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瓊,趙貴倩
【摘要】平面圖形辨認能力是幼兒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本研究測查了54名大、中、小班幼兒幾何圖形認知能力,結(jié)果顯示:農(nóng)村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隨年齡增長而提高,中班是幼兒認識圖形的重要階段,圖形特征是幼兒認知圖形的重要干擾因素,男女生認知圖形不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平面圖形;配對;指認;命名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9)03-0032-05
【作者簡介】王廷瓊(1978-),女,四川瀘州人,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講師,碩士;趙貴倩(1994-),女,蘭州人,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
一、問題的提出
數(shù)與形是學前兒童數(shù)學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現(xiàn)實世界的數(shù)學存在方式。對幼兒來說,形體比數(shù)更直觀,能為幼兒提供連接數(shù)學與真實世界的最佳機會,發(fā)展幼兒空間知覺、想象、表征等能力。認識幾何形體是幼兒認識周圍環(huán)境物體的基礎?!?-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能感知和發(fā)現(xiàn)常見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進行分類。”“感知和發(fā)現(xiàn)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對不同的形狀感興趣”。幼兒學習幾何形體是從識別幾何圖形、掌握幾何概念開始的。處于農(nóng)村語境下的3~6歲幼兒能否對不同圖形進行正確的配對、指認、命名,能否排除顏色、空間方位、圖形特征等干擾因素,正確地辨認各種圖形,形成抽象的幾何圖形概念。
關于兒童平面圖形認知能力的研究,由來已久。從我國相關研究來看,時間主要分布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大多數(shù)研究都運用實驗法(測查法),圍繞命名、分類、拼搭等圖形認知方式,探究不同年齡幼兒平面圖形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受干擾因素等。研究認為3~6歲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有一定的順序,顏色、大小、空間位置等圖形外部特征會影響幼兒對圖形的正確認知。從國外相關研究來看,Clements等人認為3~6歲幼兒形狀辨認順序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1],圖形的傾斜度、高寬比、空間方位會影響幼兒圖形分類能力[2]。但這些研究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而導致研究結(jié)論不一致,如3~6歲兒童圖形認知順序呈現(xiàn)出不一致、研究所用圖形材料有差異,較少關注不同性別幼兒圖形認知差異等。
基于以上考量,本研究測查了農(nóng)村幼兒平面圖形配對、指認、命名能力,探討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的性別、年齡差異,以及顏色、空間位置、圖形特征等是否會影響圖形認知成績。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zhèn)幼兒園54名幼兒為研究對象,其中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各18名,男女生各27名,平均年齡在3.5~6.5歲之間。
(二)實驗材料
實驗測試題共27道。測試的平面幾何圖形包括9種,分別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菱形、六邊形、橢圓形。實驗由三個分實驗構(gòu)成,材料分別為:印有彩色的9種平面圖形卡片一張(顏色分別為橘色、淺藍色、綠色、深藍色、黑色、黃色、紅色、紫色、粉色),一套白色平面圖形(獨立剪開的);一套打印在A4紙上的9種白色平面圖形(正面與傾斜60°擺放);9套不同變量干擾的圖形(圖形閉合、圖形位置、圖形邊的數(shù)量、圖形相似性度、圖形角),每套有5個圖形。
(三)實驗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
根據(jù)平面圖形認知的難易程度,設計了配對、指認、命名三個實驗任務。實驗順序依次為:配對、命名、指認。圖形配對要求幼兒能將白色平面圖形與彩色平面圖形進行一一匹配,匹配正確給1分,錯誤為0分,全部正確總分為9分;圖形命名要求幼兒能依次說出9種平面圖形的名稱,命名正確給1分,錯誤為0分,全部正確總分為9分;圖形指認要求幼兒能從9套圖形中指認出相應的圖形,指認正確給1分,錯誤為0分,全部正確總分為9分。幼兒完成三個實驗全部正確總分為27分。實驗以個別施測的方式在一個單獨的房間里進行。按照配對、命名、指認順序一一完成施測,每位幼兒施測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nèi)。測試結(jié)果采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
