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 安琦 張世鑫
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要以思想教育和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踐要求學生走出課堂邁向社會。實踐教學中更容易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揮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現(xiàn)今存在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在落實中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跟我國的國情和社會發(fā)展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相聯(lián)系,我國領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思想文化多元化,要改變或摒棄一些舊風氣,是個工作量很大的系統(tǒng)工程,那么高校作為思想文化的先行區(qū),如何打造出高校思政實踐教學的良好大環(huán)境和融洽的校園文化氛圍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實踐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社會實踐現(xiàn)狀
時代在發(fā)展,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大環(huán)境,順應國家現(xiàn)今發(fā)展的大趨勢,國家相關政策要求高校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敗將關乎國家命運,從我國香港近期出現(xiàn)的混亂狀況來說,我們的思政教育做的還遠遠不夠。故此,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將逐步成為各個高校最重視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是指大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依據(jù)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主動積極的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并由此獲得思想道德面的體驗,最終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升華獨特人格魅力的教學手段。
二、我國思政教育實踐部分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夠
基于國家政策的不斷號召,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理念已經被諸多高校接受,然而大家對這種與傳統(tǒng)教學有所差別的教育理念認識的高度卻還不夠。許多高校雖然覺得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有意義,但是基于人力物力投資消耗的綜合考量,最終還是決定不開展實踐教學,或者是將社會實踐這一環(huán)節(jié)只做表面功夫,應付了事,只是將這種教學模式放在口頭響應上;還有許多學生基于現(xiàn)下社會壓力現(xiàn)狀的考慮,為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潛意識或者下意識直接就將實踐教學這種耗費時間精力的教學模式摒棄在自身學習之外,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抵觸,對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產生“是在浪費人力物力”的偏見;更有很多老師對實踐教學存在誤區(qū),認為理論上的完整就可以取代實踐課,都導致我國現(xiàn)存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重視高度不達標。
(二)實踐教學的財政支持較少
因為國家并沒有采取相應的政策強制要求高校開展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沒有具體的實踐標準,也沒有設立相關的保障措施配合實踐課完成,還因為全民上下在實踐教學必要上無法達到統(tǒng)一的思想認識,再加上許多高校領導層基于資金成本甚至是學生的安全問題,主觀意愿上的不想接受,這些造成了開展實踐活動沒有后勤保障、師資以及資金等的無法到位,繼而導致實踐教學無法落實到位。
三、如何將高校思政教育落實到實踐中去
(一)根據(jù)自身情況,開展多形式的教育模式
現(xiàn)存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實踐課開展的需要,這跟我們的人口基數(shù)大有關,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不切實際的教學體制需要改革,這要求教師們創(chuàng)新精神,善于打破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多種模式的教育,并將取得良好效果的模式再次投入到教學中。采取相應的量化標準把強化實踐教學作為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一個突破口來抓。實現(xiàn)教務處、學生處組織的一體化協(xié)作工作機制,最大限度發(fā)揮德育的功能,實現(xiàn)人力資源整合與資源共享,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
學校在提供一系列保障的同時加強對老師教育模式改良的督促,確定目標方向的正確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踐課內容,用相應的考核標準衡量自身,達到實踐課的培養(yǎng)目標。實現(xiàn)學校,老師,學生三位一體的立體式監(jiān)督保障機制,強化改革實踐教學里的不科學體制,必將有效地提高實踐課的效果。
(二)不忘初心,貼合生活實踐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我們需要加強工作力度,積極改進思政教育現(xiàn)狀,但是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先進的教育模式值得學習研究,然而成功的模式并不適合所有學校所有區(qū)域進行復制。應該正確定位自身,充分利用生活作為第二課堂的實踐載體,并不斷賦予其具有時代氣息的深刻內涵思想及教育教學內容理念,提升活動的層次品位,寓教于活動,使理論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
(三)各相關部門進行分工合作
加大實踐,經費,師資基地,安全等的綜合投入,在保障實踐課可以順利開展的基礎上全面推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yè)課的關系,扭轉學生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的實踐課不重要的錯誤思想,首先從思想上重視思政教育,接受思政教育;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在經費方面給予學校、老師、學生等支持,為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以確保思想政治實踐課程的順利實施;不斷充實和優(yōu)化思想政治理論
要嚴格把握好教師的思想符合社會主義現(xiàn)實,在真正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結合當?shù)厍闆r,提供給學生與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性質、特點相符合的實踐教學基地,以鞏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規(guī)章制度明確責任,杜絕實踐教學安全風險問題,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消除隱患,防范于未然。
(四)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相應的量化標準來檢驗實踐效果,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構建完善的教學的考評體系,將實踐的具體細節(jié)納入考評體系,做到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科學性、全面性考量實踐課的效果。
在考核過程中注重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我國公民對國家的歸屬感,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具有關鍵的作用,在考核的過程中確保責任明確、任務細化,以此來確保思政工作落實到實處,將領導、教師、學生最大化集合,最大限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當今國際形勢動蕩不定,我們當代學生身為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要堅定不移的維護祖國的利益。
參考文獻:
[1]葉宇軍.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J]. 科教導刊(19):156+166.
[2]何海霞, 楊希. 高校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路徑[J]. 文學教育(下), No.360(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