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利 梁曉曉
有這樣一句話:“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我以為很有道理。教師這個職業(yè),是要用心來做的。愛心加上正確的方法,是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正如冰心所說,世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愛與責任使我們在繼續(xù)追求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讓每一個教師都微笑教學,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學習,要努力讓老師和學生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我們學校工作和學習的四年時間里,我對新教育實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體驗,也真正懂得了其“新”不僅是相對于傳統(tǒng)舊教育而言的“新的教育”,也是“心靈的教育”,更是 “行動教育”,還是 “幸福的教育”。
新學期之初,得知要擔任四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工作時,我高興極了,終于有機會可以和孩子們親密接觸了。我比以往更早地來到學校,以班主任的身份來到班級和孩子們一起打掃衛(wèi)生。晨誦的鈴聲響起時,班長就來到講臺前,帶領(lǐng)同學們有序地、富有感情地朗誦每一項內(nèi)容,尤其是于謙的《石灰吟》背景音樂響起時,孩子們聲情并茂、氣勢磅礴地誦讀了整首詩,我被他們的慷慨激昂之勢深深地震撼了,孩子們朗誦時的聲音是那樣整齊,語調(diào)是那樣自然!
每周一的第一節(jié)課是全校的班會課,班會的主題內(nèi)容學校不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我就把這個月的“每月一事”的主題作為此次班會的主題—— 《勞動最光榮》。主題一公布,孩子們便興致勃勃地制定計劃,明確行動目標,合理安排時間。當他們寫完后,我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并選了幾個較扎實的行動計劃在全班學生面前讀一讀,孩子們相互借鑒和落實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通過這次班會,讓孩子們對勞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制定的計劃,讓我更加認定我們班的孩子真的不一般!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朝向你所期望的樣子。就在我當班主任的第三天,班級里就出現(xiàn)了打架事件,一個男生把兩個女同學打了。我知道后特別生氣。經(jīng)過我的調(diào)查和詢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是那兩個女生罵他媽媽,他一時氣不過,才動起了手。后來我從學生的口中得知,他是個孤兒,現(xiàn)在跟著他奶奶生活,家里特別貧窮,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完成家庭作業(yè),還要幫年邁的奶奶分擔家務、放牛。無論天晴下雨,他都是自己一個人上學、放學回家。奶奶身體也不是很好,時常生病,他還要分出一部分的精力來照顧奶奶。因為沒有父母,所以對母親這個詞特別敏感,不允許任何人說他母親的不好,這次打架是因為她們觸碰了他內(nèi)心深處最深的傷口……知道了他的事情之后,我的心像是被刀割了一樣疼。我告訴他打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當在學校里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時,首先應該想到去找老師尋求幫助,而不是靠自己的蠻力去解決。同時,我私下教育全班同學不能再戳他的痛處,更不要在他面前炫耀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要多幫助他。第二天上班,我把哥哥家孩子平時不穿的衣服,一些生活用品都帶到學校放到辦公室。為了不傷到他的自尊心,下課的時候把他單獨叫到了辦公室,他很害怕地跟我走到辦公室,我把這些東西交到他手上,他很感激。我看到了孩子眼中有淚光在閃爍著,我深切地希望我的舉手之勞能帶給他一絲溫暖??粗吲d地離開,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后來學校的張主任還讓他中午到隔壁的中學去吃飯,不用來回奔波,也為奶奶減輕一點壓力。接下來的幾天,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上課時不再只是低頭玩手里的筆,或者在紙上亂畫,有時也能抬起頭聽老師講課,按老師的要求和同學們一起翻開書讀讀、寫寫。在我的語文課上,他也會主動問我這個詞怎么讀,那個句子什么意思,每堂課前的小默寫,他居然能寫上一個或兩個。這個孩子思想上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這是老師的鼓勵或是關(guān)懷改變了孩子。就像朱永新教授所說的:“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彼自捳f:“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只有我們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guān)心每一個孩子,相信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上述案例中的孩子,經(jīng)過我的努力,以及他自身的努力,終于從一個問題孩子變成了老師的小幫手。雖然他偶爾還會犯一些小錯誤,但是他變得越來越好了。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鄙探柚@樣詩意的語言勸告我們要懂得閱讀。閱讀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面對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要達到新標準要求,使用好新教材,我們要不斷“充電”。在這一年我通讀了四本有關(guān)教學理論和提升教師自身內(nèi)在修養(yǎng)的圖書,并大膽實踐,適應課改要求,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藝術(shù)。同時,我精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這本書,這是一本值得教育同仁一讀的書,是新教育實驗的入門向?qū)?,是新教育實驗的?jīng)驗總結(jié),更是教師改變生活方式、發(fā)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價值的行動指南,涵蓋了新教育全新的資訊。我在讀書、反思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汲取人生的智慧,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文化內(nèi)涵,同時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幸福的教育者。
讓閱讀成為悅讀,讓讀書成為習慣,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讀書可以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書可以帶給我們?nèi)魏蜗氲玫降臇|西。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閱讀可以增長見識和氣度。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很多人的命運。我們班的孩子們以前不喜歡讀書,更不喜歡寫作文,每次上作文課,都像蔫了的小草一般,無精打采的,兩節(jié)課寫不出來一篇像樣的文章。于是我制定了一個計劃,每天抽出一節(jié)自習課的時間讓他們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遇到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下來,在以后寫作的時候可以借鑒。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把讀書當成了習慣,從最初的不喜歡讀書到現(xiàn)在的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中,我想其中的甜蜜與收獲只有他們自己知曉。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孩子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guān)鍵期,同時也是孩子各項能力發(fā)展的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這種看似復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另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去習得,這種能力就是“閱讀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也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的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一般;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一樣。作為教師不但要欣賞著他們水晶般的心靈,而且更要保護著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河底鎮(zhèn)楊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