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始終向國人展示出勇開新路的膽識氣魄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嶄新面貌。40年的成就離不開各行各業(yè)的支持,社會組織就是諸多為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的群體之一。他們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社會事業(yè)、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以下簡稱“總會”)經(jīng)廣東省民政廳批準,于2005年9月正式成立,2007年3月改名為現(xiàn)名。十四年來,總會堅持以“為社會組織和會員企業(yè)服務,為黨委政府工作服務,為社會服務”的辦會宗旨,堅持“依法辦會、誠信立會、服務興會、創(chuàng)新促會、實力強會”的辦會方針,以“服務萬家會員,打造百年總會”為目標,奮勇前進,敢闖敢干敢為人先。
十四年的辛勤耕耘,總會已初步成為廣東社會組織的領軍者、排頭兵,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機關的參謀助手,榮譽不斷。2015年總會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2013年被廣東省民政廳授予“廣東省社會組織模范單位”;2015年,在廣東省社會組織等級評估中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被廣東省社會組織黨委評為“廣東省先進社會組織黨組織”;2017年被列入“全省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
如今,總會會員已經(jīng)遍布廣東的各個地區(qū),擁有會員722家。十四年來,總會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出眾的實力,為會員單位的發(fā)展搭橋鋪路、勞心勞力。
強化13個平臺 ?提供全方位服務
政府工作服務平臺。2012年起,總會先后承接政府部門轉(zhuǎn)移的部分職能,7年來,總會已成為政府得力的幫手。
如:2012年至2013年間承接省民政廳委托的社會組織年檢;2013年承接省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委托的省級社會組織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福彩公益金資助社會組織、廣東省社會組織模范單位和模范個人評先選優(yōu)的材料接收等專項工作;2013年至今承接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申請材料接收匯總職能;2014年至今承接省民政廳委托的省級社會組織等級評估職能;2016年完成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的《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作用》研究課題;2017年承接“廣東省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項目;2018年承接省民政廳“志愿服務組織創(chuàng)建活動”項目;2019年承接省民政廳委托的全省性社會組織年報監(jiān)測評價服務項目。
總會精心組織、熱情服務,圓滿完成任務。近幾年來辦件8000多件,做到零丟失、零差錯、零投訴,政府部門滿意、社會組織滿意、社會各界滿意。
黨群工作服務平臺。2017年總會承接廣東省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后,配備了強有力的領導力量,總會會長葉秀仁擔任服務中心主任;設置了黨群辦公室,配備了4名專職工作人員;安排了辦公場所、黨群活動室;制定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履行具體職責:指導社會組織成立工、青、婦組織;負責黨建工作指導員的聯(lián)系和日常管理工作;負責脫鉤單位零散黨員聯(lián)系服務工作;流動黨員管理服務;負責完善服務對象黨建工作基礎臺賬以及基礎信息統(tǒng)計、匯總、分析、報送等工作;黨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咨詢;協(xié)助省社會組織管理局黨群工作處做好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宣傳工作。
人才培訓服務平臺。近幾年來,總會組織培訓23期,參訓人員3800人次,頒發(fā)國家專業(yè)培訓證書756本。
出外考察服務平臺。舉辦香港研修班22期,澳門研修班1期,組織到歐洲、北京、臺灣、浙江、重慶等地考察8期,470多人參加。
聯(lián)誼交流服務平臺。組織會長秘書長聯(lián)誼會、“走進5A社會組織”等專題活動27期,860多人次參加;建立會員交流互動的網(wǎng)絡平臺,開展會員網(wǎng)絡交流;成立了總會從化溫泉活動中心、總會墨高美術館活動中心和總會中福在線銷售廳活動中心,作為總會會員的活動場所。通過17個地市的總會辦事處,促進各地、各級社會組織的交流合作。
樹立典型服務平臺。2016年起,總會每年舉辦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會員評先選優(yōu)活動,評選優(yōu)秀社會組織、優(yōu)秀社會組織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年度十件大事等項目,累計表彰超過400個獎項,為廣東省社會組織單位及個人樹立模范典型。
反映訴求服務平臺。對會員請求幫忙的事,幾乎做到有求必應;對會員提出的有關訴求,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維護權益服務平臺。總會法律工作委員會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和電話接聽等方式,常年為總會會員提供法律咨詢和解答。
上門走訪服務平臺。僅近兩年走訪會員、出席會員活動320多次,深入了解會員需求并協(xié)助會員解決各種問題;總會還將制定計劃,由部門以上負責人帶隊,開展走訪會員,征求意見,提供有需要的服務,爭取每年走訪100家以上。
