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思敏
古 往今來,為官者需服人立威。評價一個領導干部時,說他在干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也是一種褒獎。然而在如今,官威一詞卻大多成為貶義。究其原因,就在于某些官員錯誤地理解官威。
為官者不能失了威信,但威信不等于威懾,威嚴不等于威逼。要立威靠的是眾人信服,而不是裝腔作勢。非要抖威風,講排場,樹起來的只是一身官氣而已。這樣的官威,難怪令人嗤之以鼻。
許多落馬官員以脾氣大、排場大著稱,在所任職的部門或地區(qū),大搞一言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更有甚者,對下屬拳腳相向,連為人的基本禮貌也不顧了。
打罵下屬是工作有魄力?
今年1月,甘肅省紀委監(jiān)委對于武威市原市委書記火榮貴的問題通報中,專門點了一條:“辱罵毆打領導干部和身邊工作人員?!?據(jù)媒體報道,火榮貴多次動手打人,傳播最廣的就有兩次。一次是因為奠基時鐵鍬頭掉了,他當場舉著鐵锨柄追著負責干部打。另一次因為誤會某位秘書長下電梯時搶行,一腳把人家踹倒,后者門牙都掉了。
海南省委原常委、副省長譚力,多次因為與下屬意見不合,先怒斥對方,接著便是一記耳光。
他以前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帶著一幫友人現(xiàn)身酒店,卻發(fā)現(xiàn)原本專屬于自己的高級包間被人占用。原來,譚力宴客大多使用這個包間,酒店工作人員只在確認譚力沒有飯局的情況下,才安排給其他客人。當天工作人員得知,譚力在北京開會,便安排另一名市領導使用該包間。卻不料譚力下午乘機回來,晚上突然出現(xiàn)在酒店。一見包間內有人,譚力怒不可遏,大聲呵斥,還扇了當?shù)匾幻幖壒賳T的耳光。
如此官威,令人不寒而栗。此后不久,譚力曾洋洋自得地對外提到,當時出手扇耳光,是看這名下屬還算可造之材,與自己關系也較為親近。
由此可見,在這些落馬高官眼中究竟如何看待官威。他們大概覺得,耍威風是可圈可點的優(yōu)點,表明自己工作有魄力。譚力接受采訪,稱自己情緒急躁,市委辦的人都被罵遍了。譚力講述罵人時,同樣是帶著夸耀的意味。然而,將打罵下屬當成工作有魄力的觀念,本身就是大錯特錯,更暴露其本身的教養(yǎng)之差。
一汽集團原董事長徐建一也是一名經常打罵下屬的高官。他曾在一次內部會議間隙的公開場合,當眾掌摑一位下屬公司的總經理。
據(jù)媒體報道,數(shù)年前在海口的一汽采購年會上,有一個老總到晚了,徐建一喝高了,說著說著就給了對方一記耳光。
合肥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程瀚不僅打罵下屬,甚至將打人的事掛在嘴邊,洋洋自得。程瀚去派出所視察,一名民警在電腦前忙工作沒看見,沒及時起立敬禮,被他一個耳光打上去,罵其“不長眼”。事后程瀚還多次在內部大小會議上將此事作為反面案例,斥為“不懂規(guī)矩”。后來,因為一次公務接待上的瑣事,程瀚嫌副局長“沒陪好”他的客人,當眾大罵后動手打人,用力過猛打掉這名副局長一顆牙。
一個領導者讓下屬敬畏,絕非靠動輒打罵或是亂發(fā)脾氣,而是其自身的工作業(yè)績與人格魅力。公生明,廉生威,真正的官威絕不是靠頤指氣使。
被異化的“不怒自威”
與恣意凌辱下屬同事,飆臟話,乃至動手打人的高官不同,有些官員講究“不怒自威”。可惜的是,他們對于不怒自威的理解同樣偏頗。
中石油原總經理廖永遠在北京有一個秘密據(jù)點,只有與他關系極為親近的人,才能去那里縱情聲色。廖永遠對于前呼后擁那一套更是在乎,曾有一次去吃飯時,下屬沒能跟上他的步伐,立刻被扣掉半個月績效,還要對方加強鍛煉。本來是顯自己之威風,非得裱糊上一層“為下屬好”的漿糊,內心的虛偽可見一斑。
