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霞
摘要:我們閱讀、賞析、教學一首古詩時,不僅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同時還要理解古詩的結構和探索古詩的意境。
關鍵詞:賞析;了解;理解;探索
古詩是我華夏文學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語言凝煉、內(nèi)涵豐富,充分體現(xiàn)了祖國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無論從教材角度,還是從繼承與創(chuàng)新文學遺產(chǎn)的角度上,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下面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如何賞析古詩。
一、了解古詩作者的生平和社會背景。
詩言志,言的當然是詩人之志,詩人的政治態(tài)度、思想傾向,對客觀事物的感情。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有的強烈,有的平淡。如果我們就詩論詩,不聯(lián)系作者生平,有些詩就不能理解深透,甚至誤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詩,文字淺顯,通俗易懂,不少人覺得它是一副明朗歡快的春曉圖。那么作者抒什么情呢?為什么要寫風雨和落花呢?詩人喜歡風雨落花嗎?其實詩意并非那么簡單,不是春曉圖所能概括的。惜花,其實是惜自己,惜己之才不為他人所用??贾髡呱?,就豁然開朗。原來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與隱淪的苦悶之中,其窮困潦倒,終身白衣。《春曉》的立意就是他表現(xiàn)個人的失意與苦悶,這樣聯(lián)系作者生平,問題就非常清楚了。
二、理解古詩的結構。
賞析古詩,了解詩的結構,有助于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詩和散文一樣,要想找出它一成不變的結構是不可能的。一首詩不問長短,總有開頭,有承轉,有結尾的。不過,開頭(起)、承轉、結尾(合)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王維的《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帲Ю锬涸破?。這首詩的首聯(lián)點題:明點“獵”字,暗點“觀”字:交代將軍出獵的地點、氣氛。這是“起”。次聯(lián)仔細描繪打獵的場面,緊接首聯(lián)的內(nèi)容,這是“承”。三聯(lián)從打獵轉寫獵歸的路線,這是“轉”。尾聯(lián)寫將軍獵歸至營前的形象及襯托的景色,結束全詩,這是合。全詩四聯(lián),起、承、轉、合,結構完整,脈絡分明。
有的詩不一定是這樣的框架,不一定起、承、轉、合俱全。也不一定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轉,第四句是合。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這首詩的開頭兩句寫景,是樓上所見,直扣題面,是起。后兩句突然轉寫詩人寫詩所想,結束全詩,是轉又是合。
三、賞析古詩的意境。我們閱讀、賞析、教學一首古詩,最重要的是探索古詩的意境。其實,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統(tǒng)一就詩的意境。他們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有機的整體,是情與景和諧的統(tǒng)一。沒有思想感情,就沒有藝術。一樣的山水,一樣的自然景物,在不同詩人筆下,絕無雷同,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因而結構也不同?!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顯示了王之渙熱愛祖國山川的寬廣胸懷?!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杜甫的憂國憂民之心感人至深?!叭f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山河如此壯麗,氣魄何等宏大,可淪陷敵手,蒙受不幸,寄托了愛國詩人陸游的深沉憤慨??傊皇缀迷?,它的高深主題,是通過形象思維所創(chuàng)造的的藝術境界來體現(xiàn)的。
有些詩,我們很容易從字面上就分析出詩的意境。而有的詩則不容易看出來,它有深刻的寓意,有寄托,這就需要我們?nèi)ヌ骄?。有時,兩首詩描寫的是同一對象,但形象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同,這就需要我們比比意境高下。還有些詩,字面上純屬寫景,孤立起來分析,無法理解詩人的主意,只有聯(lián)系詩人其他的作品,互相參讀互相印證,我們才能發(fā)掘詩人的立意所在。
總之,欣賞、分析古詩,我們可以從主題、體裁、結構、語言、手法等多方面來著眼,一定要看出它的立意所在,不斷深挖教材,才能真正體會詩的意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