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青
追求,像一艘船,負載著人們在生活的海洋中前進。失去了追求,人生就如航船失去了燈塔,變得黯淡而漫無目的。
屠格涅夫的《門檻》中的俄羅斯女郎,面對黑夜、饑餓、寒冷甚至死亡,毫不畏懼,為的只是跨進門檻,尋求真理,這是一位真正的追求者。為了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撓,對她來說,人生的意義不僅停留在追求的目標上,更在于追求本身。有誰能說那些“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勇士們的人生是灰色的?有誰能去嘲笑那些在不斷追求中無數(shù)次跌倒但仍充滿勇氣的壯士呢?
追求是人的精神世界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人類能從原始森林中走出來,從愚昧無知中走出來,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了自我,從而不斷追求的結(jié)果。從猿人變?yōu)楝F(xiàn)代人,營造出現(xiàn)代文明,不正是追求所塑造的完善嗎?偉大的革命先驅(qū)者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救國救民的道理,不斷探求,不斷否定,不斷完善,雖然他無法改變中國當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況,但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使他不斷追求的人生熠熠生輝。只有不斷追求,生命才會燃燒,不會腐朽;只有不斷追求,人生才會美麗,不會丑陋;只有不斷追求,社會才會進步,不會停滯。
最后,讓我把拜倫的一句話獻給大家:“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將承受任何風暴?!边@是追求者的誓言,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信念,更是美麗人生的請柬。
(指導教師:趙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