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河
詩歌導讀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樫e王《詠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詩句賞析
《詠鵝》 兩句中“白”“綠”“紅”三種顏色寫出了潔白如雪的羽毛、碧綠清澈的湖水、紅潤的雙蹼;色彩搭配非常和諧;《贈劉景文》詩句中“黃”“綠”寫出了秋末冬初的特定時節(jié)橙子、橘子特有的顏色;杜甫的兩句詩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白居易的“紅勝火”“綠如藍”更是把江南描摹得如同一幅畫。正是這些絢麗色彩的運用,這些詩詞才使人久吟不忘。
技法出場
色彩,本來只能通過視覺來辨別;語言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以色彩來描繪客觀事物,卻可以通過對色彩的描繪,在讀者的腦海中形成逼真明晰的視覺形象,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像上面的詩詞那樣,通過文字為描繪的事物涂上和諧、亮麗的色彩的寫法,叫作敷彩著色法。
精彩片段
A.遠遠望去,花壇里五顏六色,色彩繁多,紅里包含了淡紅、銀紅、大紅、粉紅,黃里蘊含了檸檬黃、金黃、淡黃、橘黃,綠中還藏著淡綠、翠綠、孔雀綠……猶如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顏料桶,看得人目不暇接。走近一看,紅的是挺拔的串串紅,黃的是芬芳的菊,綠的是一些低矮的樹木,在太陽的照射下,綻放出不同的色彩。深深一吸,一股大自然的香氣鉆入了鼻翼,只覺整顆心都沾染上了香味。
B.一只美麗的孔雀在翠綠色的草地上緩緩走來,它高傲地挺著修長的脖子,形成了一條優(yōu)美的弧線。胸脯上深藍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亮;背上的羽毛大都為咖啡棕,其中還摻雜著一些碧綠色的羽絲,根根發(fā)亮,看起來十分鮮艷。在旁邊的另一只孔雀則優(yōu)雅地張開了它那美麗動人的尾巴。它尾巴上的羽毛很修長,也是柔軟的棕色,上面還鑲嵌著一顆顆內(nèi)綠外藍的“寶石”,折射出熠熠光芒,顯得十分高貴。
C.扭秧歌的老奶奶頭戴一頂五彩的小丑帽,粗黑的眉毛下,一雙眼睛雖小而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打著白色,最突出的是臉頰上涂著兩坨大紅的胭脂,臉上還點著一顆粗黑的媒婆痣,一看就十分滑稽。她右手搖著大蒲扇,左手拿著鍍金的大煙斗,穿一件鑲著藍邊的玫紅色大褂。走路一扭一扭的,讓人發(fā)笑。
D.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技法揭秘
從上面的片段,我們可以知道敷彩著色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用:
1.能使紙上的景物逼真如畫。如片段A就運用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形象地描繪了春天花壇的畫面。
2.能形象表現(xiàn)出事物的特征。如片段B中“深藍色”“咖啡棕”“碧綠色”等表示顏色的詞語形象地表現(xiàn)了孔雀各個部位的外貌特征。
3.能刻畫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片段C中“五彩”“粗黑”“白色”“大紅”等詞語形象地刻畫了一個滑稽、幽默、樂觀的老奶奶的形象。
上面的詩句及精彩片段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設色之妙的因素占據(jù)了七八成。那么我們?nèi)绾芜\用這種技法呢?
1.根據(jù)描寫對象和寫作的需要精選色彩。上面的片段無不巧遣色彩,來描繪寫作對象特征。
2.寫好色彩的變化。如片段D中“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等詞語就寫出了天空中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3.著色可以和一定的修辭手法配合使用。如片段A中的比喻句 “猶如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顏料桶”就形象寫出了花壇色彩多、色彩鮮艷的特點;片段B中“上面還鑲嵌著一顆顆內(nèi)綠外藍的寶石”的比喻句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孔雀尾巴上的羽毛的特點。
4.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世界上不僅僅是七色的,或者五光十色的,而是有數(shù)不清的顏色。拿綠色來說,該有多少種呢?“綠得發(fā)亮”“青得逼你的眼”,那深綠的葉子“在太陽下閃著奪目的光”,月光下“樹色一例是陰陰的”……
“綠”乍一看只是一種普通的顏色,仔細寫來卻有:翠綠、嬌綠、碧綠、暗綠、墨綠、濃綠、殘綠、冷綠、閃閃的綠、油油的綠、泛紅的綠、神奇的綠、醉人的綠;綠油油、綠蒙蒙、綠閃閃;綠得逼你的眼、綠得耀眼、綠得發(fā)亮、綠得叫人心頭發(fā)癢。
下面的顏色也需要我們仔細辨別,合理運用:
比喻色:杏黃、梨黃、桃紅、火紅、棗紅、米黃、天藍
混合色:粉紅、黑紫、黃綠、白里透紅、粉中帶紫
程度色:青綠、深藍、嫩黃、嫩綠、翠綠、深綠、淡紫
綜合色:五顏六色、萬紫千紅、花紅柳綠、綠水青山、五光十色
牛刀小試
同學們,春天來了,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加富有色彩了,你最喜歡的地方是哪兒?請你試著運用上面所學的技法,描繪一下那個地方的景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