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諒 本名閔師林,上海人。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經(jīng)濟學博士。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省市級及以上報刊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并出版著作三十余本。曾獲萌芽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小說選刊》雙年獎等數(shù)十種獎項。發(fā)表短篇小說、微型小說約千篇,著有《陽臺上的微笑》等小說集六部、《逐夢之旅——安諒散文》等散文集十部、《生命有多少借口》等詩歌集五部,另有長篇紀實文學、各類舞臺劇等作品,作品被廣為轉(zhuǎn)載。
在一家雞粥店找到大馮和小馬時,他們已喝得微醺,雙臉火紅,眼睛也有點充血,看來喝得挺盡興。見到明人小馬就把杯盞推了過來,并斟滿了酒說,你先喝一杯吧,然后看看我們哥倆誰的酒量更好。明人笑了笑說,怎么又比試上了,小馬點點頭,一副不服輸?shù)哪樱篑T則在一邊笑瞇瞇的,也不吱聲。明人剛抿了一口,小馬就把自己滿杯的酒端了起來,沖著大馮說,來再喝一杯,大馮也連忙站起來,和他碰了一下,兩人都仰脖把酒喝得一干二凈。
喝完了兩人都向?qū)Ψ?,也向明人亮了亮杯底,好漢一樣摸了一下嘴,又把酒杯續(xù)上了酒。這種場面明人見得多了,說起來認識他們也快有二十多年了,這哥倆絕對是一對活寶。他們在一起總是要明里暗里地比試一下,明人看得清清楚楚。大馮和小馬是一對發(fā)小兼老同學,他們從穿開襠褲開始就成了玩伴,兩人一起上學,從小學到中學,后來又各自下鄉(xiāng)務農(nóng),走的是他們這個年齡的生活軌跡。
聽說他們讀書那會成績都平平,但是兩人都是忽高忽低的,經(jīng)常做些比較。大人們也對他們很在乎,如果大馮成績出來了,他家人必然要向小馬家了解小馬的成績,而小馬呢,他的成績出來了,他的家人也會向大馮家問詢。倘若兩人成績半斤八兩,那么大人們一般都不會計較了。如果相差懸殊,那低的那個必然會被家人狠狠責罵。兩人暗中似乎也在較勁,當然有時考得好的那個,臉上總是充滿陽光,考得差的那個就顯得暗自落魄。
中學時大馮當上了副班長,小馬什么職務都沒撈上,這令小馬悶悶不樂。兩人當晚湊在一起玩就鬧得很不開心。大馮說這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信任。而小馬說,不就是因為你人長得稍高大一點,他們欺負我身材長得弱小些,要不然我就為什么不能當副班長呢?兩人鬧得不歡而散。雖然不歡而散,畢竟還是好伙伴,后來還在一起玩,形影不離。大馮和小馬也成了小區(qū)和學校里的一道有趣的活動著的風景。那時下鄉(xiāng)務農(nóng)是中學畢業(yè)以后的一個去向,他們兩個在家都是老大,也都選擇了到近郊農(nóng)村去務農(nóng)。大馮去的是崇明長江農(nóng)場,小馬去的也是崇明,是長征農(nóng)場。都在大田里干活也比較不出什么,不過那時候小馬稍顯活絡點,首先混了一個炊事班的活,但大馮后來居上當上了排長,兩人私下里又是一番狠狠地比較。明人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早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而且職業(yè)也都算不錯,一個在事業(yè)單位工作,還有一個在國企干活。