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平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這個問題家長們提起來都會頭疼。作為老師的我,深知閱讀的重要性。為什么要提倡小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呢?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項目之一。閱讀也是人們重要的活動之一,它能使人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讓人身心愉悅,每一個有時代感、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的閱讀。閱讀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yǎng)正確的德行。宋代朱熹曾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也曾倡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無不強調(diào)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十分重要的:
一、營造班級閱讀氛圍,激起學生閱讀興趣
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對孩子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古人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明場景的創(chuàng)設對孩子的作用很大?,F(xiàn)如今新課改中強調(diào)情景式教學,同樣閱讀也需要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對此老師和學生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里貼上有關讀書的條幅,比如“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讀書好,好讀書”“發(fā)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等標語。
現(xiàn)在小學教室里在墻角都設有方便學生閱讀的閱讀角,那里有各類豐富小學生知識面的圖書。利用這種資源廣泛開展各種閱讀活動,讀書就必然成為學生一種“需要”。這種“需要”長期得到滿足后,讀書興趣自然而生。學生在“需要”基礎上讀書,并不感到是一種負擔,相反會變成一種自覺行動。他們在樂中讀,在讀中樂,在讀中學,在講中練,不知不覺加大了閱讀量,增加了知識積累,智力得到開發(fā),還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已漸漸在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我們還可以利用班干部開展讀書活動,以活動營造氛圍,班上經(jīng)常開展朗誦演講賽、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閱讀成果,調(diào)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二、營造家庭閱讀氛圍,讓孩子在書香中熏陶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秉性養(yǎng)成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孩子跟家人接觸的時間最長,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家庭教育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有一個朋友每天晚上睡覺前有讀書的習慣,她三歲的女兒見她讀書也要拿上一本咿咿呀呀地讀,雖然看不懂,不過我認為久而久之她便也會愛上閱讀。
閱讀為寫作奠定了基礎,多閱讀使學生知識面寬了,語言豐富了,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得快,作文質(zhì)量也會提高。學生們從課外閱讀中了解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理解和感悟語言的能力隨之增強。恰恰通過課外閱讀,彌補了一些書本學習的不足,學習新知速度快了,自信心增強了,漸漸從對課外閱讀興趣進而遷移到對學校各科知識學習的濃厚熱情中來。但在小學生課外閱讀時由于小學生的文化程度還很低,難免在自我課外閱讀時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字詞,但又無法及時通過向老師家長反映而無法解決時。這時候正確地使用工具書就顯得對小學生的閱讀尤為重要,因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也相當重要。
三、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知識廣博愛讀書的人,讀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的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劃落實的情況,適當舉辦讀書之類的活動。如讓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一個人物,有時讓學生朗頌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我想,到那時,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四、培養(yǎng)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梢蚤_展家庭餐桌討論會,給孩子談學習內(nèi)容、學習感受的機會。這對鼓勵閱讀是有效的,還可以父母和孩子、老師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方便交流。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途徑還有很多,我們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適時鼓勵,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總會有所收獲的。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一定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