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發(fā)明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問,蔡倫改進造紙術后,坊問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中國的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chuàng)造出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優(yōu)美文字和繪畫,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寓意吉祥的圖案。中國的風箏就是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tǒng)和民間習俗。因而為人們喜聞樂見。
中國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tǒng)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吉祥寓意: “龍鳳呈祥”“百蝶鬧春”等,表現(xiàn)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國風箏的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征及諧音等表現(xiàn)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托人們追求幸福、長壽、喜慶等愿望。它因物喻義,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中國風箏的吉祥圖案寓意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求福。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薄氨楦弧敝C音,人們把它作為象征“?!钡募閳D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風箏的翅膀和尾翼上畫有蝙蝠銜著銅錢的圖案,“蝙蝠”與“遍?!敝C音, “銅錢”的“錢”與“前”諧音,銅錢象征富貴,中間又有眼,整個風箏寓意“福在眼前”。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有:“喜慶有余”“平安如意”等。
長壽。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如在風箏上畫有郁郁青青的松柏,松柏萬古長青,象征長壽,風箏寓意“長命百歲”。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有: “祥云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征兆”,風箏中有“喜”或“囍”字風箏,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有: “喜上眉梢”“雙喜登眉”等。
吉祥。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以瑞禽仁獸及其他物象構成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有: “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
風箏不但有這么多美好的寓意,而且放風箏還能使人情緒開朗、 心境愉悅。因此,千百年來風箏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DIY風箏】
參謀君教大家制作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風箏,等到風和日麗的時候,就可以和家人朋友去郊外盡情享受美好的春天了。準備材料:
一張報紙;兩根細木棍,最好是輕巧結實的那種,一根50厘米左右,一根60厘米左右;剪刀、鉛筆、細繩、膠帶、尺子、裝飾用的緞帶、小手鋸。
步驟一:在細木棍的兩端各刻上一道細細的劃痕。
步驟二:在60厘米左右的長木棍頂部約15厘米處,用鉛筆做個記號,把另一根木棍與它垂直,用細線綁好。
步驟三:用膠帶把細線纏好的部分粘口
步驟四:把細線從木棍頂部的劃痕出小心繞過,風箏的輪廓就出現(xiàn)了。
步驟五:把報紙放在地板上,把木制的風箏骨架放上去,把報紙剪出和骨架一樣的形狀,但要多留出3厘米左右的空余。
步驟七:在風箏的頂部和尾部各穿一個小孔,頂部的可以穿進風箏線,尾部的可以用來拴住裝飾用的膠帶。為了讓風箏更結實,在頂部的三角區(qū)域,還可以再粘兩層膠帶。
步驟八:把裝飾用的緞帶拴在尾部,一個簡單的風箏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