(四)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
用SPSS16.0測得27道題的克隆巴赫a系數(shù)(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22,配對、指認、命名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700,不同圖形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18。測試題具有較好的信度。
三、研究結(jié)果
(一)3~6歲兒童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趨勢
對54名幼兒平面圖形認知成績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成績集中在9~24分之間,其中20分的有7人,占總?cè)藬?shù)的13.2%,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別有1人、2人。對大、中、小班配對、指認、命名三項實驗成績進行分析比較(見表1),結(jié)果顯示:從三項實驗總分的均值差異來看,配對成績高于指認、命名成績,命名成績高于指認成績;從三項實驗的年齡差異來看,小班均值低于中班均值,中班均值低于大班均值。但從各項實驗任務的年齡班比較來看(見圖1),小班配對成績高于指認和命名成績,指認成績高于命名成績;中班配對成績高于指認和命名成績,但命名成績高于指認成績;大班三項任務的差異則與小班類似。
(二)3~6歲兒童認知平面圖形認知順序
54名幼兒圖形認知任務頻次為1458人次,其中正確957人次,錯誤501人次,錯誤率為34.36%。對9種圖形進行錯誤頻次的(見表2)比較分析,結(jié)果表明:從圖形認知錯誤的年齡差異來看,錯誤頻次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為小班、中班、大班;從三項實驗任務的錯誤頻次來看,從低到高大致為配對、指認、命名(除中班外);從9種圖形認知的錯誤頻次來看,平行四邊形(121次)、六邊形(85次)、菱形(85次)錯誤頻次較高,圓形(10次)錯誤頻次最低;從不同年齡班幼兒認知平面圖形的錯誤頻次來看,小班、中班和大班認識平面圖形從易到難的順序分別為,小班為“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菱形—梯形(六邊形)—平行四邊形”,中班為“圓形—長方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六邊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大班“圓形—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六邊形—菱形—平行四邊形”。
為了考察性別在本實驗中的差異,研究對不同性別幼兒各項實驗成績得分、不同圖形認知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t檢驗結(jié)果顯示:配對t=-1.384(p=0.172),指認t=0.064(p=0.950),命名t=0.530(p=0.598),p值均大于0.05,表明3~6歲幼兒配對、指認、命名三項任務沒有顯著性別差異;進一步對男女幼兒不同平面圖形認知進行t檢驗(圓形t=-1.14,p=0.259;三角形t=0.408,p=0.685;正方形t=0.326,p=0.746;長方形t=-0.407,p=0.686;菱形t=-0.196,p=0.846;平行四邊形t=-1.014,p=0.315;橢圓形t=-0.319,p=0.751;梯形t=0.000,p=1.000;六邊形t=1.896,p=0.064),得到了同樣的結(jié)果,不同平面圖形認知性別差異也不顯著。
(四)3~6歲兒童平面圖形認知的年齡差異
本研究采用單因子多變量方差分析,考察了年齡對三項任務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不同年齡幼兒在配對、指認、命名三個變量差異檢驗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F(xiàn)值分別為4.799(p=0.012,p=0.05)、35.729(p=0.000,p=0.001)、101.194(p=0.000,p=0.001)。經(jīng)事后多重比較(見表3),表明配對得分大班和小班有顯著的差異,中班和小班、中班和大班差異不顯著;命名得分中班和小班、大班和小班差異極其顯著,中班和大班差異顯著;指認得分大班與中班,大班與小班,中班與小班差異都極其顯著。從表1所示數(shù)據(jù)以及三項認知任務與幼兒年齡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來看,3~6歲兒童平面圖形認知存在著年齡差異。
不同年齡9種平面圖形的方差分析以及表2的數(shù)據(jù)顯示,圓形(F=7.300,p=0.002,p<0.01)、三角形(F=6.464,p=0.003,p<0.01)、正方形(F=11.598,p=0.000,p<0.001)、長方形(F=10.440,p=0.000,p<0.001)、菱形(F=14.529,p=0.000,p<0.001)、平行四邊形(F=6.258,p=0.004,p<0.01)、橢圓形(F=47.786,p=0.000,p<0.001)、梯形(F=28.203,p=0.000,p<0.001)和六邊形(F=25.952,p=0.000,p<0.001)均有較明顯的年齡差異。經(jīng)事后多重比較分析(見表4),菱形、六邊形認知小班與大班、中班與大班有極其顯著差異,菱形認知小班與中班差異無顯著意義,六邊形認知小班與中班有顯著差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認知小班與大班有極其顯著差異,中班與小班、中班與大班差異無顯著意義;圓形、橢圓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認知小班與中班、小班與大班有極其顯著差異,中班與大班差異無顯著意義??偟姆治隹梢姡邪嗍怯變赫J知平面圖形的關鍵階段。