呂梁市的一名干部曾稱,他親眼看見山西省原副省長杜善學痛斥一名縣委書記半個小時,縣委書記嚇得雙腿發(fā)抖。杜善學還在公開場合威脅一名市委常委:“你有什么關系,我知道,我有什么關系,你不知道,我想讓你滾蛋,能三點,不四點?!?/p>
在呂梁深耕多年的市委常委、副市長張中生,曾經在飯局上抱怨過杜善學太霸道。這話傳到太原后,張中生接到一名與他關系不錯的官員的電話,告誡他“退一步海闊天空,千萬別招惹杜根子”。
云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為了在下屬面前“立威”,經常電話查崗,還讓對方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趕到辦公室。下屬們即便到了下班時間,依舊神經高度緊張,唯恐接到仇和的電話。仇和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規(guī)矩,凡是接到通知參加自己主持的會議,下屬必須跑步下樓、快速上車,女士都不敢穿高跟鞋。
還有部分官員,將不怒自威曲解為時刻讓下屬戰(zhàn)戰(zhàn)兢兢,并且只能買自己的賬。鎮(zhèn)江市原副市長李衛(wèi)平以霸道著稱,他擔任縣委書記時,與縣長關系十分緊張。有些由縣長主持的會議,縣里的局長與鄉(xiāng)鎮(zhèn)一把手因為懼怕李衛(wèi)平,竟然集體去醫(yī)院開病假單請假。
某些官員為了抖威風,甚至將黑道幫派那一套也用了過來,什么“老板”“老大”“大爺”,叫得越有江湖味,反倒越認為霸氣十足,威風凜凜。原天津市公安局長武長順,被下屬稱作“武爺”,儼然江湖大佬,津門一霸。
如此理解官威,實在大錯特錯!在這些官員喝名酒、戴名表,一頓飯吃掉幾萬元,學江湖老大被人前呼后擁,讓屬下無所適從時,自以為官威赫赫,實則是威信掃地。
官威會“傳染”
耍官威這種“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官員本人耍官威已令人深惡痛絕,有些落馬官員的家屬、秘書、駕駛員,甚至特定關系人,耍起官威來更加厲害。
安徽省原副省長周春雨,曾當過省委主要領導的大秘,為人囂張跋扈。后擔任馬鞍山市長時,好幾次省里的廳長來調研,市委書記早早到場,他卻姍姍來遲。甚至對省領導,他也缺乏應有尊重,私下說“當年某人想見一把手,被我擋在門外幾小時”。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些沒有自制力的下屬,被上級領導的作風帶“偏”也是常有的事情。
同樣是擔任領導秘書,被稱為“河北第一秘”的李真,也以官威嚇人聞名。早晨上班遇到了紅燈,李真的車卻沒有停。交警作出手勢,意思讓李真的車靠邊,接受處罰。等交警靠近車后,車窗被搖了下來,李真破口大罵:“瞎了你的狗眼了?連我也不認識!”
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不僅雙方的性格作風容易彼此影響,一個家庭的家風都可能受二者的影響。
江西省委原書記蘇榮的老婆于麗芳,被江西官場稱為“于姐”,她也是一名威風八面的官太太。于麗芳身體偶有不適,從不住江西的醫(yī)院,而是超標準住進北京、海南等地的高干病房,江西的大小官員紛紛上門探視。于麗芳酷愛瓷器,收藏的瓷器不計其數(shù),離開江西時為了搬家,一個電話就調動鐵路部門的幾個車皮。
如果說官威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源還在官員自身,官員的身邊人員抖官威,根子也還在官員。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帶著情婦徐某出席飯局,一名正廳級領導不知徐某身份,正想一屁股坐在李嘉廷身旁。李嘉廷微微一笑,指著座位說:“小徐坐這里?!睆d官折了面子,小徐有了威風。多幾次這樣的飯局,徐某有樣學樣,官威自然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