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鑒
無人便利店現(xiàn)在才剛剛起步,但在我看來,無人化的服務,會成為未來商業(yè)、服務業(yè)的主流。由此開啟的各種可能性,才剛剛開始。
為什么說無人化服務會成為主流呢?有這么幾個重要的背景。第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一個頂峰,然后進入一個慢慢減少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yè)雇傭勞動力的成本會提高,而企業(yè)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會越來越多地以自動化或無人化的服務取代勞動力。第二,包括掃碼開門、人臉識別、防盜監(jiān)控、遠程客服、智能收銀等技術亮點的出現(xiàn),都為掃手機進店、直接購物、拿了就走的購物模式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三,當下人們的誠信意識有明顯提高。如果每個人的誠信沒能達到一定水平,無人服務是很難維持的。故可以預見,今后類似無人超市的這種服務會越來越多。
但是,無人超市在促使企業(yè)提高運營和服務效率之外,還能貢獻什么價值呢?
過去,我們?nèi)バ^(qū)里的雜貨鋪買東西,會慢慢積累起一種含有情感的東西。比如,你會特別信賴某個報攤老板為你推薦的報紙雜志,會特別習慣于讓某個老板娘為你挑瓜,哪怕是隨便付個錢,也會有很多或隱或顯的交流。可后來,我們的日常消費更多依托超市、便利店,要自己拿上東西,到門口統(tǒng)一結算。而未來的無人超市,自己拿東西,自己結算,自己離開。這真是一個人情逐漸轉淡的過程。我認為,這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肯定有負面影響。
我最近還注意到,城市街區(qū)面貌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春B繁泵娴拈L樂路一度有不少風格獨特的小店,但近來慢慢地有幾家關掉了。這都是因為技術更新升級,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變遷。其實,跟著生活方式一起被深刻改變的,還有人的行為方式、價值偏好。
回過頭來再看無人化服務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我們現(xiàn)在一直講,要建設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扇撕腿酥g一旦習慣了自給、自足、自助,與他人的交集會變少,社區(qū)的冷感會不斷放大,人與人之間的深人交流也會顯得不那么“有所謂”了。無人化服務當然有其優(yōu)點和特長,但對上述新產(chǎn)生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引起重視。
2015年前后,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寫了一本《低欲望社會》,其中一些特點在我們的年輕人身上也已經(jīng)反映出來了。
其實人總有各種各樣的欲望,與其說“低欲望”,不如說是欲望變了,一些傳統(tǒng)觀念中很重要的事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日本年輕人身上“低欲望”的表征有:交朋友或者結婚的愿望降低,不愿意貸款買房,也不愿意負債,賺的錢傾向于存起來,不愿過多消費。而中國的年輕人,也有一些類似的表征。比如,今天的年輕人不大像父輩那般愿意吃苦了,也不愿意多生養(yǎng)孩子,對多子化時代的大家庭、大社區(qū)生活更是沒什么向往。在這些方面,他們和日本一些年輕人已經(jīng)非常相似。
無人便利店,會是“低欲望社會”的先兆嗎?這個問題問得可能還早了點。但從我們的鄰國看,當一個社會出現(xiàn)勞動力人口緊缺時,“無人商店”這樣的應用就顯得更友好。
(選自新華網(wǎng),有刪改)
開篇點明論述的主體:無人化服務。
設問句承接開頭,闡述無人化服務發(fā)展的社會背景與未來前景。
提出問題,轉折文意,使論述進入下一層一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影響。
總結:無人化服務既有優(yōu)點,也帶來新問題。
談完無人化服務后,直接提出文章要談的第二點:低欲望社會。
結尾擺出結論,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完整。
微思辨
網(wǎng)購、無人化服務減少了人與人的交流,這與“有溫度的城市”矛盾嗎?
雖然正如本文作者所說,人習慣了自給、自足、自助之后,與他人的交集會變少,但無人化服務并不會消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溫度”本質(zhì)上來自人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與科技無關??萍际菫槿怂玫模瑹o人化服務與“有溫度的城市”其實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