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峪銘
坐在異鄉(xiāng)的窗前,一切既陌生又熟悉。
一只小鳥卻將我當成了舊主人,輕盈地飛落在窗前的平臺上,不理會我的存在,站定一方,嘰嘰喳喳的。一夜的雨,窗欞下的水游絲一樣往下淌,滴滴答答的。朝陽從東邊樹林里打著轉(zhuǎn)掃射開來,于是鴿子振翅聲,屋檐下的各種鳥兒的歡唱,夾雜著叫賣聲、車流聲一齊灌進了耳朵……
真是暑意悄然繞畫梁,夏聲新透綠紗窗。嗯,閑來聽夏!想必對我這客居他鄉(xiāng)的人來說,別有滋味。
窗外的小鳥在梳理著自己的羽毛,不時調(diào)皮地叫喚幾聲。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由得想起周邦彥的詞“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來??烧驹诖扒暗男▲B,引頸將整個身子羽毛松開,左右甩動,好像甩掉一頭的霧水。它并不十分鬧騰,偶爾鳴幾聲,像人起床時,伸個懶腰后發(fā)出的聲音。
這樣的夏聲不如“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來得愜意。夕陽西下,樹影橫臥,鳥雀歸巢。此時大地無聲,百蟲和鳴,將夏夜帶進了無比喧囂的歡樂場。你不得不感嘆那一陣陣夏聲像波濤一樣起起伏伏,錯落有致,一點兒不遜于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交響樂。我不知道它們有沒有指揮者,倘若有,指揮者是誰呢?
人們說鳥是天空的使者,它們穿梭在天地之間,傳遞著彼此的信息,那么這些“蟲”們是大地的代言人,至于何時義正詞嚴,何時緘默不語,甚而不可奉告,早已作了安排。
當然蛙是它們的敲鐘人,當細草春風(fēng)時,蛙睜開瞌睡的眼,輕輕地呼喚著大地,到了夏季,終于讓蛐蛐兒、蟈蟈兒們,各自操起樂器,彈奏出絕妙的夏季奏鳴曲。直到盛夏蛙聲成了這奏鳴曲中的主角。不信?有“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的句子作證。這時的蛙,感情充沛,它唱得喜悅,歌得歡快,真是豐年稻花香,蛙聲情悠揚。
夏的聲音太多,有暴風(fēng)驟雨的打擊樂,有風(fēng)荷微波的小夜曲,還有庭院流鶯的清唱劇……更有父親借一縷月光,磨礪鐮刀的聲音。
可最值得提起的是兒時的童謠聲。當聽到天幕四合聲后,一張張涼床早已用清水擦拭好,并擺放到門口。此時清輝滿地,天空明凈,我們躺在涼床上仰望星空,一只只鷺鷥像剪影樣從頭頂飛過,我們像賽歌似的誦起了童謠……
是啊!造物者讓你生,同時也讓你發(fā)聲,有“生”才有“聲”?!吧笔墙o你物質(zhì)存在,“聲”是讓你精神愉悅,若再有升華之“升”,那就有了靈魂的超脫了。
嗖的一下,在我掀動窗簾時,小鳥瞪了我這個陌生的主人一眼,驚慌地飛走了??晌乙兄x它,它落在窗前,喚醒了我的記憶,讓我用心聽了整個夏季的聲音。
(山東孫俊強選自《北方新報》2018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