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芳 蔡愛民
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只要教師恰當地設計好合作討論的內容和思考的問題,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定能發(fā)揮它的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愉快的合作中學習,知識和能力都能得到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教學模式的轉變,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之下教師可以靈活地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編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教師在這種情景模擬時充當的往往是“旁觀者”或“引導人”的角色,而不是指揮者。教師需要做的只是課前設計導學案,教學中在情景陷入尷尬境地時及時補救。將主導權交給學生,不要干涉學生發(fā)揮,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進行學習,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由被動接受轉換為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這一模式中來。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認知水平等實際情況,研究出合適的分組辦法,進行有效地分組,讓小組中的六位或八為學生相互激勵,相互作用,相互幫助,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二、導學案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導學案”是合作學習課堂的指揮棒。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學生自學指導方案,即“導學案”。其內容包括“學習目標”、“課前預習”、“新知導學”、“新知探究”、“課堂檢測”五大環(huán)節(jié)。
在設計“導學案”時,應依據學習的內容、目標和學生的情況而變,沒有千篇一律、固定不變的格式。但從“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的原理出發(f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步驟、分層次地從知識、能力到理論的運用逐步加深。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不同層次目標要求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學根據每篇課文談論話題的不同靈活進行內容設置。學生在學習新課前結合導學案明確要達到的目標預習所學的內容。導學案內容的設計要有梯度,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yōu)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zhàn),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困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三、合作交流過程,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
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解決疑難,同時還培養(yǎng)能力,更能養(yǎng)成合作精神,一舉多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參與、勇于表達。一個成功的施教老師都會很善于營造和利用良好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更加高效的教學目的。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國家教育觀的認識“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學生;學生要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學生,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來學校學習的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要學會互相尊重,增加對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了解從而促進自由和諧的學習氣氛的形成。第二,良好的班風、學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循循善誘,努力培養(yǎng)一個具有團結友愛好風氣的班集體,在這個團體中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接受到平等的教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互相幫助,即使是這個群體里最弱的學生,也不能忽視,建立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主學習能力,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克服自身的缺點和自卑的心理,在其他學生的幫助和關心下,在老師的鼓舞和關愛下,使他們可以一步步主動地去學習,走入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去敞開心扉大膽去展示自己的才華,慢慢的改觀現有的一些缺陷,走進融洽的班集體氛圍當中。
四、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合作學習中學習任務的確立也要考慮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是貼近學習實際的、有選擇性、有一定難度的、具有思考價值的。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間也要根據個人特點分配任務。在我們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進行教學,設計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東西在我們的學習任務里面,不斷地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當老師把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出來的有梯度的學習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可以更好的調動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認知,通過對學習內容的分層剝析,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學習的主動性,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加對學習內容的認知,更強化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動機。同時,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科學地構建充了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例如《老人與海鷗》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朗讀中分析老人與海鷗的情感可以作為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在導學案案上,我布置了三個自主學習任務:一是字詞的積累,二是讀中感悟,三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第三個任務中我提出了更細的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或幾句話朗讀給大家聽。沒想到的是同學們一下子活躍起來,就連平時那幾個不愛讀書的同學也參與了進來,我看到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到了小組活動中,他們先確定讀起來比較有氣勢的12——15段作為朗讀段落,接著我看到他為組員們出謀劃策,那句話誰來讀,那句話一起讀,儼然成了小組長指揮官,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因為我很少看到他在課堂上有如此的激情。不一會兒這個小組就完成了分工,而且朗讀展示時學生都不約而同的為他們鼓起了掌。其他組也是不甘示弱,有的還別出心裁自己加入了動作表演。課堂一開始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就這樣在自主學習中被調動了起來,帶著這樣的熱情我們師生進入了快樂的學習中。
合作學習的構建是課堂教學中積極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這不是一種模式化的教學,需要教師靈活根據教學內容、學生主體、課堂氛圍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而進行的一種既獨立又互動式的教學,課堂中彰顯著每位學生的生命活力,拓展著每位學生的學習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