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建
摘要: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利好政策支持下,中國客車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客車線束作為整車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重要性與日俱增?;诖耍疚闹攸c介紹客車線束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規(guī)范,簡要探討了線束設計及安裝基本要求。
關鍵詞:客車線束;線束設計;線束安裝
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利好政策支持下,中國客車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蛙嚲€束作為整車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汽車電器的主體,重要性與日俱增?;诖耍疚膶蛙嚲€束的設計與安裝要求進行簡要的介紹。
客車線束設計要求
低壓線束設計時要考慮設計布局、走向的合理性、方便性、環(huán)境因素、固定可靠性、裝配可行性、維修方便性以及設計美觀等方面。應在設計初期在布置圖上進行校核,并在實車上進行試裝驗證及持續(xù)改進,方能使線束設計達到預定目標。
客車內(nèi)有不少無線電發(fā)射源,如直流電機的電刷、雨刮電機、音響主機、空調(diào)和各類開關繼電器等,都會形成對車內(nèi)其它用電設備的干擾。為了增強汽車電子裝置的抗干擾能力,除應設法減少車內(nèi)干擾源外,應采用抗干擾能力強的芯片,設置干擾抑制器并向所有模塊提供穩(wěn)壓電源,加強屏蔽等措施。在產(chǎn)品選用時也要注意其本身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抗電磁波干擾一般采用阻尼方式抗傳遞性干擾、采用屏蔽方式抗輻射性干擾。
客車線束溫度不僅受到氣溫的影響,還受到發(fā)動機和汽車行駛運行情況的影響,也與其安裝位置及狀態(tài)有關。使用環(huán)境溫度對線束性能有很大影響,過高的溫度會使線束壽命縮短早期老化、電氣線路短路。發(fā)動機艙和電渦流緩速器周邊為整車典型的高溫區(qū)域,設計時需考慮線束走向避開高溫區(qū)域并且線束要選用 125℃耐溫導線。
線束設計時應采用電線的導體電阻值、插接器接觸電阻值、端子與電線連接的接觸電阻值之和乘以流過的電流值,計算電壓降。通過選擇電線、插接器的規(guī)格,將電路調(diào)整到允許的電壓降之內(nèi)。插接器的接觸電壓降應符合 QC/T 418 的要求,端子與電線連接的電壓降應符合QC/T 29106 的要求。
為了防止因過電流、短路引起電線束及電氣設備燒損,還應選擇適當?shù)娜蹟嘟z作為電路和電氣設備的短路或過載保護之用。汽車用熔斷絲主要有管式、片式、平板式和金屬絲式四種型式。上述四種熔斷絲的周圍介質極限溫度、最大電壓降、連續(xù)承載性能、熔斷性能及電流周期耐久性等應符合 QC/T 420 的要求。
發(fā)動機 ECU、變速箱 ECU 等對整車性能及安全影響大且易受其他用電設備干擾的部件的搭鐵點一定要單設,廠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廠家要求方式搭鐵(如蓄電池負極搭鐵形式)。無線電系統(tǒng)為避免干擾,要單獨搭鐵。弱信號傳感器的搭鐵最好獨立,搭鐵點最好是在離傳感器較近的位置,以保證信號的真實傳遞。其他電器件可根據(jù)具體布置情況相互組合共用搭鐵點,原則是就近搭鐵,避免搭鐵線過長,造成不必要的電壓降。
電線束的顏色選擇要求:優(yōu)先選用單色,再選用雙色。線束的搭鐵線應用黑色電線,主電源線應用紅色,黑色電線不作其它用途。電線束中的同一分支線中一般不采用規(guī)格和顏色完全相同的電線,以防止電線束加工過程中造成混淆。
線束圖紙需注明以下技術要求:線束符合 QC/T 29106《汽車電線束技術條件》的要求,導線汽車專用導線,線束采用 PT 阻燃聚丙烯波紋管作護套。所有插接器順線看或端面看,各導線需套永久性線號或噴碼,線號和噴碼要求清晰可見便于識別。
線束安裝的基本要求
整車線束的布置在保證安全、牢固、美觀的基礎上,應考慮走線的合理性,方便維修人員維修。線束安裝應避開熱源、運動部件、油氣管路。線束安裝應用各種線卡、扎帶、護套等緊固件固定和保護,禁止在同一處用扎帶層層捆扎。線束緊固最大間隔300mm,線束主干線安裝不得低于底盤大梁的下平面。預留線束插件引出線不超過500mm。線束過線孔處,均要采用橡膠圈、鋼絲卡箍等保護措施。
所有外露于車體外的線束插接件均應采用防水插接件。同一對接插件由不同的供應商分別提供時,應保證對接的插件是同一生產(chǎn)廠家的對接型號。在制作過程中,每個車間在將車輛轉到下到工序前,均須做好對線束的保護工作,以避免損壞。在焊接作業(yè)時,必須將控制單元(如ECU、VCU等)的電腦板上的插線拔掉,以避免損壞電腦板。
底盤線束安裝原則要求
由于客車底盤設備較多,線束環(huán)境復雜,底盤線束安裝時需精益求精,底盤線束的安裝要求在滿足線束安裝基本要求情況下,另需符合以下要求。
底盤干線安裝應與油管和氣管分開安裝,正常情況下,底盤線束布置在底盤的左側,底盤左側過線束處應焊接布線的支架(如外徑為Φ8的鍍鋅管);在底盤上,當電路、油路、氣路在一起無法避開時,電路、氣路在上面、油路在下面,最小間隔不小于50mm。底盤線束干線不允許懸空,必須緊固于專用的支架上,固定的最大間隔300mm,當線束有大的分支點時,在分支點處必須加以固定。底盤線過駕駛區(qū)地板處,應用專用的橡膠圈,以保護線束,在總裝下線前,該過線孔應打密封膠,避免灰塵進入車廂內(nèi);底盤線束在穿過底盤上過線孔時,過線孔處必須安裝橡膠護套。
底盤線束布置時,必須避開金屬件棱角處,當有干涉時,必須在金屬棱角兩邊用金屬線卡固定;并對線束采取保護措施。底盤線束與發(fā)動機相連接的分支線,需將線束預留60mm~110mm的長度,防止由于發(fā)動機的振動,將線束拉斷。發(fā)動機倉內(nèi)線束布置,應盡量隱藏,避開熱源和運動部件,沿倉體布線應走直線(橫平豎直),發(fā)動機倉內(nèi)布線能隱藏的禁止外露。蓄電池、發(fā)電機搭鐵線接柱用專用的接線柱,防止直接搭鐵由于除漆不好,造成搭鐵不良。凡線束搭鐵位置,必須做除漆除銹處理。
結束語
客車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對線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客車線束設計與安裝都要嚴格符合國家法規(guī)要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斷的提高線束的質量,讓線束為中國的客車發(fā)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