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活動背景
最近,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菲菲小朋友情緒不佳,早上經(jīng)常遲到,集體活動時精神萎靡,跟以往判若兩人。跟家長溝通之后才知道,原來近期菲菲開始跟父母分房睡,因為一個人睡覺怕黑,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活動就受影響了。菲菲的情況讓我對孩子們怕黑的話題產(chǎn)生了興趣,有多少孩子怕黑、為什么怕黑?他們具體怕什么呢?于是,我給全班孩子發(fā)了一張關于怕黑的調查表。全班22個小朋友參加調查,共收回22份調查表,有20人明確表示怕黑,怕黑的原因五花八門,其中有14人害怕的原因比較集中,都是怕怪獸、怪物、鬼……而這些其實都是不存在的東西。
古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據(jù)心理學家研究,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不知道害怕的,但隨著年歲增長、涉事稍廣,看到身邊的人有害怕的反應和行為,便也受到暗示,跟著模仿,被“傳染”上了害怕,漸漸地成了一種習慣,真的害怕起來。
大概每個人都有過害怕的經(jīng)歷和體驗吧。仔細想想,我們有什么好怕的呢?我們怕怪物、怕鬼嗎?其實都不是。我們怕的是自己的生命受到傷害,害怕那個自己無法預測的、充滿變數(shù)的未來……由此引發(fā)的焦慮和驚恐,讓“害怕”這一情緒投射到某個實物上。所以,“怕”源自內(nèi)心的弱小,是我們的內(nèi)心問題,而非外在的事物?!芭隆笨偸桥c“膽小”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常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尤其是男孩子缺少“男子漢”氣概。這大概和我們對獨生子女的過度保護有著某種關系吧。面對這種現(xiàn)實的困境,我們?nèi)绾斡们擅畹姆椒ㄈブ腔鄣仄平饽兀?/p>
如何讓孩子意識到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怪物和鬼,從而不再害怕,變得勇敢呢?我開始尋找素材,東方娃娃出版的繪本《夜黑黑》映入我的眼簾,這是一個用勇敢和智慧戰(zhàn)勝內(nèi)心恐懼的故事,我決定以繪本故事為藍本,用教育戲劇的形式來跟幼兒一起探討怕黑的那些事兒。
解讀繪本
《夜黑黑》是法國作家多蘿蒂·德·蒙弗德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男孩方丹,他個子不高、膽子也很小。有一天,他一個人走在森林里,分別遇到了大灰狼、大老虎和大鱷魚,他好害怕啊,聽著一聲又一聲恐怖的聲音,看著一只又一只兇猛的野獸,他情急之下闖進了兔子的家,后來在兔子朋友的幫助下,巧扮怪獸,嚇退了森林里的一眾猛獸,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一場人生中重要的經(jīng)歷,就這樣在游戲中完成了,方丹和小讀者們懸著的心也安定下來。
這就是繪本作家的匠心——不渲染恐懼,而是旨在超越“害怕”,帶領讀者在閱讀繪本故事的同時,跨過那道難以逾越的內(nèi)心溝坎。優(yōu)秀的圖畫書是孩子的玩伴,也是指導孩子成長的良師。在驚險刺激的過程中,我們和方丹都明白了,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之物。對于“恐懼”,一味逃避、退讓并不是好辦法,讓自己內(nèi)心強大起來,才是克服“恐懼”的秘訣。就像故事中這只兔子的妙點子——以“怕”治“怕”,把“害怕”嚇跑,這樣的智慧讓人拍案叫絕。你看書中,兔子騎在方丹的肩上,披上風衣,戴上怪獸的面具,并發(fā)出獅子般的吼聲,這個“怪獸”嚇退了所有猛獸,與其說這是游戲,不如說這是成長,方丹用內(nèi)心的強大找回了自信,自然就不再害怕野獸,順順利利地回到家。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戲劇就是一種讓孩子全身心參與的游戲化的學習方式。在戲劇活動中,孩子首先扮演角色,然后跳出角色對扮演的角色進行理性思考,從而獲得自己對問題的體驗和感悟,汲取經(jīng)驗、收獲成長。
