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皓瑋
見到榮燦之前,我們猜想這個愛讀報紙的高中生、《文萃報》最年輕的原評報員也許會有些內斂少言,在永州見到她之后,“欸乃一聲山水綠”,這句柳宗元的詩句就從我腦海中跳出。一身薄荷綠色的連衣裙,飛揚的馬尾辮,一雙會笑的眼睛以及潔白的小虎牙,她渾身上下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叭龢悄沁吘褪俏覀兊氖瞻l(fā)室,我經常往那跑,去拿報紙、拿信,我喜歡寫信,喜歡紙質的感覺,總感覺交流起來和手機信息不一樣,信能永遠留在那,以后也可以拿出來看一看。”她指著不遠處一間辦公室向我們介紹。
榮燦是湖南省東安縣第一中學高三的一名學生,今年她參加了高考,發(fā)揮較平時有些失常,但還是上了一本線。填志愿的時候她和家里人產生了分歧,家人希望她填一個省內保底的一本院校,而她則堅持想去大城市看看,她想去上海,目前已被上海電機學院錄取?!拔抑安⒉皇且粋€很有主見的人,也不太愛看書,高一時看到有位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建議現(xiàn)在的青年人選擇一份報紙,精讀它,并堅持下去’,我覺得這個建議不錯,跑到報刊亭買了很多份報紙,最后選定了《文萃報》,堅持精讀它。”
回憶起與《文萃報》的結緣,榮燦坦言,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課外書,這時就需要一份集精粹于一體的讀物,《文萃報》可以說正好。
當她將這一習慣堅持下來后,學習與生活都發(fā)生了一些改變。她發(fā)現(xiàn)世界挺大的,不僅是課本中學到的那些,也開始渴望外面的世界,想了解和認識更多的人。發(fā)現(xiàn)好東西,自然不能一人獨享,她說:“我很喜歡把好東西‘安利’(推薦)給別人,所以《文萃報》也一定要分享給同學們,漸漸地大家也開始主動蹭起我的報紙,后來考時事政治和寫作,大家的成績普遍都有提高,這與長期讀《文萃報》有很大的關系,我也是超級有成就感?!?/p>
長時間地接觸后,榮燦成為了《文萃報》的忠實粉絲,更希望有一個平臺能表達出自己對這份報紙的看法,恰好這個時候,她在報紙上看到招募評報員的消息,她興奮極了,馬上與《文萃報》聯(lián)系,毛遂自薦。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文萃報》上,她反復盯著那一行行鉛字,確認是出于自己之手,確認那署名便是自己的姓名。那之后她開始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進入高三后學業(yè)繁忙,每天都泡在題海中,看報紙的時間少了,但她表示,雖暫時與《文萃報》“疏遠”了,那些好的影響一直都在,系統(tǒng)的學習習慣、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開闊的視野一直都陪伴著她,“我很喜歡一句話,用來形容我與《文萃報》之間的關系也恰如其分,‘月光不屬于任何人,但在那一刻它的確照亮過我’?!?/p>
采訪結束前,我們與榮燦一起去學校旁邊的報刊亭買《文萃報》,她說自己很喜歡紙質閱讀,當拿起手機閱讀時,也許會有人發(fā)來消息,打斷她的思路,沒法深度閱讀,而將手機調成靜音后,自己便可以沉浸在紙質閱讀的慢時光中,翻頁時手摸到的觸覺、淡淡的油墨香,都增添著生活的幸福感。
走到門面有些斑駁的報刊亭,付了錢,榮燦拿起一份《文萃報》笑著對我們說,你看,買下它,然后捧在手心,這份報紙就是屬于我的,這是網絡訊息無法給予的一種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