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的微信公眾號里,關(guān)于筆記本鍵盤體驗的話題還是占據(jù)了一定的比例,很多時候大家都會遲疑:我要不要在意筆記本鍵盤?我需不需要買一個外置鍵盤?今天我們就從筆記本鍵盤的設計局限來開始說起吧。
首先,問這個問題的朋友一般都有較高的鍵盤使用頻率,比如經(jīng)常需要使用Office辦公軟件,或是長時間玩游戲微操作,那么對于這類用戶,在不移動使用的前提下,毫無疑問更推薦外置鍵盤,作為玩過上百款筆記本的老司機,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不管說得多厲害的筆記本鍵盤,使用體驗都遠不如有明確定位設計的外置鍵盤,比如游戲玩家更適合選擇各種軸體的機械鍵盤,辦公用戶則適合選擇安靜舒適的標準104鍵薄膜鍵盤,土豪玩家更有靜電容等高端選擇,擔心線材雜亂也有藍牙或2.4GHz無線鍵盤可考慮,配合筆記本支架使用也不占桌面。
而筆記本鍵盤的設計受制于機身,在越來越崇尚輕薄化、窄邊框設計的大環(huán)境下,主要的問題有如下三個:
第一,鍵程短。寸土寸金的機身內(nèi)部有電池、散熱系統(tǒng)、PCB等太多需要壓榨空間的關(guān)鍵設計,而不那么重要的鍵程必然是被犧牲的那一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鍵程并不是越短越好,而且這是一個主觀體驗,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滿意,但基本上1.5~2mm是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后大多數(shù)人的舒適范圍,但遺憾的是目前的筆記本很多都達不到這個級別,甚至不少都只能在1.3mm以內(nèi)。
第二,鍵位布局不良。不斷收窄的機身意味著按鍵更局促,有的品牌又喜歡加一排自定義按鍵再次打破用戶多年來的使用習慣,再加上Fn、Win等功能鍵有的品牌位置設計還不一樣,所以使用體驗難以做到統(tǒng)一,也就變相增加了誤操作的概率。并且現(xiàn)在的大尺寸本也有摘掉數(shù)字鍵盤區(qū)的勢頭,這又會導致部分需要數(shù)字鍵盤的應用工作效率下降。
第三,更怕水。邊吃喝邊用電腦應該是大多數(shù)用戶都有的習慣,這就意味著有一不小心打翻飲料水杯的風險,當然,外置機械鍵盤其實也怕水,但筆記本在沒有做防潑水鍵盤的情況下,遇水就意味著直接澆到了主板上,換主板和換外置鍵盤誰更貴?這個問題應該不難得到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