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培養(yǎng)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tài)、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卑嘀魅问菍W生成長發(fā)展的精神關懷者、“重要他人”和人生導師,在培養(yǎng)新時代青少年的奮斗精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明確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實踐路徑,引導學生明確奮斗精神的內涵與要求,掌握奮斗與幸福、理想與現(xiàn)實的辯證關系,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一、奮斗精神的主要內涵與時代價值
奮斗精神是指為了一個目標能夠不斷努力、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精神品質。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敢于擔當、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幾千年來,正是依靠這種艱苦奮斗精神,中華民族才能歷經(jīng)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奮斗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奮斗精神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
1.奮斗精神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眾^斗精神作為一種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明的結晶。古老的神話傳說映照著中華民族勇敢堅毅的寶貴品質:當烈日炙烤大地寸草不生,有羿射九日拯救民眾于水火;當大山阻礙前行之路,有愚公逢山開道砥礪奮進;當生命不堪一擊,更有精衛(wèi)奮力填海百折不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富含著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孔子發(fā)憤忘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漢使蘇武飲雪吞氈、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賦《離騷》;中國共產黨為奪取革命的勝利而鑄就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這些無不傳遞著中華兒女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
2.奮斗精神是攻堅克難的時代精神
“奮斗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备母镩_放40年,整個中國從衣食住行到精神追求、生活理念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的風雨歷程,雖路途艱辛,但碩果累累,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一股滴水穿石、鍥而不舍的韌勁,一股不懈奮斗、持之以恒的干勁,成功地走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xiàn)了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xiàn)了由封閉落后到開放富強的歷史巨變,中國科技飛速發(fā)展,“中國制造”變?yōu)椤爸袊鴦?chuàng)造”。中華民族在百舸爭流的世界格局里實現(xiàn)了后發(fā)超越,在萬象一新的科技事業(yè)中創(chuàng)造出了大國重器。一檔《輝煌中國》的電視紀錄片,讓“厲害了,我的國”成了華夏兒女的口頭禪;一組《還看今朝》全景式畫面呈現(xiàn),讓錦繡山河閃耀熒屏。一部《厲害了,我的國》以萬眾矚目的超級工程托舉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3.奮斗精神是繼往開來的傳承精神
“奮斗是長期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偉大事業(yè)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xù)奮斗?!睍r代的巨變對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優(yōu)越的物質基礎讓青少年缺少了奮斗的動力;自媒體傳播的“佛系文化”潛移默化地吞噬著青少年拼搏奮斗的激情;家長的“過度關愛”導致青少年安于享樂、失去奮斗的愿望和能力;唯分數(shù)、唯升學的頑瘴痼疾讓青少年忙于學海探航、缺失個人理想信念、迷失前行的方向。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是最活潑、最陽光和最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支力量,是社會進步的一個積極因素。他們天真可愛,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學習能力、品德修養(yǎng)等方面都處在幼芽階段,可塑性極強。他們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憧憬,他們對自己人生路上可能遇見的困難和挑戰(zhàn)的態(tài)度,將構成我國未來的整體精神風貌?!吧倌曛莿t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青少年成才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培養(yǎng)青少年的奮斗精神,不僅關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更影響著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未來。
二、培養(yǎng)奮斗精神的基本思路與有效途徑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迸囵B(yǎng)青少年的奮斗精神不是喊口號、流于形式,而是踏實踐行、長期堅持,真正助力他們優(yōu)質成長;不是刻意式吃苦、象征性“遭罪”,而是通過鍛煉,提高青少年克服困難的能力、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持續(xù)堅持的毅力。培養(yǎng)青少年的奮斗精神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目標驅動、學科支撐、家校共育和活動助推,用奮斗精神鑄青春底色。
(一)目標驅動:立青少年奮斗之志
目標是期望的成果和努力的方向。培養(yǎng)奮斗精神需要目標驅動。目標與奮斗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沒有奮斗,目標就成為空中樓閣;沒有目標,奮斗就成為汪洋中的一葉孤舟。目標驅動,是催生人們?yōu)橹畩^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1.制定近期目標,讓學生走得更快
在開學之初,筆者會引導每位學生設立自己的學期目標和階段目標。目標的設立不僅關乎學習成績的提升,更包括學習生活中的多方面,如社區(qū)志愿服務小時數(shù)、志愿者聯(lián)盟服務內容、每日獨立完成一件家務、每周與父母一次用心溝通、每月組織一次雷鋒小隊活動、每學期參與一次學校紅領巾輪動崗等。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定期調整,學生對已達到的目標進行提升,對未能達到的目標要分析原因、合理調整,使之更利于自己的發(fā)展。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而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班主任與學生相處過程中稍縱即逝的事件,都蘊藏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和教育契機。班主任要有雙敏銳的眼,善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前行的方向;要有智慧的腦,善于啟發(fā)學生設立相應的目標;要有堅定的心,善于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前行!
