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
【摘 ?要】樁基礎是針對建筑地基基礎進行處理時常用的主要結構。部分地區(qū)地質(zhì)結構相對來說情況較復雜,巖層結構強度、地貌特點等均存在不同特點,而在現(xiàn)在建筑結構的演變過程中對地基強度和整體承載性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需要及時使用樁基礎施工技術通過結合基礎樁的施工提高地基整體性能,以達到建筑工程質(zhì)量及使用標準,由此可見,在現(xiàn)代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技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進一步提升樁基礎技術在施工中的作用及價值,施工單位必須充分掌握該項技術的基本概念及施工要點,做到充分掌握樁基礎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效率。
【關鍵詞】高層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分析
引言
高層房屋建筑樁基礎的施工質(zhì)量關系著整個項目的質(zhì)量,因此要對樁基礎施工予以足夠的重視,對常見的問題在施工時就要予以合理的監(jiān)督和調(diào)整,避免事后解決,耽誤工期,浪費資源。在發(fā)生樁基礎施工問題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避免造成深層次的不良影響,及時進行調(diào)整完善,全面提升高層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質(zhì)量,使其能夠結構穩(wěn)定,使建筑施工安全可靠。
1樁基礎技術的基本概念
樁基礎施工項目是針對現(xiàn)代建筑進行施工時最重要的基礎工程之一,是針對地基進行改造及處理的基礎技術,是開展建筑項目最為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借助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整體提升建筑地基結構抗剪強度、承載力等,同時降低地上建筑對地基產(chǎn)生的壓力,提高建筑整體穩(wěn)定性,并為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中整體質(zhì)量奠定堅實基礎。現(xiàn)有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以先灌注樁和預制樁兩種基礎樁施工形式為主,開展先灌注樁基礎施工時需要通過鉆孔、灌注等方法使用水泥混凝土材料形成基礎樁,而使用預制樁施工技術也需要通過鉆孔、沉水、錘擊等方式將混凝土樁柱結構沉入地基中,使之作用充分發(fā)揮,進而完成地基樁基礎施工。
2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應用的特點
近些年的新聞報道中,建筑物傾斜、塌陷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為了避免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需要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科學的勘察,合理的應用樁基礎技術。樁基礎是由樁身和與之連接的承臺構成。樁基礎技術在施工的應用中主要有三方面特點:1)無論在任何地質(zhì)的施工環(huán)境中,都要有效保證樁基礎的承載能力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2)在保障每個單樁的豎向承載力的同時要確保其水平承載力在合理范圍內(nèi),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建筑物傾斜、下沉、塌陷等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建筑物具備一定的抗自然災害能力,例如地震、臺風等情況;3)為確保建筑物結構的整體穩(wěn)固性,在施工中,需將樁基礎需鑲嵌固定在堅硬度合格的持力層上。
3高層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3.1斷樁
高層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斷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質(zhì)結構情況所引起的,如果地質(zhì)結構較為復雜,在沉樁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施工方式不科學的情況,就容易導致斷樁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對地基結構造成影響,穩(wěn)定性不足,埋藏一定的安全隱患。
3.2位置偏位
高層房屋建筑中樁基礎施工是為工程建設打基礎,只有牢固、穩(wěn)定、合理的樁基礎才能夠保證地基質(zhì)量,從而保證房屋建筑的安全穩(wěn)定性。在樁基礎建設過程中,預制樁如果出現(xiàn)偷工減料等情況,會造成樁基礎質(zhì)量隱患。樁基礎在高層房屋建筑中能夠承受較大的重力和壓力,如果出現(xiàn)樁基礎位置偏移的情況,很容易造成工程項目的整體偏差,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后果,使安全事故發(fā)生概率變大。
4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措施分析
