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煌
“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這首熱情豪邁的石油工人的英雄贊歌,不僅是激勵一代代石油工人投身祖國建設的號角,也是優(yōu)秀的中國工人階級英雄群像的整體寫照。盡管它創(chuàng)作在半個多世紀前,但是今天唱起來還是那樣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曲作者秦詠誠(1933-2015年)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作曲家。在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他創(chuàng)作了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我和我的祖國》等一大批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廣泛社會影響的音樂作品。
與“鐵人”朝夕相處的三天
1964年,一個通知,使秦詠誠與著名作曲家、沈陽音樂學院院長李劫夫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也正是這個通知,使他的一生和石油工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年3月,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組織部分作曲家到大慶油田體驗生活,創(chuàng)作一批反映石油工人的作品。劫夫院長也接到了通知,要求他務必在3月20日到黑龍江省的薩爾圖報到。接到通知后,劫夫院長馬上作了動身的準備。由于身體的原因,學院準備找一位年輕人陪同劫夫院長一起“北上”,經(jīng)劫夫院長提議,由秦詠誠陪他同去。
? 3月19日晚,秦詠誠如愿以償?shù)睾徒俜蛟洪L登上了北上的火車。在車上,秦詠誠終于提出了憋在心里的疑問:“我們?nèi)サ乃_爾圖是什么地方?”劫夫院長悄悄地告訴他:“薩爾圖是個大油田,叫大慶油田,現(xiàn)在還保密呢。”輾轉到了大慶后,秦詠誠與呂驥、瞿維、王莘、張魯和劫夫等許多著名音樂家同住在大慶石油指揮部的招待所。
? 從第二天開始,油田為音樂家們安排了介紹石油方面知識的課程,從勘探、鉆井到采油、煉油等一連10天,一天一個內(nèi)容。10天后,油田又安排他們深入一線體驗生活。秦詠誠和劫夫、王莘(《歌唱祖國》的曲作者)被安排在“鐵人”王進喜擔任隊長的“1205英雄鉆井隊”,并在井隊里和“鐵人”朝夕相處,一起生活了三天。這期間,王進喜向秦詠誠講述了他1959年在北京開人民代表大會時,看到北京的公交車由于缺油背著煤氣包而心情沉重,還聽他講述了大慶石油大會戰(zhàn)的情景?!笆凸と艘宦暫?,地球也要抖三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使秦詠誠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巨大的沖擊。特別是同王進喜和他的英雄鉆井隊朝夕相處的幾天里,秦詠誠對石油工人的認識得到了極大升華,情感上產(chǎn)生了強烈共鳴,他決心創(chuàng)作出能反映出石油工人精神的作品,以表達對他們崇高的敬意。
在招待所食堂里完成的杰作
結束了三天的體驗生活,秦詠誠他們回到了招待所,油田黨委宣傳部準備了一批反映大慶油田和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內(nèi)容的歌詞,希望作曲家們?yōu)槠渥V曲。在那些老作曲家們挑選完歌詞之后,秦詠誠也去挑了挑。這時,一首歌詞跳入他的眼簾,是石油工人薛柱國寫的《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采用第一人稱的歌詞,形象生動,人物鮮活,將石油工人那豪邁、樂觀的情緒和戰(zhàn)天斗地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描繪得入木三分。秦詠誠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激動。此刻,他靈感乍現(xiàn),思如泉涌,在招待所的食堂里,僅僅用了20分鐘,就寫完了這部作品。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