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茵
冰心說,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dāng)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題? 記
學(xué)完《報任安書》,我知道司馬遷遭受不人道的宮刑時,他可以選擇以死求清白,維護(hù)尊嚴(yán)。但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想到了父授遺命,“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他想到了自己“成一家之言”的理想。所以他懂得,人生可創(chuàng)造價值,人只要不死,腳下便有路。他有偉大的思想和滿腹的文才,只要奮斗,創(chuàng)造出非凡的人生價值,就可以反卑微為偉大,使生命重于泰山!
我時常想象當(dāng)時司馬遷給任安寫信之情形——深夜,司馬府中,從早上聽到任安獲重罪的時候,司馬遷的心里如一團(tuán)亂麻,他在門里來回走著,嘴也跟著蠕動。一會兒,他去書房,抽出竹簡,磨墨潤筆,用蘸滿墨水的筆書寫時,當(dāng)年剛做官時的懵懂,升官時的喜悅,被處刑的恥辱和被同僚的恥笑,和任安的幫助與需求……這一切切都融為一體,化作下筆的動力和靈感。他提筆疾書,寫著寫著,他又想起先人們懷郁結(jié)而創(chuàng)作出驚世之作,他停筆片刻又以更快的速度寫著。一夜深寂,一夜愁,在這夜里,下筆的沙沙聲,化作司馬遷的吶喊——“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是的,成功的路上無不浸透了淚水,灑滿了血雨,他深受宮刑,內(nèi)心煎熬著,但信念支撐著他。前人們身處逆境中的那一份豁達(dá)樂觀,堅強(qiáng)勇敢,不屈服,不言敗的精神如一盞盞明燈,照亮著他前行的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最終他選擇隱忍茍活,忍受著漫漫長夜的孤獨與痛苦,克服艱難險阻,登上了事業(yè)的頂峰,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小時候,母親在我耳畔,耐心教我讀的那句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刻涌入我的腦海,我想這些都是詮釋司馬遷志向的最為恰當(dāng)?shù)木渥印T谌松詈玫哪耆A被處以宮刑,他憤懣,不甘,最終因夢想、毅力統(tǒng)統(tǒng)歸于平靜,完美地完成了使命——《史記》,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史書。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幸生活在崛起的新中國,但新時代有新使命,我們?nèi)砸兴抉R遷掙扎著從泥沼中爬上來的堅毅,在逆境里的奮斗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
(指導(dǎo)教師? 羅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