四、討論
(一)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有一定的順序
3~6歲幼兒平面圖形認知呈現(xiàn)出隨年齡增長不斷發(fā)展的趨勢,認知順序基本遵循了配對、指認、命名,這與丁祖蔭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三種認知任務在抽象程度方面有差異,配對更多用到感知,指認利用圖形的表象與知覺連接,命名則使用抽象的詞匯來指稱圖形,因此對3~6歲幼兒來說,配對更容易,指認次之,命名最難。
本研究還對3~6歲幼兒認識9種平面圖形的順序進行了探討。已有研究對此也提出了一些結(jié)論:如認為兒童是“在拓撲概念基礎上探索再認各種歐式圖形,從先區(qū)分曲線與直線圖形(如區(qū)分圓形和正方形),再在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中加以區(qū)分”[3],因此,平面圖形的認知順序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李文馥認為幼兒認識平面圖形從易到難的順序,大體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菱形、多邊形[4];天津幼師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對各種圖形正確認識的百分數(shù)以圓形最高,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半圓形、長方形次之,梯形、菱形最差”[5];“心理研究所發(fā)現(xiàn)的難易順序是圓形、正方形、半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八邊形、五邊形、梯形和菱形”[6]。從這些研究來看,圓形、方形、三角形、橢圓形是3~6歲兒童最容易認識的圖形,梯形、菱形、多邊形可能是幼兒最難認識的圖形,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見表2)基本一致。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幼兒認識方形、平行四邊形、六邊形、菱形、梯形等圖形的錯誤頻次較高,橢圓形錯誤頻次高于圓形,這反映了幼兒在區(qū)分相似圖形方面存在困難,也印證了已有研究結(jié)論“4歲以后兒童雖然能夠區(qū)分開放圖形或封閉圖形,但還不能區(qū)分同是兩個開放的或封閉的圖形,如不能將長方形從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中區(qū)分出來,只有到兒童開始掌握運算(6、7歲)后,才能從本質(zhì)上區(qū)分幾何圖形[7]”。根據(jù)表2所示數(shù)據(jù)分析,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3~6歲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順序為:圓形、長方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六邊形、菱形、平行四邊形。研究結(jié)果可能受到實測樣本數(shù)量、實驗設計、圖形特征等的影響,造成長方形與橢圓形的辨認順序在前,正方形、三角形的辨認順序在后,這與已有的研究有差異。
(二)中班是幼兒認知平面圖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已有研究認為,中班(4~5歲)可能是幼兒辨識形狀的重要時期[8]。中班幼兒由于記憶能力與表征能力的逐步發(fā)展,對圖形的認知已從籠統(tǒng)感知發(fā)展到對邊、角等基本特征的關注,因此,相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中班幼兒已能正確匹配、命名一些基本圖形,如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和梯形,也能不受圖形大小、擺放位置、類型等影響,正確辨認、命名、比較相似的平面圖形。因此,中班是幼兒圖形概念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圖形辨認、命名也就成了中班幼兒認知平面圖形的一個重要任務。本研究實測結(jié)果也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中班年齡組幼兒在配對、指認、命名9種平面圖形的任務中,圓形、橢圓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認知與小班年齡組差異極其顯著,菱形、六邊形認知小班與大班、中班與大班有極其顯著差異。
(三)幼兒平面圖形認知易受圖形特征干擾
