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夏 馬克
趣味無窮
在設計了La Terraza Del Casino的10年后,Jaime Hayon以大膽而有趣的全新角度更新了這家餐廳。連續(xù)的拱券式中世紀大教堂的審美元素,由粗壯的墩柱和墻壁支撐的源頭拱券是羅馬式建筑的一大特色,隨著建筑行業(yè)工業(yè)化和零件化,這些繁瑣的工藝慢慢地被簡化,省去了各種復雜的雕花和沉重的材料,通透的門廊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也營造出了更多空間的張力。裝飾性的花式窗格和彩色玻璃被替換成了單一顏色的通透玻璃,使進入其中的光線更加充足通透。所有的大型軟裝在細節(jié)和顏色上都被簡化,更加現(xiàn)代和實用。
但如果僅僅是通過上述的手段打造一個充滿趣味性的空間,還是不夠的。在這個空間里,Hayon最擅用的是幾何形的抽象元素和趣味橫生的圖案。抽象元素可以放在整體布局的任何地方,可以說是個萬能裝飾品。圓形、三角形、條形這些元素很能引導視線、創(chuàng)造軸點、營造張力和強調(diào)重點,可以讓整個空間的布局看起來更井然有序。而入口一個小小的標志性臉譜,就足以改變整個空間的基調(diào)、構(gòu)圖和解讀方式,增添了不少靈動和趣味。
色彩魔法
每個行業(yè)都有常用的顏色,這是由于人們在接受新事物上不夠大膽而形成的趨勢。然而,出人意料的顏色選擇才能在市場上形成足夠的區(qū)分。并且在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中,顏色不但有功能的區(qū)分,還有性別的區(qū)分—冷色偏男性,暖色更偏向女性,而在現(xiàn)在的設計趨勢中,設計師似乎更愿意打破這種色彩的思維定式,更希望色彩能夠模糊性別界限。
以這個餐廳空間為例,設計者同時選擇了粉色和綠色,另外用白色來平衡這種配色。色彩的選擇是設計的關鍵。在選擇色彩時設計師更希望得到人們的關注,在保證顏色能滿足期待的同時也能發(fā)揮一些些的作用。另外,創(chuàng)造性地冒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可以嘗試在空間的配色中加入一個或者兩個對比色。這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不斷地實驗找出沒有歸屬的顏色,且能和慣用色相配,這樣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讓設計增色。
黑白型格
想讓設計在空間中大放異彩,又不想使用過多的顏色?那么可以嘗試在每面墻上使用平面設計的方式來裝飾你的家。在這個空間中,四周的墻面使用了我們比較常見的黑白組成的菱形整齊排列墻紙來裝飾,讓整個家看起來更加規(guī)整并且富有格調(diào)。而在天花上,設計師更巧妙地使用 了放射式系統(tǒng):所有的元素從一個焦點出發(fā),像光芒一樣往外延伸。在自然界中,花瓣、煙火、建筑圓頂、日冕、海星都是放射式系統(tǒng)的例子。放射式構(gòu)圖很活潑,觀看者的視線會被吸引到構(gòu)圖的焦點,也就是這個空間的吊燈。
從這個設計延伸開來,墻面也可以用不同的網(wǎng)格式系統(tǒng),以垂直和水平分割來裝飾四周的墻面。更可以從放射式系統(tǒng)延展到漣漪式系統(tǒng)(即所有元素從中心點環(huán)狀擴散開來)來裝飾家中的天花。這樣的裝飾會引發(fā)更多的視覺趣味。
極簡線條
在一個更受到年輕審美青睞的空間中,輕盈幾何線條感的家具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夯實沉重的家具占據(jù)了大眾的視野。在這個充斥著復制品的世界中,原創(chuàng)的幾何線條家具和裝飾更受到先天美感、數(shù)學思考和人體工程學這幾個方面的平衡和考驗。仔細觀察這些充滿線條的“網(wǎng)紅”空間,視覺美感依舊是有跡可循的。人類對黃金分割比例有著天生認知上的偏好,無論是創(chuàng)作時的直覺反應,還是有意識而為之,符合黃金分割比例的作品看起來就是比較和諧、典雅。而那些蹩腳的設計,也許不是設計師缺乏好點子,而只是缺乏簡單的幾何學概念。
從鱒魚、松果到貝殼,人們從自然界歸納總結(jié)了太多符合黃金比例的構(gòu)圖與結(jié)構(gòu),作為美感的來源。只要設計者可以找出自已的作品與自然中數(shù)學幾何的視覺關聯(lián),相信都可以打造出充滿美感的設計空間與產(chǎn)品。
琪花瑤草
將自然引入室內(nèi)生活中已然成為很多精致生活家的標配,久居水泥都市中的千禧一代正在選用室內(nèi)花草來減少各方面的壓力。與花草共處仿佛可以離自己的理想世界更近一步,片刻逃離至世外桃源。此次DECO邀請法國花藝師Sebastien Lathuile,講述他眼中的花草世界,并請他推薦了10款高顏值花草。
DECO:你是何時開始接觸花草,又是何時打算做一名職業(yè)花藝師的呢?
