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6月底,上級的一紙通報下來,英國為了顯示其軍事存在,準備在香港回歸的前夕,派遣一支由多艘護衛(wèi)艦、綜合補給船組成的特混編隊,對亞洲一些國家進行友好訪問。
其實,進行友好訪問是假,顯示其軍事實力才是真。6月25日晚上8時,大隊的廣播響了起來:“緊急備戰(zhàn)備航,緊急備戰(zhàn)備航?!?0分鐘后,伴隨著汽笛聲,一艘友艦離開了碼頭向港外駛?cè)ァT瓉?,英國的一艘“大刀級”護衛(wèi)艦和一艘綜合補給船正在離我軍港30多海里的海面上游弋。上級命令我們大隊一艘護衛(wèi)艦立即出航,對英艦實施跟蹤和監(jiān)視。
第二天上午,我艦離開碼頭,到預(yù)定海域配合潛艇,訓練了水下魚雷攻擊、規(guī)避潛艇、對潛攻擊等課目,上午11時左右,報務(wù)兵到艦上指揮所報告:基地有報,命我艦直插東經(jīng)××,北緯××。我艦像脫弦的利箭,取捷徑穿過潛艇訓練區(qū)直撲指定點。
緊緊咬住英艦
第二天的中午,我們靠近指定海域,發(fā)現(xiàn)有兩艘大型的艦只。片刻后,我艦進入一級戰(zhàn)斗部署,艦長一聲令下,短促的警報聲響起,艦員們按照部署就位,向目標直插而去。忽然,我們的頭頂傳來一陣轟鳴聲,艦員們抬頭望去,原來是一艘英國“山貓”直升機在我們上空盤旋。
離目標越來越近,印在艦上的弦號都已看清楚了,是英國的“大刀級”護衛(wèi)艦和一艘綜合補給船。我艦信號兵按指示打開國際頻道:“這里是中國的經(jīng)濟專屬區(qū),請你們離開。”
一會兒,英艦回答:“我們正在公海上航行?!比缓竺黠@地加快了航速。我艦最高速度可達25節(jié),英護衛(wèi)艦最高航速是28節(jié),但補給船的速度就沒有我們快了,所以英艦編隊怎么也拉不開與我們的距離。
這時,艦長請示:“首長,我們要不要再近點?”首長答復(fù):“好,艦長你看著辦。”于是,我們抵達了離英艦2鏈的位置(約360米)。英艦編隊不斷地變換著隊形,一會兒護衛(wèi)艦在前,一會兒補給船在前,而我們就是緊緊地跟著補給船,并將它們向南壓。
英艦沒沉住氣
夜幕降臨。沒有月色,上級指示我們不要跟得太近,于是與英艦拉開有近20海里的距離。我們只能靠著雷達不斷地判斷著目標的方位、距離和航速。
天漸漸地亮了起來。雷達兵報告“英艦編隊解散,正朝相反的方向各自離開”。我艦上的副參謀長說:“我看英國人是想調(diào)虎離山,我們就跟補給船。”果然,英國的護衛(wèi)艦駛了一大圈,兩個小時后又回來了。
我們就這樣緊跟著。到了第四天早上8時,英護衛(wèi)艦忽然掉頭直向我們高速駛來。艦長下達了減速口令,距離越來越近,操舵手緊張地喊:“艦長,要不要規(guī)避?”艦長大吼:“規(guī)什么規(guī),按原定航向航行!”
然而,兩艦并沒有相撞。在最后關(guān)頭,英護衛(wèi)艦還是沒有沉住氣,打了一個大方向的舵角,從我們右舷十幾米的地方劃過。
對峙4天后,事態(tài)復(fù)歸平靜。我們也接到了返航的命令?;氐交?,我們宜賓艦受到了基地的通報表彰。
(摘自《北京紀事》 馬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