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給人的印象似乎總是“不治之癥”。但谷歌前全球副總裁、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的抗癌經歷卻讓人看到了希望。
2013年,52歲的李開復對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2015年6月30日,李開復發(fā)微博稱,“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自己已經完全康復,腫瘤消失。
他是如何治癌、抗癌的?李開復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了一篇感悟。
睡眠比什么都重要,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大病之后,為了補償身體的虧損,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
許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對預防或限制腫瘤生長有廣泛作用。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晚上十點以后,理想睡眠長度是七小時到八小時。
現在,我十點上床就寢,最遲不會超過十一點,經常睡到自然醒,大約五點半到六點半起床,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這樣就可以維持一整天精神飽滿、頭腦清醒。
運動無比重要,有氧運動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良方
我從前不但不運動,而且還嘲笑朋友運動養(yǎng)生。
不管中醫(yī)、西醫(yī)還是自然療法醫(yī)生都告訴我,運動無比重要。有氧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脂肪燃燒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還能促進癌細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殺手細胞的良方。
患癌后,我不再開車,也沒有司機,盡量走路;要去較遠地方時才搭地鐵或出租車,這么一來,走路的機會就更多了。
養(yǎng)成運動習慣之后,我才體會到運動的好處,不管怎么說都沒法跟旁人分享,只有自己最清楚。合適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彈性、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心情愉快。
飲食要均衡,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
一段時間后,我慢慢適應了健康食品的口感,精神變好了、便秘問題解決了、所有指標都正常了,痛風也沒了。
不過,還要強調一點的是,健康飲食的目的是健康,減肥是次要的;還要配合良好的睡眠習慣和運動,同時也要注意食物的來源,除非確知是無農藥的有機蔬菜,否則要避免生食。
好心態(tài)和幽默感是發(fā)揮自身療效治療癌癥的良藥
很多同事剛開始都以為我很嚴肅,一起工作時間久了,逐漸發(fā)現我是個很愛開玩笑的人,就常常跟我分享生活的點滴。
我自己也知道,當我在病床上還能夠不忘開玩笑、找樂子,我就覺得病已經好了一大半。而且,經過這么一場跟疾病的近身搏斗,我更確定,幽默感是我手上最鋒利的寶劍。
(摘自《當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