不過那第一次明人就明顯感覺到了兩人之間的不服輸?shù)男睦恚篑T那時已在事業(yè)單位擔任一個相當于科長的職務,小馬呢,在一家國企當一個干事,辦公室的職員。當時就聽小馬借著酒勁對明人說,別看他官比我大一點,他未必比我舒坦,我在辦公室也算是總經(jīng)理的紅人,管著一攤重要的行政事務。說罷他拿酒杯去敬大馮,大馮也裝作沒聽見,和他滿滿地喝了一杯。從這以后,他發(fā)覺他們好像經(jīng)歷了一道分水嶺,大馮的事業(yè)蒸蒸日上,一直到了這個相當于正處級的事業(yè)單位的一把手。而小馬呢,雖然也混上了行政科長的職務,但顯然實際上要比大馮低了兩級。不過只要見面,小馬從來毫不客氣,他雖然也會當著眾人的面,叫大馮大哥,說他是自己的兄長,也是像模像樣的領導,但私下里他又明顯不服氣,有時就會流露出一絲心態(tài)來,不過也就是一個事業(yè)單位的頭頭罷了,又不是什么機關的大官。大馮當然耳朵不聾,聽到了也笑模笑樣,你是大科長,一個公司的吃喝拉撒全都靠著你,來,什么都不說,我們先喝一杯,民以食為天嘛,他這么打趣地說道。但那種優(yōu)越感在談吐之間也會讓所有的人感覺到。小馬當然不會讓步說,那我就敬敬你這個大領導,看看誰更有酒量,更重友情,他喝了一杯又一杯,大馮也陪著他喝了一宗又一宗。直到明人在邊上看不下去了,勸阻他們,他們才漸漸地安靜下來。聽說他們也為兩人的娶妻生子較過勁,小馬先結(jié)的婚,這個就有點搶先了,大馮不到兩個月也把婚禮給辦了,雖然不算閃婚,但顯然也受到小馬婚禮的催化。兩人的妻子也都很平常,可是不像老話說的,老婆總是人家的好,兩個人都有點庇護自己的老婆。大馮有時會開玩笑地說,小馬你的太太長得真是小巧玲瓏啊。小馬則回敬道,當然比不上你家太太人高馬大的,氣勢十足啊。兩人這么一調(diào)侃,明人和眾人也跟著大笑,顯然這對活寶又開戰(zhàn)了。幸好他們兩人生的都是兒子,要不然一兒一女的,又有的話說了。但他們兩個孩子成家的時候,大馮和小馬還互為證婚人,大家其樂融融。不過較勁的暗流,明人還是覺察到了,比如大馮辦了十二桌,小馬后辦的,為他兒子辦了十五桌,為此小馬還有點暗暗得意。小馬私下里說過,你不是有職有權(quán)嗎,怎么還比我少幾桌,這種得意勁,看了讓人發(fā)笑。大馮依然還是那副模樣,沒有搭理只是笑笑。大馮的兒子很快就生子了,大馮兒子生子令大馮很高興。小馬兒子也不甘示弱,也生了一個兒子,雖然分量輕了點,但是自己喜歡呀,小馬也是一臉春風。
時光不饒人,他們很快都到了退休年齡,六十歲事業(yè)單位和國企都是一個標準,兩人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好像有什么話要說,但也都釋然一笑,酒杯又碰上了,這也叫殊途同歸嘛??墒窃谶@酒桌上,還多少有點不甘心,因為大馮的事業(yè)單位退休,一月也有四五千塊的收入,相反呢企業(yè)退休就只有三千多塊。酒桌上這么一說,小馬又有點憤憤不平了,小馬說大馮啊大馮你不就是名字上比我多兩點嗎?你不就是出生的月份比我大幾個月嗎?你怎么老超我,怎么都是你在先?大馮只是呵呵地笑,我們從來都是半斤八兩的,沒什么好說的,老兄弟了喝一杯。不過話這么說,嘴角還是流露出這么一些小小的得意,酒滿滿一杯是喝掉了,但是小馬咬了咬牙,好像自言自語說道,再怎么樣,哼,我的真牙比他多。明人聽到了禁不住大笑起來,總算把自己控制住了,要不然真會笑掉大牙。再瞅瞅兩人都頭發(fā)稀疏花白,臉上皺紋縱橫的老發(fā)小、老同學,心里頭又不禁暗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