Lathuile:小時候祖母家有一個大花園,我經(jīng)常跑去花園里采摘各種花草給長輩們做禮物。我熱愛穿梭在花叢里的自在感,童年的美好回憶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地刻在腦海中,應該從那時起就與花草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后來我在倫敦接觸花藝,并負責經(jīng)營PaulaPryke在切爾西的花店,從此開始了我的花藝人生。
DECO:接觸過那么多花草,有沒有你特別鐘愛的品種?
Lathuile:不得不說我熱愛每一個品種。的確,花卉有流行度的區(qū)別,但在我看來每一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對于花藝師而言,我更加注重的是花卉間的默契度。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各類花草組合在一起時都有獨特的形狀、顏色、平衡感等。當然有一些花卉是很特別的,比如巧克力波斯菊會散發(fā)出濃郁的巧克力味,艷媚的罌粟花一枝獨秀,松蟲草散發(fā)的藝術氣息也別有一番風味。
DECO:做了這么多年花藝師,你仍然對花藝保有初心嗎?
Lathuile:我依然熱愛和花草打交道,做花藝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我的雙手記得各種手法與技藝,而我的大腦總是可以毫不費力地吸收全新的創(chuàng)作思路與靈感。我每次給學生上課說的第一句就是“花和人類是一樣的,需要食物,需要呵護”。因而我覺得花草也同樣喜歡我的尊重和對待。
創(chuàng)意反射
他,生來就是個創(chuàng)造家。16歲就贏得了LaVilette家具設計競賽的第一名,20歲即被任命為皮爾·卡丹事務所的設計指導,從此往后,他在設計圈風生水起,掀起創(chuàng)意的熱潮,被稱為設計鬼才。如今年近70依然活力不減,高效率的設計令人折服,他就是一代傳奇PhilippeStarck。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家,竟然生活得像一個“修道士”。“我和妻子居住在不毛之地,我不看關于設計的書籍,不參加所謂的展覽,而只是全身心地專注在思考這件事上。思考人類究竟從哪里來,又會到哪里去,奇妙的人類進化史深深吸引著我,并且足夠提供給我所有的靈感。”他似乎更像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總是在思考關乎全人類的大命題,被賜予了天賦的他從來都不是自命不凡的,天賦在他的眼中意味著責任,意味著必須要將自己的幸運回報給人類,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變幻成可以幫助人類獲得更好生活的物件。
“以人為本”是Starck設計的核心,而在他近幾年的設計中,鏡面反射的運用更多地將“人”映射進產(chǎn)品中。譬如GorenjeByStarck系列廚房家電采用了鏡面設計,利用反射的特點使之隱形,處于廚房中的人能夠更輕易的專注于自己的烹飪世界。而環(huán)繞把手的彩色光環(huán)營造出一種懸浮感,是整個設計的點睛之筆。而“以人為本”從來都不是與“顏值”對立的?!爱a(chǎn)品的顏值從來都不是設計師額外附加的,如果一個產(chǎn)品被合理地設計,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價值與功能,它會自帶光芒與顏值。”
天才、修道士、創(chuàng)造家、哲學家這樣的詞匯似乎都不足以形容傳奇的Starck。而似乎只有他對自己的定義“人類發(fā)展的探索者”才能勾勒出他傳奇的生命。
柔和色調(diào)
色調(diào)對于情緒有著極強的影響力。飽和度高的色彩明媚艷麗,而柔和的色調(diào)卻仿佛有一種低調(diào)安靜的禪意,不急不躁,恰如其分。在設計師打造的這個廚房空間中,粉色與藍色攜手營造了一個甜蜜而溫暖的空間。流行的水磨石元素與干凈的素色搭配一起,也增添了一絲靈動與時髦。而繁復的天花板紋樣不僅毫不突兀,反而提升了空間的優(yōu)雅質(zhì)感。這樣一個“顏值”空間或許離我們的理想廚房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