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慧艷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這一問題,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游戲王國”,在輕松愉快的玩耍中記住字形。因為低年級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所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學生會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關鍵詞:識字教學? 點滴談
一、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況且單純的識字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教學需要出發(fā),依據(jù)識字內容,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繪畫、掛圖等),幫助并促進學生識字。
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識字,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識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時,可讓學生做做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系,從而記住這些字的字形。還可以結合兒歌激發(fā)學生對識字的濃厚興趣。如“泡、飽、跑、抱、袍、炮”這六個字,讀起來瑯瑯上口,用兒歌來認識,富有趣味性,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低年級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活撥,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時,先畫成圖畫,然后引導學生把圖片與字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認字。如教“手、足、口、耳、目”等字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看看手、足、口、耳、目的形狀,然后出示漢字,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再將教材對應的圖和字用線連接起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很快記住了字形 。
二、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靈活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1)歸類識字法。從漢字的構字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如果能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有利于提高識記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如教學“梅、、桐、楓”等形聲字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蓖瑫r,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想一想還認識那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并進行交流。
(2)編故事識字法。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會“字時,我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在云上走,原來他會氣功。”
(3)猜字謎識字法。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如:“六十天——朋”、 “一口咬斷牛尾巴——告”。
(4)近、反義詞識字法。積累近、反義詞識記生字。如教學“高興——難過”、“左——右”時,我出示卡片“左”,做向左走的動作,學生拿出卡片“右”,邊讀字邊向右走。近、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連記憶。
(5)編順口溜、口訣、兒歌識字法 教學中,我把一個個枯燥乏味的漢字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笆舜蚣馨巳死?,三人報告一人抓(李)”。碧綠的“碧”王大娘白衣裳,一屁股坐在石頭上。這種形式,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趣味性。
(6)多媒體演示識字法 課件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文字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媒體課件觀看生字的筆畫、筆順等,同時跟隨課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教生字“開”時,課件演示一扇門慢慢打開過程,學生更容易記住字形與字義。 當然,還有很多識字方法,如:比較法、折字法、熟字改筆畫法等。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科學、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樂意識字,拓寬識字渠道
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是一種重要的識字方法,它是課堂識字的補充與擴展。我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把生活當成他們識字的大課堂。鼓勵他們多留意生活實際,如認商店里各種商品的名稱、路牌、報紙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就請教別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讓生活教會自己更多的漢字。同時,為了增加趣味性,我還要求學生把課外認識的字收集到自己的《采集本》上,定期鞏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誰的課外識字量大、識字渠道廣、學習積極性高,并評選“識字大王”。這樣既增加了識字量,也培養(yǎng)了學生社會實踐動手動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