我們選用了《夜黑黑》這個繪本來進行教育戲劇活動,希望孩子從活動中獲得戰(zhàn)勝恐懼的智慧和力量。
活動目標
1.直面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知道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強大起來趕走恐懼。
2.嘗試在繪本給予的故事線索中,通過角色扮演、討論交流等教育戲劇的手段體驗從害怕到逐漸不害怕的心理過程。
3.和同伴合作扮演,并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PPT;方丹形象的圖片;適合故事氣氛的背景音樂等。
經(jīng)驗準備:熟悉暖身游戲的玩法;有“拼合物件”和“肺腑之言”的戲劇游戲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節(jié)奏步行+停/動作+角色扮演
教學要點:暖身活動一般占一節(jié)戲劇活動五分之一的時間,內(nèi)容以戲劇游戲居多。在這里我們運用了節(jié)奏步行和停/動作游戲,也就是幼兒在場地中自由行走,當聽到老師說“?!钡臅r候立刻停下來,按照老師給出的語境和要求,扮演相應的角色并靜止不動。暖身活動一方面是用游戲打開幼兒的身心,讓他們以更加放松的心情完全投入到之后的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也是為接下來的戲劇研習活動做一些經(jīng)驗的準備,比如在這個暖身游戲中,特別設計了野獸與弱小動物的對比,鼓勵幼兒從動作、聲音、表情上呈現(xiàn)二者的強弱特征。
二、戲劇研習
1. 教師故事導入
師: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天黑了,在一個黑漆漆的夜晚,有一個叫方丹的小朋友,獨自來到了森林里散步,他個子不高,膽子也不大。突然傳來了“嗚——嗚——”的聲音,方丹停下腳步,趕緊鉆到一個大樹洞里躲起來,原來是一只大灰狼!大灰狼在離方丹很近的地方停下來,生起了一堆篝火。這時候,又有一個聲音傳過來:“嗷——嗚”。哎呀,這下連大灰狼都嚇得打了個哆嗦,方丹更是害怕地捂住了眼睛。當方丹睜開眼睛的時候,一只大老虎坐在火邊,老虎的樣子好兇??!突然,“呼哧——呼哧——呼哧 ”,有一只動物走來了,老虎都被嚇跑了,原來是一只大鱷魚!方丹嚇得腿都軟了,在樹洞里一動也不敢動。突然他感到背后有一個東西,伸手一摸,哦,是個門把手,樹洞里有一扇門!
教學要點:講故事是戲劇老師重要的基本功,好的講述者運用他的節(jié)奏、聲調、語氣、表情及肢體動作,直接把幼兒帶入故事情境,讓幼兒迅速進入角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給故事配了一段非常適宜的音樂背景,音樂風格神秘而詭異,但又帶著一絲俏皮,更好地營造出恐怖背后帶點詼諧的故事氛圍。
2.觀點與角度
(1)師:這扇門后面會有什么?如果你是方丹,你會不會開門走進去?
教學要點:鼓勵幼兒大膽且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用適宜的語言回應他們,如“哦,是嗎?很有可能哦……你很有想象力……很不錯的主意……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很棒”等等。
(2)教師請幼兒站成一條直線,想開門進去的站在左邊,不想進去的站在右邊,猶豫不決的站在中間,并根據(jù)自己更傾向的結果選擇更靠近左或右的位置。
教學要點:幼兒的觀點沒有對錯之分,只要能說出理由,都是好觀點。教師一定要記住,每一種觀點和角度都值得尊重。
(3)師:那我現(xiàn)在告訴你,這扇門后面很可能是一個恐怖的大怪物,你要不要進去?
(4)師:有沒有人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恐怖大怪物?我們一起打開門去看看好不好?(看PPT)哦,原來是一只兔子!可怕嗎?現(xiàn)在你的心情怎么樣?