幼兒掌握幾何圖形概念會受到一些干擾因素的影響,如圖形的非本質(zhì)特征(顏色、大小、空間位置)、圖形變式(角、開合變化)和不同種類的相似圖形等。有研究認為圖形的傾斜度(或非對稱性)對3~6歲幼兒圖形分類影響最大,空間方位影響最小[9]。本研究探討了圖形的顏色、空間位置、圖形變式和不同種類相似圖形對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的影響,分別設計了(配對)顏色、(命名)空間位置、(指認)圖形封閉與開合、圖形角的變化、圖形相似度等干擾變量。研究結(jié)果顯示,顏色、空間位置(圖形非本質(zhì)特征)對幼兒配對與命名的成績影響不大(配對成績明顯優(yōu)于指認和命名成績),但圖形各種變式和相似圖形對幼兒正確指認圖形有較大的影響(中班幼兒表現(xiàn)尤為突出)。因此,當幼兒能排除一些干擾因素,并正確區(qū)分平面圖形的本質(zhì)特征與非本質(zhì)特征時,才能真正完成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四)平面圖形認知性別差異不明顯
Gila Hanna在其著作《女孩和男孩是否應該接受不同的教育?》中闡明“沒有明顯的證據(jù)可說明男性在數(shù)學上的成就占有普遍優(yōu)勢”[10]。學前兒童的空間能力性別差異總體表現(xiàn)不明顯,已有研究認為“男孩和女孩在幾何圖形認知發(fā)展上能力相當、沒有差別”[11],“大班幼兒認識圖形的數(shù)學能力不存在性別差異”[12]。本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男女幼兒在完成9種平面圖形配對、指認、命名任務中,性別差異不顯著。由研究可知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更可能受年齡因素的影響,而不是性別。
五、結(jié)論
1. 農(nóng)村3~6歲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從易到難的順序為圓形、長方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六邊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幼兒認識平面圖形最初是從身邊的具體物開始的,因此,農(nóng)村幼兒園應按照幼兒圖形認知發(fā)展的順序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
2. 中班是兒童認識圖形的重要時期,幼兒平面圖形認知會受到顏色、空間位置、圖形內(nèi)部特征和相似圖形等因素的影響。中班幼兒開始完整地、細致地辨認圖形,因此,農(nóng)村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各種感官感知不同圖形的機會,并提供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等各種平面圖形的變式,使得幼兒在中班時就能基本完成不同幾何圖形概念的抽象。
3. 農(nóng)村3~6歲幼兒平面圖形認知發(fā)展性別差異不顯著。為此,農(nóng)村幼兒園教師在圖形教學中,既要重視男生空間能力的發(fā)展,也不能忽視對女生空間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黃瑾,田芳.學前兒童數(shù)學學習與發(fā)展核心經(jīng)驗[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88.
[2][9] 張俊.幼兒園數(shù)學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jīng)驗與活動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89.
[3] 黃瑾.學前兒童數(shù)學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81.
[4] 徐玉珍,于麗平,李文馥.對幼兒園中班兒童進行多種幾何形、體教學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8(04):54.
[5][6] 丁祖蔭,哈詠梅.幼兒形狀辨認能力的發(fā)展——幼兒心理發(fā)展系列研究之三[J].南京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5(03):20.
[7] 林泳海.學前兒童對歐式幾何圖形的認知特點及教育含義[J].山東教育,2001(Z6):14.
[8]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3.
[10] 周珍,連四清,周春荔.中學生空間圖形認知能力發(fā)展的性別差異研究[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1(04):94.
[11] 李文馥,王貞琳,梁萍.兒童認知幾何圖形干擾因素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7(04):377.
[12] 劉佳杰、史明潔.幼兒數(shù)學能力性別差異的調(diào)查研究——以北京市延慶區(qū)某幼兒園大班為例[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6(04):100.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農(nóng)村兒童數(shù)學入學準備困境及補償機制研究”(項目編號:GS[2015] GHB0196)、河西學院教學方法改革課題“多元表征在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XXYJY-2015-04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通訊作者:王廷瓊,wangtq32131011@sohu.com
(責任編輯 張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