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華
摘 ?要: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和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其中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應重視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意識,增強學生對生活化寫作的感悟,從而為學生打開寫作的新思路。
關鍵詞:高中作文;生活化;對策
作文是學生通過文字語言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生活積累的體現(xiàn)。學生不僅在課堂中獲取相關的知識理論,還應當從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啟示或見解。高中老師需要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倡學生作文寫作生活化。本文將對生活化在高中作文中的體現(xiàn)以及實踐進行詳細的闡述和研究。
一、生活化思維在高中作文寫作的意義
(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是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框架進行寫作,這不利于學生自主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將生活化思維運用在寫作中,能夠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學生通過體驗生活,從實際生活入手,將感悟的人和事用文字表達出來,情感融入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促使學生熱愛寫作。
(二)契合新課程要求
新課程改革后,生活化思維是對學生的要求之一,過去那種機械的講解、灌輸,會使學生領悟不到寫作的真諦,降低了對寫作的興趣。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寫成作文,或注意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這樣有利于觸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
二、高中作文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討
(一)積累生活化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開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寫作素材的積累,指導學生增強生活感受與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熱情?,F(xiàn)實生活是學生寫作練習中必不可少的現(xiàn)實背景,學生寫作需要一定自由想象能力,也需要有在生活中獲取寫作的動力,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生活化寫作素材的積極性,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高中生長期在學校學習,課業(yè)繁重,缺少對生活的歷練和社會經驗的積累。為了讓學生能夠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打開寫作的源泉,筆者經常鼓勵學生在家?guī)椭改缸黾覄眨缦赐?、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中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鼓勵學生與父母、親戚等多交流,注意他們說話的方式、表情、動作等,捕捉人物的個性特點;鼓勵學生每年利用節(jié)假日走出家門,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在學校,筆者會組織很多活動,如辯論賽、演講賽、話劇表演賽、班級好聲音歌唱比賽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注重學生個人的角色體驗。他們主動參與,親自體驗,在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經驗,并有所感觸。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把這些經驗和感觸隨時記錄下來,為自己的寫作提供了豐富而又鮮活的內容,找到了“源頭活水”。
(二)培養(yǎng)對生活個性化表達的寫作意識
在高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意識,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寫作與表達。其實,寫作就應當是一種對自身生活心態(tài)的表達,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展現(xiàn)出學生對自己生命的追求。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學生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靈感來源,引導學生用心體驗生活,觀察身邊的事情與新聞變化,奠定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基礎。要知道,學生的寫作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否則寫作就變得毫無生命力,寫出來的文章缺少生活體驗與真實情感也就毫無意義可言。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心態(tài),建立完好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與表現(xiàn),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表達。
如教師可以將一些高考命題作文布置給學生,引導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高考,挖掘出高考作文的寫作視角,對活動精神實質進行正面引導,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展示出學生豐富的寫作能力。教師積極指導學生進行生活化寫作,增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敏銳感覺與生活化寫作的感觸能力,展示出學生熱愛生活、表達生活進行個性的鮮明表達。
(三)重視課內外知識結合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將語文知識延伸到課外,同時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引入生活化思維就是其中一個好辦法。教師應該首先是個寫作實踐者,在“下水”文中有更多體驗和感觸,給學生講解會更到位。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先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怎樣觀察生活以及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再其次,多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將學生帶出課堂,體驗生活。
例如:寫命題作文《黃昏的格調》時,教師可安排學生觀賞黃昏,觀賞不同時段的黃昏,讓學生細細品味,在觀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并通過自身的體驗,找到寫作靈感。經過一番觀賞和體味,學生對黃昏的描寫立即鮮活起來,并且對黃昏有了一份別樣深刻的感悟?!疤爝厯P起淡淡的晚霞,就是不知什么時候,黑夜已經靜靜地等在后面了。很多人認為黃昏是凄涼的,美好的一天將要結束,可我卻沉浸在那一團黃色里,黃色不是最美的顏色,但在我觀賞它的時候,我覺得黃色真美,黃昏真美,我愿意和黃昏一起迎接明天?!边@一段優(yōu)美而深刻的文字就是來自學生習作片段,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寫作前的充分觀察和感悟之上的,沒有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是很難寫出具有質感的文字的。所以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寫作是對生活的反應,只有將語文寫作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要在課堂內外引入生活,充分將作文和生活融合一起,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的海洋里積累大量的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理可言。
參考文獻:
[1]李云寶.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0):52-53.
[2]張圣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