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夢澤
提筆忘字,忘掉的豈止那一撇一捺間輕盈而美麗的姿態(tài)?還失掉了對文脈傳承的本心。漢字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莫失莫忘。
放下手機,拿起筆墨,方可莫失莫忘。漢字本心丟失,人們總是歸罪于網絡,歸罪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但從根源上看,是由于人們自身的惰性,疏于練習。我們應克服自身惰性,在快與慢之間尋找一個韻律,在時間縫隙中為自己辟一處安靜??茨θ玖斯{紙,伴時光悠悠,一剎那間,于墨字素箋中見自己,而后見眾生、見本心。聽文字與心跳、呼吸交纏在一起,匯成一種悸動、一種由內而外的震撼。別總讓手機綁架我們的靈魂,抹殺我們的本心。淺書墨影,其中自有人間萬象、世味百態(tài)。滋味深淺,須得我們放下手機,細細咀嚼。莫讓懶惰在心中生根,勤于筆墨,靜下心來體味那淡遠悠長的縷縷墨香。
勿作看客,心蘊為底,方可莫失莫忘。時下,總有一些人冷漠而漫不經心地說:“拯救漢字是那些書法愛好者的事,與我何干?”這些看客只顧自己“門前雪”,不顧惜漢字的“瓦上霜”,一葉蔽目,忘字失心。心蘊即文脈的外在表現。從一個人的心蘊中可以窺見他的內心涵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心蘊為底,絕非一日之功。若我們以冷漠對待漢字,漢字的回應必將更加冰冷。所以我們應以一顆熾熱的心去溫暖漢字,它才會融入心中,化作我們的靈魂,撐起一方晴空。漢字唯有融于骨血之中,方可成心蘊,我們才不會冷眼旁觀它的薄涼、疏離??纯偷睦淠缤?,涼了熱血,寒了熾心。故看客做不得,心蘊為底,文脈不息。
不忘文脈,不失本心,方可莫失莫忘。文脈、本心為一律,方能自然清新。唯有堅守這劑良藥,方可保它味道不變,活力永存。漢字落筆成劃,一橫一豎都是在堅守本心。橫豎撇捺的故事畫卷徐徐展開,手寫的根基才能守得住。物欲橫流,用手寫讓時光慢下來,讓那遺失的本心復位。不問春秋,不問西東,只求慢下來書寫每個文字的故事,延續(xù)文脈,堅守本心。否則等到失去它們的那天,我們連嘆息一聲都來不及。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愿我們常立文字清蔭之下,得一身清涼,得一身嫻雅之氣。如此,方可莫失莫忘。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漢字文脈,莫失莫忘。于小處著眼,于無聲中改變,潛滋暗長,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學587班學生】
點評
這是一篇觀點明確、思路清晰的佳作。作者緊扣作文材料,抓住當今社會人們疏于書寫的現象立意,呼喚人們放下手機,親自參與到漢字的發(fā)展之中,守住我們的文化,守住我們的根。全文思路清晰,前后呼應,渾然一體,更為稱道的是作者的語言,文采斐然,富于美感,這在議論文寫作中是一個很難得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