教學要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故意告訴幼兒門里邊可能就是一個恐怖的大怪物,去挑戰(zhàn)幼兒的膽量。無論如何,最終教師都是要帶領幼兒去完成“探險”的,所以,不管幼兒是否想進入這門,最后教師都要打開門。而在這里設置一個“大怪物”的障礙,打開后卻發(fā)現(xiàn)是兔子,讓幼兒經(jīng)歷了一個過山車一樣的心理歷程,很有戲劇沖突感。
3.拼合物件:恐怖的大怪物
師:兔子看到方丹很吃驚,方丹告訴它自己在森林里面看到了很多兇猛的野獸,是一不小心來到了兔子家,現(xiàn)在方丹很想回自己的家,可是他很害怕再碰到野獸。兔子說:“別擔心,我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倆聯(lián)合起來裝扮成一個大怪物,很恐怖很厲害的大怪物,這樣就可以把野獸們嚇跑。”
師: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想想裝扮成一個怎樣的大怪物,可以把野獸嚇跑。
教學要點:怎樣用身體合作來扮演大怪物,可以先讓幼兒兩兩結對共同扮演。先討論一下,想想可以是一個有什么特別功能或者武器的怪物,用來嚇退猛獸,接下來就可以圍繞“造型、動作、聲音、表情”來進行表現(xiàn)。
4. 情境扮演:嚇跑大野獸
師:方丹和兔子裝扮成大怪物,大搖大擺地走出去,穿過森林很順利地回到家,剛一坐下來,突然門外傳來了咚咚咚的敲門聲,方丹和兔子打開了門,然后……(出示PPT:野獸害怕)
師:野獸們的表情是怎樣的,你們假想自己是狼、虎還是鱷魚,做出一個它們害怕的樣子。
師:現(xiàn)在請你們站起來扮成剛才那個兇猛的大怪物,我來扮演野獸們,你們來慢慢靠近我,用聲音、動作,還有表情來把我嚇退。
教學要點:教師先出示野獸們被怪物嚇壞的表情圖,請幼兒先體驗野獸被嚇壞的情緒,然后再配上音樂和語言提示,集體即興扮演大怪物嚇退野獸的劇情,讓幼兒充分體驗從自己害怕到讓別人害怕的心理歷程。
三、舒松活動
肺腑之言:送給方丹的一句話
師:現(xiàn)在可怕的大野獸們都被我們扮演的大怪物嚇跑了,方丹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了,你們覺得現(xiàn)在方丹的心里還會害怕嗎?如果覺得他還是會害怕,你們可以對方丹說什么?現(xiàn)在方丹就在這里,你們對他說一句話吧。
教學要點:師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一起經(jīng)歷了“夜黑黑”的探險,此刻,每個幼兒心中都會有自己的感悟,老師在舒緩的音樂背景中,鼓勵幼兒輪流上來跟故事主人公說一句話,其實也是對曾經(jīng)害怕的自己說一句話,可以是鼓勵、安慰,也可以是贊揚,也可能是什么都不說,一個表情和動作足矣。
活動反思與延伸
整個活動中教師沒有說教,而是通過教育戲劇的方式,讓幼兒說一說心中的怪獸的樣子、用肢體扮演怪獸的樣子,在說說玩玩的過程中,了解怪物只是想象中的東西而已。而且他們已經(jīng)知道,如果一種東西很可怕,那我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厲害、更可怕的東西去嚇退它。
要持續(xù)獲得戰(zhàn)勝恐懼的力量,光靠一個活動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系列的活動來繼續(xù)我們的話題。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還有繪畫設計怪獸的想法,于是我們及時組織了“畫一畫自己心中的怪獸”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釋放自己對怪獸的想象和恐懼。
幼兒分享了自己繪畫的大怪獸,描述了自己怪獸的最強大的武器,顯得非常勇猛有力。教師引導幼兒結合之前的戲劇活動展開討論,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人扮演怪獸來嚇退其他猛獸還不夠“嚇人”,可以兩人或者三人一起合作扮演怪獸,于是扮演游戲難度升級,幼兒的創(chuàng)作力和合作能力也在持續(xù)的游戲中得以發(fā)展,同時重復游戲還讓他們持續(xù)獲得戰(zhàn)勝“恐懼”的力量。教育戲劇活動就是孩子人生的模擬場,孩子們在擬真的故事情境中獲得了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和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
繪本故事中最后一句話是:“干杯,大怪獸!”其實,戰(zhàn)勝恐懼之后的我們更應該和自己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