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萱
網絡時代,我們收獲了大量的產品,也將許多產品拋向網絡,一邊點贊,一邊又很快遺忘。也有諸多設計師從幕后走到臺前,因為產品或是“顏值”,被評為“網紅”設計師。當我們把“網紅”這個概念拋給他們,無一例外,他們都堅持說自己不是網紅。
周宸宸、陳福榮是中國青年設計師的新生代代表,他們的成長完全伴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周宸宸的產品因為用在網紅甜品店“客從何處來”中而頻繁出現在網絡上,他還與年輕一代消費者認可的國產品牌梵幾合作打造了家具系列。他認為,“網紅”比較正規(guī)的說法是“網絡時代的暢銷產品”,“然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暢銷品,沒有必要做過分解讀?!标惛s在廈門創(chuàng)立的品牌Wuu也在年輕人中有著很好的口碑,近年頻繁出現在國內外各種展會上。在他看來,“網紅”是在當下讀圖時代審美扁平化的表現,“大家開始追求圖像的美好。但可能一張看起來很精致的圖片,其實用的都是工藝不考究的山寨物品?!?/p>
從上世紀60年代就從事設計的法國設計師Philippe Starck算得上設計界的常青樹,他的很多作品,包括“外星人”榨汁機,都是當時的網紅產品,但他坦言自己對流行毫不在意,“影響流行的因素很多,包括智力投入、政治地位、科技、品質,當然還有好的造型?!绷硪晃淮蛟炱放频母呤帧⒂O計師Tom Dixon,一方面對互聯網讀圖時代帶來的變化表示歡迎,另一方面他也認為社交網絡存在著某種危險?!吧缃痪W絡要求一切都是快的,人們需要新的、新的、新的。”
成立于1964年的意大利品牌Seletti非常擅于利用互聯網制造品牌大事件,在米蘭設計周期間的“設計大游行”被稱為是“最民主”的大派對。Seletti主理人Stefano Seletti承認,他們的確在網絡上大獲成功,除了產品本身,也因為產品易于網購、便于運輸、價格親民,“受眾非常廣泛。”不過,他補充說,“如果我可以不謙虛地說,我們有這樣的影響力是因為我們那些瘋狂的想法。我們并沒有刻意迎合互聯網潮流。”
從改變信息傳播方式、塑造虛擬世界,到逐漸影響實體、生活方式、前端產業(yè)、設計、產品,乃至影響到商業(yè)模型。在產品設計領域,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審美、造型等表象上,還出現了“產品眾籌”等新形式。但周宸宸認為,網絡大數據和市場調查本質是一樣的,設計師一定是基于數據去做前瞻設計,要深挖到消費行為端去思考,現在流行什么、為什么會流行,它的底層社會因素、消費行為因素是什么,它又
會預示著什么。“尤其是在當下消費者極其分層的市場環(huán)境,需要做出綜合性判斷?!?/p>
Nendo無疑是日本的設計明星,設計師佐藤大表現得格外冷靜,他把目光投向了線上消費、線下體驗這種全新的時代特點。他在2016年設計的曼谷Siam Discovery購物中心、近期完成的東京代官山復合型商業(yè)設施Kashiyama Daikanyama,都是實體空間。同時,“電子商務可以把面向小眾市場的產品更加精準地傳播到它的用戶手里。”Tom Dixon曾經是一位搖滾樂手,在他看來,現在設計產業(yè)正在經歷著音樂產業(yè)曾經發(fā)生的變化。“設計師可以在家進行設計,直接在網上找到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在eBay進行銷售。但設計產業(yè)要比音樂行業(yè)復雜。社交媒體的流行,讓人很難讀懂趨勢,也更難做出決策?!彼麆倓傇诿滋m開張的新餐廳The Manzoni成為新近網紅打卡圣地,結合了美食、活動、設計元素。“現在什么都很快,慢下來更加重要。我們決定設計一個永久性空間,讓人可以圍著桌子坐下來,進行真正的交談?!蔽覀兪崂怼爱a品”、“設計”、“互聯網”、“社交媒體”這些關鍵詞時,其實只需要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么才是好設計?Philippe Starck說,好設計、好產品的定義始終沒有改變—如何讓人更好地生活?!斑@和流行無關?!痹谒磥恚淮嬖谕庥^與功能性矛盾的產品?!叭绻?,那就不是好產品?!奔幢阍谶@個喧囂快速的網絡時代,底層的商業(yè)規(guī)律仍然是一樣的。不盲從,是在當下環(huán)境中對品牌、設計師都至關重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