宣傳推廣服務平臺。經(jīng)總會積極爭取,省民政廳批準原《廣東民政》雜志交給總會承辦,改為社會組織專業(yè)期刊《大社會》雜志。經(jīng)省和國家新聞出版部門批準,《大社會》雜志于2015年1月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目前已初步成為廣東省具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的行業(yè)媒體品牌。同時總會擁有官方網(wǎng)站、微信訂閱號等多種渠道的宣傳推廣平臺。
公益慈善服務平臺。一是每年牽頭聯(lián)合100家社會組織倡議開展扶貧濟困活動,發(fā)出《社會組織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書》,都刊登在《南方日報》,得到了全省性社會組織的積極響應,收到良好效果;二是牽頭聯(lián)合100家社會組織開展擁軍優(yōu)屬活動;三是牽頭聯(lián)合有關社會組織開展防范郵寄毒品、危險品活動;四是牽頭聯(lián)合200家社會組織開展“銀齡安康計劃”捐贈倡議活動;五是為促進彩票事業(yè)和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滿足總會會員的需要,總會積極爭取籌辦中國福利彩票在線銷售廳,得到了各級福利彩票發(fā)行部門的批準。該銷售廳也作為總會會員活動中心。六是牽頭聯(lián)合多家社會組織舉辦廣東省社會組織“公益同行”慈善拍賣活動,為廣東省扶貧濟困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文化體育服務平臺??倳⒏鶕?jù)會員的要求,組織開展參觀博物館、藝術鑒賞、書畫創(chuàng)作、體育比賽等活動,活躍會員文體生活。
個性化服務平臺。對會員的個性化要求,總會將在職能范圍內(nèi),盡其所能,真誠地為大家服務。
黨建主題鮮明:
“社會組織跟黨走 ?我們總會走在前”
2013年10月11日,總會成立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建立了工、青、婦等群團組織,2017年,受廣東省民政廳、廣東省社會組織黨委委托,成立廣東省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2019年5月10日成立總會黨委,下轄42個黨支部,黨員人數(shù)多達300人,其中服務中心黨支部黨員130人。
憑借著優(yōu)異的黨建工作成績,總會黨組織2015年至2018年連續(xù)被廣東省社會組織黨委評為“廣東省先進社會組織黨組織”,2017年被列入“全省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同年承接了“廣東省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項目。
經(jīng)過6年的發(fā)展壯大,總會的黨建已初步形成了一個鮮明主題和六個突出特點,成為廣東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排頭兵。鮮明主題即是叫響了“社會組織跟黨走,我們總會走在前”的口號,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6個突出特點如下。
黨建目標明確??倳阎朴喠嗣鞔_的黨建目標,爭取達到“五個一流,三個滿意”,隊伍建設一流、辦公設施一流、服務精神一流、工作成績一流、社會評價一流,黨政部門滿意、服務對象滿意、社會各界滿意。
組織機構健全。總會已有4個完善的機構,黨委、黨群服務中心、秘書處、黨總支,共有28名專職工作人員,機構健全。專門設置了服務中心主任、常務副主任各1名,專職副主任1名,黨群辦主任1名,專兼職工作人員4名。
規(guī)章制度完善。總會、黨委、黨群服務中心都各有一套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重點的制度已上墻。
活動形式多樣。開展的活動有集中學習、實地參觀、網(wǎng)絡交流、聯(lián)誼活動等等,總會6年來組織活動近50次,凝聚力和吸引力強,深受黨員群眾歡迎。2018年12月6日及12月12日,舉辦了2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宣講會,參訓人數(shù)達1400余人,廣泛覆蓋了廣東省社會組織的黨員,影響深入,效果突出。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會15期,并形成制度。2019年6月3日至6日,總會黨委書記王長勝帶隊15人到滬江浙一帶進行為期4天的黨建學習考察。6月27至28日,總會黨委書記王長勝率領廣東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黨支部等15個社會組織黨支部及12家企業(yè)共40人,赴梅州市梅江區(qū)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暨慶七一助扶貧黨建活動。
黨建氛圍濃厚。總會設有黨建活動室、國旗黨旗、圖書柜、黨群辦公室、黨員示范崗標志和黨建文化展示等,力求做到政治上腦、工作上心、制度上墻、標志上臺、宣傳上網(wǎng),創(chuàng)造了濃厚的黨建氛圍。
工作成效明顯??倳h委有力地促進了總會的自身發(fā)展,使總會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倳?012年起承接多項政府職能,做到三個零,零丟失、零差錯、零投訴。組織到省內(nèi)省外、國內(nèi)國際開展有特色有針對性的培訓考察活動;每年牽頭社會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活動,都在南方日報刊登;出版十九大??推咭稽h建???,發(fā)揮政治引領作用。
新時代展現(xiàn)新作為,新機遇擔當新使命,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將繼續(xù)協(xié)同廣大社會組織在奔跑中追夢,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在時代中破浪前行。
(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