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隧勇
小學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較之以往教學改革的語文活動課和語文實踐活動更具綜合性、實踐性和自主性,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是以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教師們雖然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還是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選題,如何確定目標。
一、綜合性學習中要正確選擇主題
“正確選題”是綜合性學習成功的一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識能力,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從廣泛的生活空間從中選定綜合性學習的主題。
(1)以課文內(nèi)容為立足點挖掘綜合性學習主題。綜合性語文學習是對學生語文課堂的延續(xù),在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強的典范性。許多內(nèi)容還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和深刻的教育性。為語文綜合性學習選題提供了廣泛的豐富素材。
(2)(2)與學生興趣相結合。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積極開展研究,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學習了《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童話故事,可以讓學生練習排練課本劇;學習《撈鐵牛》一課后,組織學生討論,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設計撈鐵牛的方案等。
(3)以社會實踐為背景。社會生活廣闊天地,是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鮮活事實中有機進行綜合活動。如:節(jié)假日,學生可根據(jù)已有的旅游經(jīng)驗或從各種媒體所獲得的信息,開展以設計一份《最佳旅游路線》為主題的學習活動,為同學推薦名勝古跡,介紹當?shù)氐娘L俗民情、民間傳說,描繪旅游景點,特色飲食,新開發(fā)游覽項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
(4)從自然景象、社會生活中設計。讓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一年四季變化的腳步,以春天為例:讓學生聽聽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讀讀春的詩,畫畫春的景,寫寫春的兒歌、作文等等。
二、綜合性學習中要啟發(fā)誘導,激發(fā)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建議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如果學生對學習活動缺乏興趣,或者雖有興趣,卻不知道怎樣開展活動,那么“自主”和“積極參與”都無從談起,綜合性學習也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啟發(fā)誘導,激發(fā)學習興趣是開展好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條件,是教師應當優(yōu)先考慮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內(nèi)容進行啟發(fā)誘導,打動學生的心靈。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環(huán)境保護”綜合性學習導語:“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讀讀本組課文,感受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還可以收集有關世界各國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贝送?,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習目標設置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綜合性學習中要恰當安排,明確目標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一種標準化學習,它是一種比較充分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內(nèi)容,選擇學習伙伴,選擇學習方式等,但是,這并不等于放手讓學生全盤負責,學生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綜合性學習,從總體上說是強調(diào)自主和探究,但是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特別是三年級的學生,自己確定活動的主題,自己設計活動的形式和步驟,都可能存在一些困難,而且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過程和內(nèi)容要緊緊圍繞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展開,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四、綜合性學習中要共同合作,參與指導
綜合性學習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小集體取得的成果,而忽視了每個學生是否參與創(chuàng)造成果的過程。綜合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促進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作為教師,應該參與學生活動的全過程。在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指導方面,教師重在指導學生活動不偏離語文學習軌道,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重點從以下幾方面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①指導學生制訂活動計劃。②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調(diào)查方法,獲取有效信息,記下自己的感受。③指導學生確定學習成果的展示形式。通過指導,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篩選、整理信息、發(fā)展語言等方面的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中要關注過程,做好評價
課程標準中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這種探究,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它的教學效果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成果方面,更多體現(xiàn)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因此,對綜合性學習的評價不要只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應把評價貫穿于活動的過程中。評價的內(nèi)容也應該是多樣的,它包括學生參與活動的準備、組織、合作、展示、創(chuàng)新等。評價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評價的著眼點主要在:①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②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③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④能否根據(jù)占有的課內(nèi)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⑤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xiàn)。⑥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評價時要關注學生個體的起點基礎、學習條件、努力程度,要考慮學生的變化與進步,以鼓勵為出發(fā)點,以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
總之,語文的綜合性學習還是個新鮮的課程,關鍵在于我們要用一種學習的心態(tài)去對待它,鉆研它,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解讀它的真諦,真正地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等的提升而發(fā)揮它充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