用交互技術構建與學生學習和網絡交互平臺,通過成立專業(yè)微博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創(chuàng)建人性化的專業(yè)博客,以及BBS能夠與學生的網絡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緊密契合,從而滿足大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以及人際交流需求。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拓寬朋友圈與交際圈,緩解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緊張壓力,教師也應當隨時關注學生的微博應用先進的社交以及信息發(fā)布媒體,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脈搏,根據學生對于社會熱點新聞的看法,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能夠營造開放平等的交流空間,充分發(fā)揮微博獨有的@功能。通過微博上的互動交流,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也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將校內外的重點信息及時推送給學生,有助于增強思政教育效果。
以手機媒體為載體,實現大學生道德教育。移動手機是當前大學生最喜歡的媒體之一,移動手機能夠及時通信,并且全球攜帶,在人際交往中能夠體現出非即時性等眾多特點,能夠極大程度上的便捷人們的交流。在手機媒體工具中,微信是極其豐富的手段,可以借助微信語音促進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應用聊天軟件,實現圖片輸送以及視頻,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也可以借助微信群聊功能開設學生關注的微信討論群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思考和研究,并且根據語音發(fā)送以及視頻傳輸等各項功能,有效避免面對面存在的尷尬緊張交流心理。其中手機微信中的LBS功能能夠幫助教師獲取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興趣愛好,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也可以通過朋友圈根據學生進階段的學習以及思想動態(tài),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能夠將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交流,從而有效的消滅心理問題。
創(chuàng)新并轉變社交網絡媒體平臺中思政教育理念?;诰W絡社交媒體平臺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可以摒棄傳統(tǒng)單調的講授式教育模式引導學生通過社交網絡平臺進行雙向互動交流,使學生的身心有一個疏通與宣泄的渠道,基于網絡媒體平臺上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在社交網絡平臺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當回歸生活,通過開創(chuàng)辯證引導務實等途徑,鼓勵學生思考和探索,發(fā)現生活的意義和內涵,全方位的介紹事情的面貌,使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媒體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例如:借助網絡中對于董存瑞革命事件的真實性以及各項質疑聲音為案例,教師切記不要用屏蔽或者是遮擋的方式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分析與革命年代歷史背景緊密相關的連接,采用辯證思維方法進行分析和探索,強有力的反駁網絡的質疑謬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關注社交網絡輿情,完善輿論評價體系。高??梢詷嫿ㄎ⒄W,關注學生的社交網絡輿情,科學合理的設置網站板塊開展師生之間的探討交流,通過建立網上網下的聯(lián)動機制,鼓勵學生參與互聯(lián)網活動、線下則參與福利院兒童看望等各項活動,能夠達到思政教育活動的有效統(tǒng)一。應用創(chuàng)新網絡輿情教育評價機制,以及客觀公正的教育倫理準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評價,切記不要帶有偏見,才能夠促使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例如:評價時應當考慮學生的進步程度以及個人努力情況可以進行單獨的獎勵或者是表彰,也可以采用延時評價等方法,有助于取得正面引導以及激勵性作用。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fā)現當前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已經廣泛進入到了教育領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辟了新的出路。新時期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有效借助社交網絡媒體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引導和幫助。應用社交網絡媒體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順應學生的時代發(fā)展需求。所以高校教師必須要以社交網絡媒體為工具,采用多元化的方法進行引導,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社交網絡輿情,進行德育教育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