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祥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黃河應該是波濤洶涌、濁浪滔天、雄渾壯觀,但其實它還有恬靜柔美的一面。
閑暇時節(jié),我們一行6人來到三門峽黃河公園。站在觀景臺上,一園風景盡收眼底。長河如帶,彎彎的略帶弧形,河面很寬,大約有1000米,河水靜靜東流,碧波蕩漾、恬靜悠然。河堤很高,離水面有上百米的距離,有道路蜿蜒而下,植被豐茂,品種繁多,郁郁蔥蔥,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不由在心底贊嘆:好一個黃河大公園!
夕陽西下,遍灑淡金。人們都喜歡看日出,看朝陽,早晨的太陽像一位花季少女,新鮮、艷麗,富有青春活力。其實黃昏的太陽也有其獨特的魅力。此時,站在黃河岸邊,夕陽灑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既不灼熱也不刺眼,像一位母親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孩子,溫暖而慈祥。
同事小偉的美女同學體型健美、語調(diào)輕柔,她是本地人,成了我們的義務導游。據(jù)她介紹,三門峽城區(qū)北部黃河沿岸大部分為自然溝壑、荒坡灘地。公園建設以前,垃圾隨意傾倒,植被遭到破壞,成了臟亂差的典型。2011年9月,三門峽市啟動沿黃半島景觀帶建設工程。黃河公園作為主要景觀,于同年年底全面動工,2013年5月面向社會開放。通過治理不僅有效解決了環(huán)境污染,提升了居住環(huán)境質(zhì)量,而且將城區(qū)北岸打造成為一條優(yōu)美的風景線。
我們沿小路盤旋而下,人群漸漸拉開,嘈雜聲漸遠,不知名的昆蟲的鳴叫逐漸清晰,此起彼伏,增添了夜的靜謐。河堤很高,垂直高度不下百米,下了半天才到岸邊。沿河而行,沒多遠就是觀景臺,可以近觀黃河。
天色漸晚,華燈初上,河對岸的一座小城的輪廓逐漸顯現(xiàn)。小城不大,但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在星光、燈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眼尖的小馬指著一個熠熠閃光的建筑標牌喊道:“看,那是平陸縣人民醫(yī)院!”原來,對岸就是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城。由此向西大約2公里,是一座橫跨黃河的大橋,橋面上車燈明滅,川流不息。美女導游說,從這里過去只需20分鐘,對面的油很便宜,她和同事們經(jīng)常到對面加油,品嘗完山西美食再回來。
小時候,總認為遠方很美,總想跑得離家越遠越好,最好是別的縣、別的市、別的省。因為遠方很神秘,遠方有詩意,遠方有無盡的期待,可以滿足我們一切的想象。沒想到三門峽市這么方便,一抬腳就可以到鄰省,聽到不同的聲音,嘗到不同的美食,看到不同的風俗,令人羨慕。美女導游說,對面平陸的居民,也會經(jīng)常到三門峽市逛逛萬達廣場,看天鵝,看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看藏在地平線下的風景——地坑院。在我們眼里,河那邊很美;在平陸人的眼里,河這邊也很美。
美女導游說,周末經(jīng)常到黃河公園跑步,一跑就是兩三個小時,一點兒也不感覺累。我想,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體力好,二是空氣好,三是環(huán)境好。人的心情好,才不感覺到累。九點以后,空氣漸漸不再燥熱,清涼起來,行人漸少,夜更加幽靜安寧。
大美不言。小河流水嘩啦啦,大河卻靜默不語,好像與人進行心靈的對話。想起前幾日到三門峽大壩,不僅感受到中流砥柱石乘風破浪的震撼,領略到水晶宮的浪漫,更看到了高峽平湖、數(shù)十平方公里的水面,碧波萬頃。60余米高的大壩上,“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十分醒目。地坑院原本是農(nóng)民缺磚少瓦、就地取材的無奈之舉。后經(jīng)統(tǒng)一改造后,20多個地坑院巧妙相連,展示不同的民俗主題,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當今社會的主題,從建設三門峽水庫到改造地坑院,再到建設黃河公園,時代在變,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不變,一切正變得越來越美。此時此刻,身為自然資源人的我,既欣賞了“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壯美,也欣賞這恬淡悠然的靜美!大美黃河,靜默不語,似在為我們悄悄鼓勁加油!
(作者單位:平頂山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衛(wèi)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