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丹妮
看著發(fā)小一個個都嫁人了,聽著長輩苦口婆心的勸導,本來不著急的我終于說服自己,加入到了相親大軍。
由于父親是一名警察,從小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立志一定要跟父親一樣當一名人民警察。但同時我也深深記得,從小到大,父親從沒有參加過一次我的家長會,沒有一次接送過我上下學。而我的媽媽,則是一手操持家中大小事,驚喜浪漫從未享受過。我的記憶中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畫面極少。我自問沒有母親那般強大的內心,所以即便如今不得已走上相親之路,卻仍秉持一條原則,那就是:不和警察談戀愛。
這天,我剛參加完局里組織的為期兩天的實戰(zhàn)訓練活動,還沒來得及回家休整,就接到了舅媽的電話,竟是要我馬上赴一個相親之約。我隨即簡單梳洗了一番,趕到了見面地點,在又累又渴又餓的情況下完成了約會。時間不長,只有三十分鐘,過程與我預料中的平淡無異,但尚算和諧。誰知當天晚上舅媽打電話來說:“妮妮,你這小姑娘怎么這么不懂事呢,跟男生第一次見面,也不知道打扮一下。人家說你邋里邋遢像個男孩子一樣,一點都不淑女?!?/p>
掛了電話以后,我氣憤地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對著一旁的父母抱怨起來:“我還沒嫌棄他又黑又瘦呢!哼,說我像男孩子一樣,那是他不懂得欣賞我們女警的英氣好嗎?”同為警察的父親對此表示贊同,母親卻仍是搖頭嘆氣:“你們就鬧吧,24了,什么時候才能長點心?。 薄皩Π?,媽媽,我才24呀,不要這么急把我嫁出去嘛?!?/p>
撒嬌歸撒嬌,可相親之路還是要繼續(xù)。沒過幾天,二姨請我去她家做客,說是在國外念書的弟弟難得放假回來,大家聚聚。在母親多次明示暗示之下,“木訥”的我終于開了竅,當天罕見地穿上了一條牛仔裙。在長輩們滿意的注視下,我和那個“意外”來訪、“順便”共進晚餐的男生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
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和那個男孩始終保持著聯(lián)系。在旁觀者看來,我們似乎進展得十分順利,時不時的電話問候,偶爾的趣事分享,可是也僅限于此,再難往前一步。也曾經嘗試著共同出游,時間、行程都已定下,卻因為我臨時接到所里的緊急加班通知而不得不取消。還有一次我們正手捧著爆米花坐在電影院里觀賞大片,正巧轄區(qū)突發(fā)重大事件我必須立刻回所處理,不得已將他一人留在影院。開始時他也曾表示能夠諒解,但久而久之,我們之間的交流漸漸從本就不多變成了少有,再變成極少,直到后來,默契地為對方“發(fā)了好人卡”。從此以后成了微信里一個沉默的好友。
雖然早已知道和警察戀愛需要包容的太多,我也自以為理智地規(guī)避了警嫂這個身份,卻忽略了警婿也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做,并能做好的。然而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yè),就必須背負起它的特殊性。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相信穿過重重迷霧,終會有個目光愿意長久停留。對未來我永遠心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