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宗英
引言
第五期同學們仿寫了法國作家儒勒·列那爾《自然素描》中的《豬和珍珠》,大家學著寫了貓哇,狗哇,雞呀,這些都是人們家里飼養(yǎng)的小動物。我看大家意猶未盡,這期我們再進行一次“自然素描”。六月,窗外的燕子、蟬、螳螂正跟你打招呼呢!
經典透視
蟋蟀
[法]儒勒·列那爾
是時候了!黑昆蟲游蕩夠了,停止散步,回去細心修補他亂七八糟的領地。
首先,他耙平狹小的沙子通道。他鋸下細屑,撒到住地入口處。他挫倒那株專給他添麻煩的大草根。
他休息了。
然后,他給他的微型手表上發(fā)條。他完事了嗎?表打碎了嗎?他又歇了一會兒。
他回到屋里,關上門。他用鑰匙在精致的鎖里長時間轉圈。他又在傾聽:外面沒有一點兒不安的聲音。但他還是不放心。
他好像抓著一根小鏈條一直下到大地深處,裝鏈條的滑輪刺耳地響著。
什么也聽不見了。寂靜的田野上,白楊樹像手指般伸向天空。
解讀與動員
●“跟名家學寫作”群解讀
雯雯:列那爾的文章想象力太豐富了,而且想象得合情合理,符合每一個小生命的特點。《蟋蟀》這篇摹寫的是細碎的聲音,比如“給他的微型手表上發(fā)條”等,寫得生動細膩。
小胖丫:我也準備寫聲音,寫聲音就要先靜下心去聆聽。
淇淇:這篇文章語言更加短小凝練,一小段一小段的節(jié)奏感強,像一首詩!
●動員令TO學生
選文想象力豐富,觀察入微,行文緊湊,用詞準確,大家學寫時還要避免冗長拖沓的長句。選文像童話故事,但卻真實存在,這要求我們有愛心和耐心去體會自然的真實、生動、純凈。
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練寫一組,那時我們不僅會看到我們寫作水平的提升,也會更加熱愛自然。
小試牛刀
蟬
夏日午后真熱呀!蟬睜開眼睛,伸了伸懶腰,“做些什么呢,寫首詩吧?!彼匝宰哉Z道。首先,他輕輕地低吟出一句,又沒聲音了。他掛在樹上,翻身向綠葉深處爬了一段。他又高聲唱出兩句,昂昂揚揚,重復了兩遍。他是在作詩嗎?是的。
他在創(chuàng)作一首七言絕句,他高聲地吟唱出最后一句時,有一種滿滿的自豪感。他仔細品讀著每句話,突然停了下來。他怎么了?他沒有再發(fā)出聲音。突然他又唱起來,把原來一個字的平聲調成了仄聲。
但他還是不敢放松。他又把整首詩吟誦了一遍,高低起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萬千的精靈,都在靜靜地聽他吟唱。炎炎的夏日午后,那首詩給人無盡的清涼。
——(111300)遼寧省燈塔市佟二堡二中七年(2)班黃詩淇
點評
蟬在寫詩,多么獨特清新的構思,讓炎熱寂寥的夏日午后充滿詩意。文筆簡潔明快。
燕子
晚上了!一只老燕子回來了,腳步很輕,立在那溫暖而簡樸的家門前。
首先,她看了看四周,又飛到樹枝上,再返回。她移開巢邊的橫枝,看到了自己的一群寶寶。
她把那根很粗壯的樹枝拆了下來,這原是防止寶寶們不小心從門口掉落的。她休息了。然后,她時不時聽到有個寶寶發(fā)出做噩夢時的細碎的尖叫聲。寶寶被嚇到了嗎?她把門開了道小縫,傾聽著外面的聲音。
她摟緊了那只小寶寶,外面沒有一點兒不安的聲音。但她還是很擔心。
她好像在把什么系緊,輕微的摩擦聲像唱著搖籃曲。什么也聽不到了。黑夜的天空,似乎是一個穹廬。
——(111300)遼寧省燈塔市佟二堡二中七年(2)班楊賀雯
點評
本文不僅寫了聲音,還寫了媽媽的心理,滿懷母愛之情,既讓我們認識了燕子,又讓我們感悟到情與理,這正是列那爾的筆法??!
螞蟻
馬上行動了!工蟻們穿過草叢來到路邊的面包屑前集合。隊長在訓話,讓他們帶著自己的工具開始搬運糧食。有幾只強壯的來到面包屑下舉起他們的鉗。三五只瘦小的螞蟻穿梭在草叢中,在疏通道路。他們拿著小鏟子把高的草鏟倒,草叢中隱約出現(xiàn)條蜿蜒的小路。
這邊在修路,那邊在搬運。運糧的隊伍浩浩蕩蕩,糧食被運到了庫房里。這就完成了嗎?沒有。幾只螞蟻摘扛來幾片樹葉在裝飾巢穴,或者在鋸樹枝搭床。不知誰關上了門,只有樹葉掉落的聲音。草叢里,小草在慢慢地生長。
——(111300)遼寧省燈塔市佟二堡二中八年(1)班任思文
點評
我仿佛看到了小作者蹲在路邊觀察螞蟻運輸糧食,不然怎么會寫得這樣生動、這樣細致,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動作都有畫面感,讓人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