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秀
在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為朗讀既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因此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但是,低年級的孩子剛接觸語言文字,很難正確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讀,所以就會出現(xiàn)唱讀、機械讀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對學生的朗讀多加指導。如何指導低年級的孩子朗讀呢?我見如此:
一、多次示范,加強訓練
識字少,并初次接觸朗讀,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只會把生字連起來機械地讀,這時候,作為老師,就要教給他們基本的朗讀方法,告訴他們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間要有自然的停頓。但是,究竟要停頓多久才合適呢?我就告訴他們,句子和句子之間的停頓是心中默默數(shù),數(shù)完“1、2”的時間,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間是數(shù)完“1、2、3”的時間。剛開始,學生有一定的困難,但經(jīng)常體會老師的范讀,慢慢地,學生就掌握了停頓的方法,能正確停頓了。但朗讀僅僅學會停頓是不夠的,還要教給學生讀好輕聲、兒化和各種句子語氣語調(diào)的方法,這些方法光靠講是不行的,教師要作必要的示范指導,這種示范指導無論是放錄音還是教師范讀,都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來確定時機。一般來說,當學生練了幾次都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可以范讀。如:你們聽聽老師這么讀,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讀?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你們認為哪種方法好些?為什么?……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讓他們評一評老師讀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使他們在教師的范讀中學到具體的朗讀知識和朗讀技巧。比如,在教學《要下雨了》一課時,我先聽孩子們齊讀一遍,聽出他們存在的問題,一些語速、語調(diào)、輕聲、長句的停頓等,然后給他們指出來,再范讀給他們聽。記得當時,孩子們聽得很認真,聽完后都忍不住給我掌聲,我馬上讓他們評一評,一年級的小孩也不會怎樣評,只說“好聽,像講故事一樣”。我借此機會強調(diào)一些難讀長句的停頓,再讓他們自己揣摩讀,再展示讀,加強訓練,效果不錯。
二、激情參與,全面提高
多形式朗讀的挑戰(zhàn)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想讀、樂讀,還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采用以挑戰(zhàn)的朗讀方式鼓勵全班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朗讀讓學生懂得文中人物的心情、想法,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更有興趣朗讀,這樣的訓練獲得良好效果。
1、生生比賽。 眾所周知,人都有一種強烈的自我展現(xiàn)和被別人欣賞的心理,學生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讀相同一段課文,在課堂上舉行朗讀比賽,或是小組間比,或是個人之間較量,或男女生之間比,然后彼此之間指出對方的優(yōu)點與不足,讀得好的就獎勵五角星,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心理,又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同學長處。這一舉措,我?guī)缀趺空n皆用,用必切實,貫穿始終。落實以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
2、師生比賽。學生聽說和老師比賽,往往很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常采用和學生比賽的方法。當有一定難度的朗讀內(nèi)容,我就要與學生比,讓他們從老師的朗讀中受到啟發(fā)。比如課文《月亮的心愿》中,珍珍說的話和她媽媽說的話,我估計學生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先讓學生讀,然后我讀。讀完后,我問學生:“老師和你們誰讀得好,好在哪里?”學生聽了后,毫不猶豫地說:“老師讀得好?!边@時,我接著問:“那你們該怎么讀了呢?”這樣,學生通過對比,就能悟出這篇文章的朗讀要點。
3、游戲式的朗讀。學生聽說做游戲,一下就激情高漲,朗讀積極性也高了許多,當然游戲有很多種,要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而定哪種更適合。有的課文適合用接讀即開火車讀,可以生與生之間,師與生之間,這種適合分小節(jié)的詩歌或有多次重復開頭段落的課文;有的適合分角色朗讀,如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較多,故事情節(jié)較強,學生不易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點或心理活動的就適合用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有的適合帶表演性的朗讀,如課文趣味性較強,語言又好理解的,一般適合童話故事。在游戲的選擇時,若文中有較難讀、難體會的老師可以參與進去。比如,在朗讀《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時,為了讓孩子體會“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敝械摹巴低档馗焙汀靶▲喿语w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敝械摹帮w快地游”,老師先和一個學生表演“偷偷地跟”,我演小公雞時故意大模大樣地跟,讓孩子們判斷我表演得對不對,他們都說我表演得不對時,再讓學生上臺表演。孩子們把“偷偷地跟”和“飛快地游”演得惟妙惟肖。再讓他們讀課文時就能讀得非常好了。
4、情境激讀。音樂能使人在濃郁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領(lǐng)悟。針對小學語文不同類型的課文,我有時選擇與課文內(nèi)容的感情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伴讀,使學生的情感引起強烈的共鳴,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表揚----激勵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十分重要。當學生讀完后,我常常及時表揚,激勵他們進步。小學生最愛戴高帽子,一句表揚的話能讓他們樂上半天,興致勃勃。所以,我十分講究技巧,讀得好就說“棒極了!”“讀得真好?!薄澳阏嫘?!”“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讀得不錯,真像文中的某某某!”“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有時給他豎一個大指拇或掌聲等,使學生從老師的表揚、激勵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由此樂于朗讀,積極參與。
朗讀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這僅談?wù)剛€人的見解。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就一定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既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同時既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在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了、體會了,又體現(xiàn)出了課改教學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