2.制定長期目標,讓學生走得更遠
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奉獻祖國、創(chuàng)新思維、錘煉品格的引路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注重讓學生學習設立短期目標、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落細落小落實;更需引領學生“以夢為馬”,把社會共同理想化為個人奮斗目標,補精神之“鈣”、強意志之“骨”,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青少年需明確奮斗方向,既有知識傍身又有品德潤身,既有愛國心又有報國行,既有不怕失敗的巨大勇氣又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既有滿腔中國情懷,更具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
立志當高遠!新一代青少年身處新的歷史方位,應當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和人民的囑托,能勇?lián)鷷r代重任,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學科支撐:問青少年奮斗之道
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不能用灌輸和強制的方式直接完成,必須勾連青少年真實的生活情境,在切身體驗和真實情感觸動中形成他們對奮斗精神的獨特理解和生活態(tài)度。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主戰(zhàn)場。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協(xié)同科任老師,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培養(yǎng)奮斗精神的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具體內容詳見下表)。
(三)家校共育:燃青少年奮斗之情
《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家庭教育工作開展得如何,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薄吨行W德育工作指南》也強調“要積極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引導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猶如人的左右手,共同承擔著對青少年培養(yǎng)的重任。家庭德育與學校教育同心同行,以成長共同體的姿態(tài)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助力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奮斗觀、成才觀。
筆者曾在班會活動中策劃了一期“尋找身邊的奮斗榜樣”主題班會,活動前,通過班級QQ群和微信群,向家長發(fā)出倡議,告知本次班會課的活動主題和活動方式,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向孩子講述自己成長、學習、工作的故事,用自己奮斗拼搏的過程向孩子傳遞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平時很多家長沒時間和孩子溝通,尤其是交流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得與失,這次采訪既增加了親子溝通交流的機會,又將“奮斗精神”落地生根,孩子們從家長身上深入挖掘,家長的吃苦耐勞、勤儉持家、不畏艱難困苦、艱苦創(chuàng)業(yè)讓每個孩子深有感觸。一位學生在班會課匯報時引用了這句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彼f,每個人都在看不見光的地方努力尋找太陽,都以奮斗不息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天的開始,每個人都是生命之海里的航行者,唯有奮斗,方能不負韶華!
(四)活動助推:行青少年奮斗之實
青少年的優(yōu)良品德是在活動與交往中形成的,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培養(yǎng)青少年奮斗精神的重要載體。一首好歌能催人奮進,一幅好畫能陶冶情操,一句名言能凈化人的心靈,而一次好的集體活動能讓學生受益匪淺。班級活動是班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身心發(fā)展特點,以班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經(jīng)過靜心設計和策劃的教育活動。筆者在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的過程中嘗試以班級特色活動“五色行動”為抓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
“五色行動”以“紅色傳承”“橙色互助”“金色養(yǎng)成”“綠色科創(chuàng)”“紫色領袖”這五個點切入,把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作為活動的核心育人目標。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逐步構建起班級的“五色行動”活動體系。
以紅色傳承行動為例,紅色傳承行動的內容以儀式教育和尋訪活動為主,行動目標是涵養(yǎng)青少年家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fā)青少年使命擔當,倡導青少年立志向學,為責任而奮發(fā),為傳承而拼搏,爭當新時代的奮斗者。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少先隊建隊70周年,筆者組織所在班級的隊員們利用暑期的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紛紛行動起來,開展“紅領巾尋訪共和國英?!毙∮浾卟稍L活動:尋訪為了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先輩,走訪為了建設新中國而努力拼搏的英雄模范。通過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戰(zhàn)斗英雄黃忠民爺爺和韓德彩老將軍的采訪,隊員們看到了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革命英雄氣概,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忠貞不渝、回腸蕩氣的愛國主義精神,頑強拼搏、勇于奉獻的時代風貌。筆者組織隊員們開展“重讀抗戰(zhàn)家書”活動,隊員們通過誕生在抗日烽火歲月里的珍貴家書,了解到抗戰(zhàn)英雄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紅色厚重、橙色溫暖、金色閃亮、綠色鮮活、紫色跳躍的“五色行動”,將青少年的認知與踐行有機結合,在活動中引領青少年真正了解奮斗精神的時代內涵、體會和感悟先進模范的奮斗精神品質,在知行合一中培養(yǎng)青少年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自我、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
聶黎萍? ?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教師,玄武區(qū)德育工作帶頭人。2018年獲南京市、江蘇省、長三角地區(qū)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曾獲玄武區(qū)先進教育工作者、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五一創(chuàng)新勞動能手、技術能手等稱號。