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墨
今天我要觀察的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東西——青苔。之所以會觀察它是因為很多人都說苔的生命力很強,風吹雨打都不怕,我倒要看看苔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強。
青苔,一種呈墨綠色的植物,摸上去很粗糙,凹凸不平,聞上去沒啥味道。在我們學校里的一棵大榕樹上長滿了青苔,那里常常潮濕陰暗,所以那兒的青苔不僅多、密,還很厚。像我這樣頭腦靈活、四肢健全的人,原本五分鐘就能爬上那棵榕樹,但是那里的青苔,像一根粗大的繩子,拉著我的腿,讓我怎么也上不去,反而還摔了個嘴啃泥。我想:“哼,你這個該死的臭青苔,當我是傻子嗎?本小姐也讓你吃吃苦頭!”說著我擼起袖子,惡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一樹的青苔,并秀出我的“魔爪”瘋狂地想把上面的青苔一股腦地全摳下來。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不管我怎樣用力地摳,那些青苔就像個頑皮的小孩,不肯下來。我被震驚了,卑微、弱小的青苔,竟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我不甘心,繼續(xù)折磨這些“小生命”。我拿刻刀來刻,可青苔像個不想寫作業(yè)的小學生,很不情愿地只被我刻下來一小片,這使我想到了一些人,他們因為摔了跤而哭,因為受了點小傷而哭,因為考試成績差而哭……我們和青苔比起來真是相差甚遠。清代詩人袁枚曾寫過一首詩叫《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碧Γm然不及牡丹美麗,玫瑰高貴,百合芳香,但那又怎樣,它即使卑微、弱小,也有像牡丹那樣欣然開放的權利。
從這次觀察中,我領悟到了:青苔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huán)境惡劣而喪失生發(fā)的勇氣,而是憑著自身堅強的活力,突破環(huán)境的重重窒礙,煥發(fā)青春的光彩。
名師點評
小作者在文章開頭通過巧妙的語言自然地引出觀察之物,并點出自己觀察的目的,從而為下文對青苔細致的描寫作了很好的鋪墊。正文部分,通過形象的描寫和生動的敘述,及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將觀察青苔的過程自然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很棒!特別是文中的這一處:“說著我擼起袖子,……竟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展現(xiàn)出看似弱小的青苔,實則力量很強大,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