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
一粒源自中國的種子,正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名外賓應約而來。作為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這屆論壇達成6大類283項務實成果,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邁向“工筆畫”的里程碑,為全球經(jīng)濟增長開辟更多空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兩年前,北京,首屆高峰論壇成果豐碩,樹立起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座里程碑。首屆高峰論壇達成的279項具體成果,已全部按計劃完成。中國政府已同126個同家和29個同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
內(nèi)陸國家哈薩克斯坦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羅斯創(chuàng)建起轎車制造業(yè),馬爾代夫架起第一座跨海大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shù)量突破1萬列……一個個合作“第一”,一次次刷新“紀錄”,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世界各地的發(fā)展歷史不斷被改寫。
當前,世界正在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矫妫澜缍鄻O化進一步發(fā)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崛起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另一方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
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以鄰為壑?
中國立場旗幟鮮明:在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用“5個更”,宣示了中國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舉措,展示出中過追求互利共贏的堅定決心。
中國方案利達天下: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jīng)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論壇舉辦期間,本刊記者專訪了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白俄羅斯駐華大使基里爾·魯?shù)?、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他們發(fā)出了支持多邊主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jīng)濟的共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