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婦科醫(yī)生、家庭主婦、7個孩子的母親、政府部長……馮德萊恩的經(jīng)歷與歐盟政壇交集甚少,但卻在久拖不決的歐盟領導層換屆中最終贏得各方認可。實在令人好奇。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話說,馮德萊恩是一位“把事業(yè)和家庭融合一體的能力尤為突出”的女人。
和出身平凡甚至貧苦的幾位德國前總理不同,現(xiàn)年61歲的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958年出生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由于父親在當時的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和歐洲共同體任職,她直到13歲才回到德國。
她婚前的父姓是阿爾布雷希特,其父恩斯特·阿爾布雷希特是德國基民盟的元老級人物,曾經(jīng)長期擔任德國下薩克森州基民盟主席和歐洲委員會委員,所以她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生并長大,因而精通德語、法語和英語,在演講中隨時可以在幾種語言之間自由切換。
馮德萊恩長期在英國、美國學習和生活;先后在哥廷根大學、明斯特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學習過考古學、經(jīng)濟學,最后于1991年在漢諾威醫(yī)學院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馮德萊恩雖然早年專注于醫(yī)學研究工作,但是由于其血脈里家傳的政治基因異常強大,在1999年進入政界后馬上就高歌猛進,順風順水地走到今天成為歐盟的新掌門人。人們普遍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她的家庭背景,別人需要幾十年才能積累下來的政治經(jīng)驗和人脈關系,馮德萊恩一出生就輕易地擁有了,德國媒體都說她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含著銀湯勺出生的幸運兒。
馮德萊恩的一路高升離不開默克爾的不斷提攜重用,一度被視為默克爾悉心培養(yǎng)的總理接班人。從2005年起,馮德萊恩在默克爾的內(nèi)閣中先后擔任過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長,勞工及社會事務部長以及國防部長,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國防部長。2013年,她剛出任國防部長時,德國軍隊面臨軍費不足、裝備老化和戰(zhàn)備松懈等問題。在她任內(nèi),德軍規(guī)模在二戰(zhàn)后首次實現(xiàn)增長,國防預算在GDP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國防預算從她上任之初的332億歐元上升到2019年的432億歐元。
此外,她的工作能力也給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積極推動下,防務合作逐漸成為德法關系的亮點之一。因此,馬克龍在此前的歐盟特別峰會上第一個提名馮德萊恩出任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
當前的歐洲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時刻,需要一個堅定的歐洲主義者引領各方擺脫本土主義、民粹主義以及英國“脫歐”等問題給歐盟團結(jié)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馮德萊恩被各方寄予期許。
德國《南德意志報》認為,馮德萊恩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歐洲主義者。在德國執(zhí)政聯(lián)盟內(nèi)部,除了馮德萊恩外,沒有任何人像馬克龍一樣公開呼吁建立一個強大的歐洲。
作為德國國防部長的她一直在推動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建設,并呼吁建立歐洲軍隊。在近年來的兩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她一直強調(diào),歐盟要在防務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對于美國長期指責歐盟在防務問題上占美國便宜一事,她也敢于公開表達不滿。
德國聯(lián)盟黨聯(lián)邦議院黨團外交和防務政策小組副主席約翰·瓦德富爾與馮德萊恩共事多年。在他看來,馮德萊恩在各種國際會議上的表現(xiàn)很出色,而且她對安全事務的熟悉在未來推動歐盟建設方面將很有幫助。
歐盟內(nèi)部利益訴求十分復雜,因此妥協(xié)和讓步也是歐盟政治的一大特色。而歐盟委員會作為歐盟的常設執(zhí)行機構(gòu),其主席需要在各成員國間溝通和協(xié)調(diào),以促成各方的妥協(xié)讓步。
瓦德富爾說,馮德萊恩“很有靈活性”,能與不同的人展開討論,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很出色。此外,得益于在國外的生活經(jīng)歷,她的法語和英語都很流利,有助于她與歐洲各國溝通。馬克龍反對歐洲人民黨黨團領銜候選人、德國人曼弗雷德·韋伯的一個原因就是韋伯不會說法語。
雖然這位女強人堪稱人生大贏家,但她在德國并非沒有爭議?!榜T德萊恩的‘遺產(chǎn)’很可恥”,德國《每日鏡報》曾以此為題稱,馮德萊恩擔任德國國防部長期間發(fā)生的“顧問門”可能會給新任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帶來沉重負擔。德國聯(lián)邦審計署目前正在審查這一問題。
德國聯(lián)邦審計署的初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德國國防部在2015年和2016年至少花費了2億歐元用于咨詢顧問。它不僅涉及與顧問公司的巨額合同,還涉及國防部對違法行為和裙帶關系操作的懷疑。
而德國新聞電視臺等德國媒體還爆料,“顧問門”涉及到的顧問公司有麥肯錫、埃森哲等,而馮德萊恩的兒子就在麥肯錫上班。在馮德萊恩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德國國防部與麥肯錫公司簽訂了高額的顧問合同。
此外,據(jù)了解,由于強硬的工作作風,馮德萊恩在國防部的人緣和口碑并不好,不少人認為她對待士兵傲慢無禮。這位政治女強人在對華態(tài)度上也比較偏頗,她曾聲稱,中美對抗中德國將站在美國一邊。這或許和她與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丈夫長期寓居美國有關,也和她有位美國血統(tǒng)的曾祖母有關。
和許多忙于政務、無暇成家或者養(yǎng)育子女的政治女強人不同,馮德萊恩在公務繁忙之余,居然還能“忙里偷閑”地養(yǎng)育了7個子女,其中2個兒子、5個女兒,這在歐洲乃至世界政壇上都不多見。按照德國的標準,她堪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母親”,應該得到政府大大的獎勵。實際上,這些孩子基本都是馮德萊恩在1987年至1999年進入政壇之前生育的,其中一對雙胞胎在1994年出生。
在人們詢問馮德萊恩如何能夠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并且養(yǎng)育7個孩子時,她曾笑著回答說,這要歸功于德國成功的社會福利制度和完善的幼兒撫育體系對育齡婦女的支持和保護。
馮德萊恩的丈夫海考·馮德萊恩出身于一個傳統(tǒng)的絲綢商人和貴族世家,其本人是醫(yī)學教授兼企業(yè)家。1986年,馮德萊恩在漢諾威醫(yī)學院與其相識并結(jié)婚。他們共同的愛好是音樂,他們相識的地點就在大學的管弦樂隊里。結(jié)婚幾十年來,兩人婚姻生活非常美滿恩愛,是德國政界典型的模范夫妻。
他們一家人始終居住在老家漢諾威萊爾特地區(qū)一棟古樸典雅的小樓里,那是??肌ゑT德萊恩的父親留下的遺產(chǎn),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目前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大多已經(jīng)出去工作或者單獨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