4.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樁基礎技術施工的首要步驟為準備必要的施工工具,包括沖擊鉆孔機、切割機、泥漿車、混凝土攪拌機等,另外還包括了輸送導管、水箱、以及水泵等輔助性用具。準備完畢后,需要將地上以及地下的雜物清理干凈,場地標高通常情況下與承梁的上皮標高一致,檢查樁位點情況,在通過核查后選擇樁基礎技術的施工方案、確定好施工順序以及施工路線圖。另外在正式施工開始前應當用材料進行工藝試樁,確保無意外情況。
4.2灌注樁施工技術
在施工項目中,灌注樁是一種簡單且比較常見的打樁類型。該技術不需要手動操作,主要通過機械方式進行。其施工過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精準找到打樁的位置,只有在完成基礎后,才能繼續(xù)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二步是鉆孔,清洗孔;第三步是填充孔。例如,有一個項目總面積為6018m2,相當于第二類建筑結構。該項目需要二級防火和七級抗震性能,建成后使用年限超過70年。該工程使用的樁基礎技術是機械樁載技術。該項目共有183根樁,直徑均為800mm。該項目中使用的材料是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30。在第一階段,即在地板鋪設階段尋找中心位置時,應放置在整個站的坐標中,用此方法定位,還必須在樁的周圍放一個用于保護的建筑樁。測量樁的位置需要很多次,誤差范圍不能超過5mm。使用樁位置在堆疊中間達到30cm,以顯示位置。在鋪設時消除孔是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一個必要的程序。為了保持孔清潔,要在最后一次鉆孔時沖洗約2~3次。為了保證工作的質(zhì)量,有關部門必須改進每個步驟的監(jiān)測過程,以符合每個階段的相應標準。
4.3安全保護措施的設立
施工中的安全工作是進行后續(xù)施工的前提條件。樁基礎技術施工需要根據(jù)開挖程度的不同設置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總體來看,常見的情況分為兩種。若開挖的過程深度較淺,與地面的落差不大,在客觀層面上明顯不具有發(fā)生坍塌的危險,應適當設置支護結構,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運用。若開挖的工程較深,與地面具有較大的高低差,則需要設置支護加固結構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其具體包括支護柱體的設置、錨桿、防滲帷幕等。做好安全保護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關乎工程的完成度,更關乎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施工方應當根據(jù)施工地區(qū)的實際土質(zhì)情況、工程的規(guī)模設置加裝安全保護結構,保證施工中各方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4.4靜力壓樁技術
靜力壓樁的原理是利用壓樁機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將預制樁壓入到土中。但是,雖然這種靜力壓樁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降低施工成本等多種優(yōu)勢,但是同時也存在一定劣勢。在壓入過程中,可能會使巖石受到的壓力增大,嚴重時引起地質(zhì)損傷。因此在施工中,必須保證壓入打樁過程的連續(xù)性,盡量減少造成地質(zhì)損傷的可能性。
4.5振動沉樁技術
振動沉樁技術同樣在提升工程質(zhì)量和降低工程成本消耗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是這種技術的原理跟靜壓沉樁不同,同時具有增強地基承載力和保證預制樁穩(wěn)定性的功能。這種技術是利用重力和振動器的作用,將預制樁打入到地下。這個過程中振動器不間斷的振動,會使巖石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進而造成巖石密度增加,承受力得到提升。因此這種技術較其他技術作用更突出,在增強地基載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預制樁提升建筑穩(wěn)定性。
結束語
近幾年城市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也帶動著城市建筑技術的創(chuàng)新。在房屋建筑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樁基礎技術隨著實踐的增多變得越來越成熟,已經(jīng)在高層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打樁措施,是建筑符合建設使用標準的前提條件之一。樁基礎技術之所以能夠在眾多技術中展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是因為其能夠鉆開堅硬的巖層,并且成本投入較低。因而保證相關技術人員掌握其中的核心技術要點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強.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7(31):15-16.
[2]張立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31):60.
[3]馮振啟.高層房屋建筑中樁基礎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3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