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相對于黨員數量多的綜合性大機關而言,小機關開展黨建工作的困難較多,黨員人數少,不好組織活動,很難造成聲勢,不容易抓出特色。以作者所任職的懷柔區(qū)紅十字會機關為例,現有干部職工共11人,設1個機關黨支部,黨員總人數只有8名。如何突破單位小、人員少、力量弱的局限,著眼小機關的特點和優(yōu)勢,探求黨建工作的新作為,是當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總要求,不斷強化機關黨的建設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機關黨建工作的主要特點
(一)黨建領導責任高度集中。小機關的領導干部配得少,權力相對集中,落實領導干部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尤為重要。一般小機關不設專職副書記,單位主要領導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機關黨建工作的落實情況。
(二)黨員總數小、比例高。小機關的工作人員一般在50人以下,有的編制甚至不足10人,通常情況下黨員占總人數的比例較高。以懷柔區(qū)紅十字會為例:機關在崗的干部職工共11人,其中黨員8人,占比73%;在編在職人員7人,其中黨員6人,占比高達86%。
(三)沒有專職黨務干部。小機關普遍沒有專門黨務工作部門和專職黨務工作者,黨務干部多是身兼數職,本身承擔著較多的行政工作。以懷柔區(qū)紅十字會機關為例,機關黨支部書記為唯一的副職領導干部,本身承擔業(yè)務工作量很大。黨務工作人員由辦公室人員兼任,能夠具體從事黨務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很有限。
二、制約小機關黨建工作開展的瓶頸和問題
(一)抓黨建重視程度不夠。對黨建工作,存在口頭上說重要,實際工作中少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對于小機關而言,更加看重核心業(yè)務,認為這是硬指標,而黨建工作務虛內容多,不容易抓出成效。小機關黨建工作甚至存在做表面文章、消極應付現象。
(二)黨建工作方式簡單陳舊。對黨建工作滿足于完成規(guī)定任務,主動作為少。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就黨建抓黨建,探索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之間如何做到融合互動、雙向互贏的方法和招數還不多,造成小機關黨建工作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不強。
(三)黨建引領發(fā)揮作用不突出。黨建活動難組織、聲勢弱,未能充分發(fā)揮黨建工作應有的作用。有的沒有充分利用機關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的特點,有的放矢抓好黨建工作,黨建工作的目的性和對象性還不夠強;有的在研究小機關黨建工作的具體規(guī)律方面花的力氣少,黨建工作開展還不能做到精準發(fā)力。黨支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虛化弱化問題。
(四)黨員主體作用表現不明顯。小機關黨員總數少,黨員占比高,因此“黨員身份”與“行政身份”交叉作用明顯,很多黨員和干部在工作中往往顧此失彼,尤其是在黨員領導干部身上,甚至存在過于強調“行政身份”而忽視“黨員身份”導致將黨建工作邊緣化的現象。黨員的主體意識還不夠強,對自身主體作用和黨內民主理論的認識還不夠。
三、小機關做好黨建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深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構造黨建大格局。小機關主要領導應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履職、不抓黨建是失職”的責任意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堅持把機關黨建工作作為本單位總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統(tǒng)一籌劃、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落實、統(tǒng)一檢查。要認真落實上級黨(工)委年度黨建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做好“規(guī)定動作”。實行黨員領導干部既抓黨建、又抓業(yè)務工作的“一崗雙責”制度,使抓黨建成為自覺行動。
(二)逐步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換發(fā)黨建工作生命力。要做好小機關的黨建工作,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借助新媒體和手段,增強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讓廣大黨員參與黨建活動從“要我參加”變成“我要參加”。比如,在活動方式上,既要堅持傳統(tǒng)的“三會一課”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等,同時也要切實抓住當前融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利用微信、微博、微視頻等陣地,營造吸引人眼球的黨建活動氛圍;在活動安排上,可以根據本部門本單位實際和黨員群眾的興趣特點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在教育培訓方面,既要學黨的知識,也要開展崗位練兵,豐富開展創(chuàng)建活動的形式。要充分利用好北京干教網、長城網、學習強國APP這些優(yōu)質的學習平臺。
(三)拓寬思路,統(tǒng)籌推進機關黨建與業(yè)務融合。一是牢固樹立“服務中心”的發(fā)展意識,自覺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統(tǒng)籌,確保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目標同向、推進同步。二是找準黨建與業(yè)務工作的結合點。要把業(yè)務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機關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來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業(yè)務工作。三要履行好監(jiān)督職責,找準監(jiān)督點。要做“靶向治療”,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教育黨員干部嚴于律己、防微杜漸,監(jiān)督干部依法行政、依規(guī)履職。
(四)注重發(fā)揮黨員示范主體作用,服務工作大局。堅持發(fā)展黨員組織程序、嚴把黨員質量關;嚴格黨員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三會一課”、雙重組織生活會等各項制度,強化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穩(wěn)妥有序處置不合格黨員,疏通黨員出口。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fā)揮黨員主體作用,把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黨務公開,提高黨員對黨建工作的知曉率,激發(fā)黨員參與黨建的熱情。
(五)著力培養(yǎng)兼職黨務干部,匯集黨建能量。要嚴把政治素質關。把具有一定政治素質和黨務知識,工作責任心強的同志選入機關黨支部,并由政治理論水平較高,黨性較強,精通黨建業(yè)務,群眾基礎好的黨員領導干部擔任黨支部書記。要嚴把培養(yǎng)教育關。努力提高機關兼職黨務干部素質,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yǎng),提升工作能力,贏得黨員干部群眾的信賴、擁護和支持。要嚴把實踐鍛煉關。要給兼職黨務干部交任務、壓擔子。培養(yǎng)他們會做思想政治工作、會組織開展黨建活動、會撰寫黨務公文等。
(六)力行探索聯建制度,搭建黨建大平臺。探索推進黨建聯建,建立完善資源整合型黨建模式。懷柔區(qū)直機關工委推行的黨建片區(qū)管理制度就是非常有益的嘗試。小機關要走出去,找到自己的黨建“合伙人”,實現互通有無、優(yōu)勢互補,又能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模式,讓廣大黨員參與黨建活動有新鮮感。通過黨建聯建,密切小機關支部之間的交流合作,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經常溝通情況、交流信息,協調行動,從而壯大小機關開展黨建工作的力量和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