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跨文化交際日趨重要。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處于“文化逆差”的地位。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往往只強調西方文化的教育和學習,沒有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學習,導致中學生不會用英文表達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9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應試和了解甚至追捧西方文化,而應該是旨在掌握一門世界語言的同時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推向世界的舞臺,實現(xiàn)文化交流中的平等。
1初中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初中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F(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學都是基于“西方英語”,而介紹中華文化的“中國英語”少之又少。很多中學生熟悉馬克.吐溫和莎士比亞,甚至有些人會背誦幾首英文詩歌,然而需要用英文介紹“粽子”、“秀才”和“儒家”這些中國文化詞匯時,很少有中學生知道,更不用說他們知道諸如《靜夜思》這些古典詩詞的英文版了。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中國文化處于“文化逆差”的情況,很多外國人之所以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正是因為“中國英語”的缺乏。為了有效提高中國文化的輸出,我們的文化建設必須從學生時代抓起。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英語文化教學不能忽略中國文化的教學。由于中國文化教育沒有受到重視,中國文化已出現(xiàn)“文化缺失”現(xiàn)象?,F(xiàn)在的中學生是將來中國面向國際交流的主體,只有加強中國文化的英語學習,才能逐漸扭轉中西文化交流逆差,從而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第二,初中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能夠促進中學生從第二語言的角度去提高文化意識和民族自豪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仁義禮智信”等理念更是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初中英語教學片面地強調西方文化而忽略中國文化的融入,這會導致學生無法從第二語言的角度去表達和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久而久之,中國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就會在中學生心中淡化。初中教師在課堂上要避免高度贊揚西方文化,要正確地引導學生看待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文化的融入,讓學生從另一個語言的角度了解傳統(tǒng)文化之余,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曾有中學生提到他們在遇到外國友人的時候,想向他們介紹“麻婆豆腐”和“北京烤鴨”等中國美食,卻不懂得如何用英語表達,他們對于自己的無知深感羞愧。所以,初中英語教學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能提高實用性。初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認清自身的文化身份,并引以為豪。
2運用新穎靈活教學方法,滲透文化知識
在巧用文化滲透,構建高效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運用,從而幫助學生豐富英語文化知識認識,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是故事教學法的運用,初中生都有愛聽故事的習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跨文化交集故事的方式,向學生滲透文化知識。如:一個東方人和一個西方人首次見面,西方人夸贊東方人的衣服很漂亮,東方人表示客氣,就回了一句“where where(哪里哪里)”,西方人就很奇怪,于是說“衣服的顏色很漂亮”,東方人又回了一句“where where(哪里哪里)”,西方人就又接著回答……這就是因文化差異,引發(fā)的一個跨文化交際的尷尬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教學法,幫助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集意識[2]。其次是歌曲教學法,很多英語歌曲節(jié)奏感強、曲調優(yōu)美,并且文化特色濃郁,如在學習《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歌曲教學法,通過“Just one last dance”“As long as you love me”這些體現(xiàn)英國文化特征的歌曲播放,從而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并且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英語語言文化的內涵。
3提升教師素養(yǎng),對比文化教學
初中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這一問題,努力將中國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語言作為文化傳播的一個載體,英語教師不僅承擔英語這一語言的教學任務,而且肩負著中國文化傳播的使命。但是如果英語教師自身中國文化知識比較缺乏,同時對此缺乏清醒的認識,那么他們自身的素養(yǎng)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英語功底,而且也要有非常好的漢語功底,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將其傳授給學生。英語教師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跨文化意識。另外,初中英語教學要同時結合中西方文化,不能僅僅傳授其中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在提及西方文化的時候,應當將其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給學生一個清晰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的概念。學生既加深西方文化認識和理解,又能進一步了解我國的文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能減小中西方文化逆差現(xiàn)象。例如,當教師提及到年輕人熱衷的諸如圣誕節(jié)和情人節(jié)之類的西方節(jié)日時,他們可以把春節(jié)和七夕節(jié)引入課堂,對兩者進行比較。同樣是團聚的重要日子,西方過圣誕節(jié),中國過春節(jié);同樣是戀人共度的日子,西方的情人節(jié)和中國的七夕節(jié)有什么不一樣,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有個更直觀的認識。
4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文化語境,產生文化韻味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語言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中產生,而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可能具備學習母語那樣的環(huán)境,這是影響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巧用文化滲透,構建高效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自主創(chuàng)設交際環(huán)境的方式,從而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文化語言氛圍,從而帶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進步提升。如在學習《Do you want to go to movie》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帶領學生組織表演電影劇目的方式,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然、有效導入文化內容的渠道,并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之重,對英語文化韻味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解。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Forrest Gump(阿甘正傳)”中阿甘和一個夫人坐在板凳上對白的經典片段,并鍛煉說出“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get.”這樣的對白臺詞。這種自主創(chuàng)設文化語境的教學方式,學生會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文化語境之中,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文化韻味。
5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讀物
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無法在短短幾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完全吸收相關的知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外閱讀內容的引導上,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英語文章或者書籍。教師也要鼓動家長一起做好這份工作,畢竟教師的監(jiān)督力度有限,只有家長參與到這個引導工作上,學生課外接觸相關讀物的機會才更大。在當代社會中,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西方社會也漸漸開始接觸中國文化,西方的雜志、報刊和書籍都有談論和介紹中國的情況,而且讀物的難度都有合適初中生看的。另外,中國在對外交流過程中,也積極地翻譯了大量的優(yōu)秀中文作品,這些讀物都可以幫助中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結語
英語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一門語言技能,同時也是在引導學生認識一種語言文化,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文化信息傳遞是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核心,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巧用文化滲透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是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重要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楊清玲.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0):140-141.
[2] ?毛允超,李雪.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102.
[3] ?楊思.新時期文化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商,2014(0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